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與朱佑樘夫婦,一起在坤寧宮吃了一頓飯。
朱佑樘興致很高,還跟張延齡一起喝了兩杯酒,興衝衝跟張延齡談到要給張延齡繼續加官進爵的事情。
皇帝半醉半醒說的話,張延齡也沒太當真。
“延齡啊,朕之前就曾在朝堂上說過,可以給你晉爵為建昌侯,隻要把寧王的事處理好,朕就兌現諾言……”
“陛下切不可如此,否則朝中那些臣僚又不定會怎麼說。”
“你管他們呢,隻要朕相信你便可!”
果然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皇帝在私下裡一點避忌都沒有,尤其還要在妻子麵前表現出對小舅子的無比信任,大概也是在借著喝了幾杯,裝樣子。
張延齡心知肚明,也就有一句沒一句應承。
“過幾天,是朕的生日,那時不知你兄長是否回來,不過到時可能會有在京的皇親到宮裡來賀壽,朕也不打算張揚,到時再把你叫來,另外再讓李天師給你算算你未來的前程……”
當天是六月二十九。
朱佑樘的生辰是七月初三。
皇帝的生日,被稱之為千秋節,遇到一些好大喜功的皇帝,可是堪入三大節的節日。
但朱佑樘為人謹慎低調,從來不喜好鋪張浪費,所以他的生日一般都不會去慶祝,尤其過去幾年朝廷為了修河工,連皇宮都在節衣縮食,這種節日對朱佑樘來說是可過可不過的。
可對於那些在京師的皇親國戚來說,到宮裡來慶賀,還是有必要的,另外皇帝也會舉行一個簡單的賜宴,當成是宮裡的家宴。
本來皇帝過生日,告訴張延齡要入宮參加賜宴,也沒什麼。
但偏偏朱佑樘說了讓李廣出來給他測前程,這說明皇帝對李廣的信任又開始增加。
之前張延齡似乎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為大明朝做事之上,一直都沒好好對付一下這個皇宮裡的大蛀蟲,若是不趕緊把李廣整垮,不定未來被此閹人整出什麼幺蛾子。
“陛下,之前您不是還說,要再給延齡選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
張皇後趁機提醒。
物質上賜給張延齡的那些,已不能讓她這個當姐姐的滿足。
朱佑樘笑道“朕想起來了,對了,前些日子,德清那邊突然派人來跟朕傳話,說是她要遁入道門……不如……”
朱佑樘話說了一半。
看了看妻子,再看看張延齡。
此乃曆史遺留問題。
很早張延齡才剛開始入朝辦事,朱佑樘就有意要撮合張延齡跟自己的妹妹,隻是當時男不情女不願的,事情就沒了下文。
或許是借著酒勁,皇帝居然又舊事重提。
張皇後沒接茬,反而問張延齡道“延齡,之前林家小女,如今怎樣了?”
張延齡道“人我已接進府門,不過暫時安置於旁處,還沒娶進門,本來是要三書六禮迎娶的,出了這件事之後……”
張皇後嚴詞道“那還娶什麼?納來當妾就算是抬舉,你幫了林家多大的忙?要不是你,怕是林元甫連京師都回不了吧?”
張延齡笑了笑。
把妻變妾這種事,張延齡是不好意思自己說的。
畢竟當初要迎娶林家小女,事情都為皇帝和眾大臣所知,現在突然又說要把林家小女當妾侍,肯定會有人罵他趁人之危。
朱佑樘卻是很讚同妻子的觀點,點頭道“林府的事,延齡你不必有介懷,朕也覺得,林府對你算是感恩圖報,你受之無愧。”
“嗬嗬。”
張延齡笑了笑。
朱佑樘再看著妻子,雖然沒說話,但很顯然他還是在征求妻子有關皇妹之事的意見。
現在當兄長的也有些為難,皇妹突然好端端的“看破紅塵”要出家當道姑,他已經沒彆的辦法,隻能儘寄希望於儘快將妹妹嫁出去,這樣才能避免妹妹誤入歧途。
而他眼下最看重的是張延齡,自然希望能“親上加親”。
張皇後見丈夫一直在順從自己,連把林家小女妻變妾的事都迎合了她,她這才算是給丈夫麵子,點頭道“延齡啊,既然陛下有意要讓你跟德清長公主之間多有來往,不妨你就趁入宮參加千秋宴時,跟她見一麵,到時安排你們私下裡交談,看看是否……有可能。”
換了以往,張延齡還能跟皇後說不想給自己套個枷鎖。
但當著皇帝的麵,這種話就不好明言。
反正也隻是見見,說明又是安排相親,雖然已經是跟同一個人的二次相親,但隻要有一方不情願,這事還是不會有下文。
“臣明白了。”張延齡隨口回應,也沒太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