我的盛世文娛!
燕京電影學院,導演係學生宿舍。
大四的徐可作為導演係應屆畢業生,正發愁接下來的出路。
一是回老家,到廣告公司應聘,混個廣告片導演乾乾。
另一條路,就是繼續留在燕京飄著,找找劇組混資曆。
等多混幾年,說不定乾個副導演,然後就看有沒有機會被大佬賞識,讓他獨立掌鏡帶劇組。
如果說表演係的學生,很少能真正留在演藝圈混飯吃的話,那導演係的學生,吃本專業飯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都改行乾彆的去了,能乾個廣告片導演,都算是對得起本專業所學了。
即使徐可身為燕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的專業課第一,他仍沒有信心能憑借所學吃導演這碗飯。
機會遠比才華重要,沒有機會,才華就等於狗屎。
這是以前畢業的優秀學長告訴他的,那位學長現在也已經改行,做起了藝術教育培訓老師,也算專業對口。
可是徐可不甘心,他近半年,一直去各大影視公司投簡曆,求職,去很多劇組自薦,卻毫無收獲。
有些人,即使也是燕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學長學姐,還是沒有人念半分校友情,能提攜他一下。
徐可也理解,每個影視公司,沒個劇組,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很多導演的團隊,都是跟了很久的班底,也不是說加人就隨便加人的。
肯定還是優先照顧自己的老弟兄啊,你是學弟又如何?憑啥對你另眼相看?誰知道你是不是白眼狼呢?
這才是社會現實,也是人之常情。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對一個陌生人好,除非你身上有足夠的價值。
而徐可身上,並沒有這種價值。
他普通家庭出身,沒有背景,沒有家底,就連之前的畢業設計的短片,都是靠著自己平時攢的錢,和同學湊湊,外加拉了點讚助才拍出來的。
而且,還是來著一眾學弟學妹幫忙、客串,好容易才拍完一個短片,提交答辯,才能順利畢業。
眼看著離校時間越來越近,馬上就要真正畢業,他心急如焚。
為此,他已經好幾天吃飯都不香了。
這天,徐可又在寢室發愁呢,室友張詠突然拿了一份文件跑了進來。
“老徐,老徐,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進門,張詠就大聲喊道。
徐可見了,絲毫沒有提起興趣。
“啥事?瞧把你激動的,找到工作了?”
“不是,你看看這份公告就知道了。咱們兄弟,這下算是有出路了,哈哈哈哈。”張詠大笑道。
徐可接過室友遞來的文件,看了起來,
文件標題星光人才計劃那幾個大字,首先就映入了眼簾。
然後,他就看起了星光計劃的全部介紹。
越往下看,徐可越激動。到後麵激動的情緒,絲毫不比張詠差多少。
“這是真的?文件哪來的?”徐可著急問道。
張詠打包票回道“這可是我們係主任那發下來的,還能有假嗎?絕對真實。”
“太好了,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咱們這次一定要把握住。”徐可堅定說道。
張詠附和道“那必須的,舍我們其誰。”
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對許可的才華更有信心。
張詠不是導演係畢業,他是攝影係的。
在攝影係所有學生中,他也是頭把交椅。
鏡頭運用、構圖、光線、景彆等等,他玩的飛溜。
而徐可在導演係,也是好幾年一遇的高材生,就連院長都誇他有靈性。
這次畢業設計的短片,就是他和徐可雙劍合璧,共同完成的。
他和徐可搭檔,可謂是強強聯合,所向披靡。
所以,他對這次星光人才計劃信心十足。
“也不能這麼說,這個計劃我看了,是麵向全社會發布的。
如果隻是在應屆畢業生裡麵選拔人才,我敢說全國沒幾個人能有咱們兄弟的實力。
可是放到全社會,咱們這點水平,也許就不夠看了。
要知道,咱們這行,每年都有很多懷才不遇的人,在等待機會一飛衝天。
有些人,跟著劇組混好幾年了,經驗比我們豐富多了。”
張詠絲毫不擔心“那慌什麼。
經驗在這行要是有用,那豈不是老油條個個都是大導演,大攝影師了?
這行還是看才能,看天賦吃飯。
經驗隻是讓乾活少犯點錯,而不是決定水平的關鍵。
老徐,彆的不說,就咱們畢業設計的短片,就連老院長都誇讚不已。
拿去競選,肯定沒問題的。”
“行,不管怎麼說,也要努力爭取一下。
咱們再好好潤色一下簡曆,把之前的一些小作品都整理出來,一起投稿過去,參加星光人才計劃的競選。”
張詠笑著回道“老徐,彆愁了,好好準備,這次咱們肯定能行。
臨近畢業,有這麼個好機會,這叫老天都幫我們,哈哈哈哈。”
“你這小子,還不趕緊去準備。”徐可沒好氣地催道。
二人於是再次整理起自己的作品,優化自己的簡曆,務必做到以最完美的資料提交過去。
此時,在全國各大高校,尤其是藝術院校,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著徐可和張詠一樣的事情。
盛世文娛的星光人才計劃對影視行業來說,猶如一道生命之泉。
給了所有想在影視行業打拚的人,一份新的生機。
尤其是那些近乎要放棄的人,再次看到了希望之光。
各大藝術院校的老師們,更是紛紛催促自己的學生,積極的去報名參加。
這種盛況,在演藝圈可是從未有過。
華夏從不缺人,人才更是不缺。
各大影視公司一直都是有足夠的挑選餘地,去篩選人才。
根本不需要折騰這麼大的動靜,就已經可以輕鬆搞定自己的影視項目了。
也隻有盛世文娛公司因為初創,而且好幾個劇的項目等著開工,才對人才這麼求賢若渴。
而秦川發布的星光人才計劃,雖然目的是為自己公司招募人才,卻讓影視領域的從業者看到了一份擔當。
他是真正的想做事,想給大家一個公平的機會。
這一波好感刷爆了全影視行業的人,無論是高校的老師,還是各劇組的從業者。
哪怕是暫時不想來盛世文娛參加星光計劃的人,也對這個計劃讚不絕口。
畢竟他們是苦過來的,是熬出來的,剛入行時,何曾有過這麼好的機會。
不看資曆,不看輩分,隻看水平,隻看才能,沒有裙帶關係,沒有潛規則,這不才是影視行業原本應該有的氛圍嗎?
如果都能這樣,華夏的影視工業化,何愁不能興盛,何愁老是被好萊塢大片卷走了那麼多票房。
這時沒人會覺得灣大影業對盛世文娛的封殺,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個能施展才華的機會更加重要。
如果盛世文娛實在被封殺的嚴重,大不了以後再跳槽嘛。
何況,以盛世文娛的發展勢頭,以後說不定絲毫不懼怕灣大影業呢。
在大家對此秦川的善舉紛紛盛讚的時候,盛世文娛也收到了無數的簡曆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