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下一步何貴就會親自負責各個部門的管理,直接對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負責。
當然了,這裡麵也有一個總體的管理層,不過管理層的權力就被大大的削弱了。
至於說何貴退休之後這些研究機構該怎麼辦,那是後麵該想的事情。
接下來這五個實驗室的負責人候選人,就各自寫一份有關實驗室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管理,選實驗室的負責人。
實驗室的負責人不單單是需要技術,更是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不需要太高,因為何貴這邊講究的是技術實力,你管理水平再高,沒有任何技術出來,那麼在何貴眼裡也不是一個合格的負責人。
何貴這邊講究的是技術,管理方麵沒有什麼那麼多的人情世故,誰要在這裡麵搞人情世故,耽誤了研發,那麼整個部門都會對這個人不滿的,因為每一項技術基本上都有兩個實驗室同時研發,哪個實驗室研發成功了就會獲得豐厚的獎勵研發,失敗的就會被裁撤,並到其他實驗室裡麵,當然何貴親自領導的除外。
就這樣幾次三番的篩選,現在何貴這邊實驗室的人員已經篩選得七七八八的,也就是說哪些人員在技術方麵比較好執行力方麵也好,還有一些學術水平是有的,但是在研發方麵以及執行力方麵並不行,這類的就不能作為重要的中堅力量,隻能作為輔助力量。
真正的能做到一個實驗室負責人的牛人,在何貴手下一年拿到的薪水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五個實驗室的成立,因為這代表著又是一大批可以晉升?
等到何貴拿到這些人寫的技術方向以及管理方麵的計劃之後,就選擇與後麵發展方向相貼近的人員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每個研究人員都有擅長的方向,但是在不同時期不同的研究方向的遠景是不一樣的,在八九十年代一些還可以看到希望的研究方向,在後麵完全就斷絕了。
何貴要找的實驗室負責人,肯定是與自己記錄的大方向契合的人員才可以的,不契合的來管理的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等到在這邊處理完了事情之後已經是好幾天了,然後給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各進行了一個秘密的會談,然後何貴才離開百安飛行器公司,然後到京都去溜達了一圈。
京都溜達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港島這邊,港島這邊也沒有多大事情,但是還是去總部溜達了兩天,隨後又開始深居簡出了。
————————————————————————現代——————————————————
現代這邊,西西北那邊的大梁已經出來了,何貴就準備馬力全開了,第一個大梁出來以後,剩下的幾個大梁,時間就要快很多了,技術難度隻要突破之後,後麵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何貴以加班加點的製作一些配件,然後等待著幾個大梁的到來。
幾個大梁是通過陸運的方式運到這邊的,通過天車把幾個大梁卸下,檢驗了一番就簽收了,隨後何貴這邊就開始正式的進入了機體的框架的組裝工作,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作量,主要是這玩意兒太大了,裡麵涉及的東西也太多了。
首先是機體的組裝機體組裝好了之後,機翼單獨組裝,機翼單獨組裝好之後,然後把機翼接在了機身上,最後就完成了。
首先是機身的框架,機身的框架,大梁中間部分要多一些,也就是機翼與機身結合部位的大梁距離比較近,其餘部位的大量距離就比較遠一些,比如尾部到機翼後麵的大梁距離就很長,機翼中間的大梁與機翼前麵的大梁就要距離近一些,因為飛機不管在降落還是起飛的時候,前麵的承受力都要大一些。
何貴這個還是采用的分段式布局,采用分段式布局,也就是大家平常看到的頭等艙與經濟艙之間有隔間的那種,有些隻是一塊布簾子,那些就是通體布局的。
頭等艙與經濟艙之間有間隔的,其實那就是一個大梁,何貴也在這裡設置了一個大梁,因為穩定性更加的高,安全性也更加的高。
這玩意兒比製造大型的轟炸機都麻煩,因為大型轟炸機內部基本都是空的,沒有什麼設施。
首先把大梁按照距離固定好,然後就組裝大梁之間的結構,大梁之間的結構,製作好以後就需要布置一些管線之類的東西,管線之類的東西布置好之後就是機身的蒙皮以及機身裡麵的各種零部件的組裝。
這個過程太複雜了,何貴每天進度十分的低,比如幾個大梁距離位置的排放,這個就用了兩天多的時間,要不斷的測量,因為後續這個飛機在這個組裝車間裡麵,兩邊並沒有多大的距離,所以這個一定要排好距離,不然後期就麵臨著很麻煩的工作。
在沒有組裝完成之前,飛機移動是很麻煩的,一旦移動說不定一些關鍵性的部位會產生錯位等等的,飛機隻有在組裝完成一個進度之後才能進行移動,不然的話也許會有一些不可確定的因素存在。
大梁安裝好以後,然後就是連接大梁的各個部件。
忙前前後後忙乎了一個多月,才把框架基本完成,這個時候何貴就要決定請求支援了,因為下麵的電路係統,通風係統,還有機艙的密封處理等等的,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作,既然要請求支援,那麼肯定還是請xi飛那邊的工人來支援,至於說來的工人該怎麼乾,何貴肯定是當嘴炮的指點大家。
xi飛這邊沒想到何貴在一個多月之後會提出這樣的請求,說實話,兩個大頭頭感覺些狂喜。
為什麼狂喜呢?這等於是說給自己在培養熟練工人。如果說一二百人去何老師那邊,在何老師的指點下進行安裝裝配,那麼等到自己這邊生產了,就可以更快的產出第一架飛機了,那樣自己的生產進度就會大很多。
以前何貴生產的幾架飛機,xi飛這邊在量產的時候也是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不能請求何貴支援,因為那樣麵子上也過不去,所以很多時候遇到不少問題也沒有辦法請教,現在既然何老師親自要支援了,那麼肯定要滿足要求了,當然還是要先打報告。
報告上去之後上麵就批準了,xi飛這邊兩個大頭頭就一個親自出馬,帶了100多人精通各個工藝環節的工人來到了何老師這邊。
我會看到這100多人也是對帶隊的把頭頭握手“謝謝你們,謝謝你們,主要是這涉及的係統太多了,我一個人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何老師,現在我是你手下的兵,有什麼你儘管吩咐他們,誰要是做得不好,我來收拾他們。”帶隊的大頭頭,立即拍著胸脯保證的。
何貴開口點說道“那就不客氣了,我先問大家一些事情,大家按照我說的去做。”
“精通電路的請站到那邊。”何貴立即開始指揮著100多人了,何貴也不去了解這100多人的名字,因為沒有必要。
精通電路的就占到了一邊,有10來個人,這就已經足夠了,何貴就拿出厚厚的一疊資料“你們先看看這個資料,然後再組裝的時候,有什麼問題再來問我。”
很快100多人就分成了十幾個小組,這些小組紛紛拿著圖紙。
何貴首先與電路係統的10來個人開了一個小會“你們先看看這個,先按照這個上麵標注的每一根型號的導線多麼長,然後哪些導線可以紮在一起,哪些導線不可以紮在一起,這樣先做好之後,然後我們直接上機進行安裝。”
何貴這邊的電路工藝大部分還是采用那種先行做好最後安裝的模式,電路它總有一個起始點有個控製點有個使用點,隻要掌握了這個那麼線路,每一根多長哪些線路可以紮在一起,哪些線路不可以再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下的結構。
線路涉及的線路很複雜,其中涉及控製線,感應線,信號線等等等等的,每一個線多長,每一個線該接什麼接頭,圖紙上都有說明,但是有時候涉及到各種設備的鏈接,這個就涉及到具體安裝了。
何貴先給這10來個部門都開小會,不懂得大家都進行提問,比如哪些東西搞不懂,哪些東西搞得懂,100多個人白天就跟著何貴先學習一些技術,晚上就居住在民宿這邊,民宿這邊有的是宿舍,農場這邊沒有住的宿舍。
一個星期之後,各個小組開始陸續進場,當這些人看到龐大的機身的時候,也是太驚訝了,這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安裝的時候可以先做一些準備工作,其中電路係統就可以先按照說明書把各種長度的電線組裝起來,哪些可以插在一起,然後最後進行鋪裝。
是有些東西就沒有辦法,比如空調係統這個就需要一邊安裝一邊製作,另外還有氧氣係統等等,還有消防係統。
何貴相當於當一個技術負責人,對這些人進行指導,各個管線的安裝,管線的固定管線的屏蔽,等等他開始的時候進度是比較慢的,畢竟大家都才剛上手,不過上手幾天之後大家發現也不是很複雜,隻要按照圖紙與實物結合,一下子就可以看出該怎麼乾了。
帶隊的大頭頭則每天寫報告,因為每天要乾了什麼事情,都要寫詳細的報告開始的時候進度是比較慢的,磨合了一個星期之後進度就快了,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何貴去指點什麼,大家看著圖紙就知道該怎麼看了,比如哪個點到哪個點的線路,哪個點到哪個點,有多少個接頭要放下,這些其實看習慣了,看明白了就好了。
另外還有一部分在何貴的指點下進行機翼的組裝,機翼的組裝也涉及到很多的問題,其中油路控製消防等等的。
何貴也把xi飛來的這些人員當牛馬使用,每天上班十五六個小時,反正何貴也是一起呢,然後下班。之後何貴還是回到農場,xi飛大頭頭帶著手下在民宿那邊居住,大頭頭每天都寫很多的報告,因為很多東西都要每天報告。
100多個人工作了一個月之後,飛機的雛形已經出現了,內部的設施已經安裝的七七八八了,機翼也早就組裝好了,就等最後的組裝,然後就是蒙皮了。
組裝機翼在天車的吊裝下緩慢的朝機身靠攏,何貴就站在這邊指揮,機翼緩慢的契合著預留的位置,然後技術人員趕緊的進行組裝。
當兩片機翼被裝上之後,整個飛機看起來就趨於完整了,機翼安裝之後。把發動機安裝上去,然後把發動機的線路管路連接起來,這樣飛機內部的控製係統電路係統,基本上就完成了進行檢查了一番之後,何貴就開始進行內部的係統的調試,而其他人則繼續安裝蒙皮以及內部的一些設施。
係統的調試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飛行電腦什麼的都安裝好了,何貴就對各個子係統還有其他係統進行檢查,飛行係統也是做好了的。
不得不說,人多測試就是方便,何貴一邊拿著對講機,一邊在駕駛室裡麵操作著係統,然後對講機裡麵傳來外麵人員的回答,看看究竟控製係統怎麼樣,尾翼機翼的控製,另外就是還有其他的油泵油路,甚至發動機的反推裝置等等的。
機身蒙皮的安裝其實是沒有多高難度的,熟練工人都可以做到,並不需要多高的文化。
流水線工廠都不需要多高的文化,隻要按照操作步驟做就可以了。
蒙皮的安裝用了一個星期,內部的裝飾這一個星期也基本完成了。
一個星期係統的調試也基本上做的差不多了,係統的調試其實主要是對接現代的各種係統,比如還有民航飛行係統,還有導航係統等等的一係列的,畢竟02年那邊的飛機的對接數據與現在不一樣,飛機自身的控製係統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噴漆當然還不會噴漆的,肯定是黃皮機的,黃皮機主要是外麵有一層保護飛機的塗層,當100多個人來這邊一個月三個星期的時候飛機終於完工了,下一步就是進行地麵試驗。
地麵試驗肯定是在晚上試驗的,因為隻有晚上才可以躲避天上間諜衛星或者在陰天進行試驗。
也許是運氣來了,在飛機組裝完成之後,就是連綿的小雨天氣,這樣的天氣做飛機地麵滑行試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龐大的客機從組裝車間被拖車拖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是震撼無比,雖然說這個客機的尺寸比大型轟炸多不了多少,但是這玩意兒給人的感覺更加的壓迫。
拖車拖到位之後,何貴就開始操控著飛機,開始進行一係列的地麵試驗,西非的大頭頭則擔心的看著跑道,這1500米的跑道夠用嗎?
不過西飛大頭頭的擔心何貴可不會在乎。
點火。
首先是點火。
點火成功,點火成功之後就要模擬一係列的實驗。
在彆的地方,這種實驗是很繁複的,再何貴這邊就要簡單多了,滑行實驗,飛行姿態控製實驗。
連續三天實驗,何貴已經等不了了,02年那邊一堆的事情。
“明天早上咱們就開始飛,先少油飛到附近機場。”何貴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