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妖災中,他們就是因為這種疑心而發生了兩次衝突,一次是天秀二年,也就是妖災第四年;另一次的同心元年,也就是妖災第六年。
這兩次誅妖聯盟內部的內訌,導致大批的高手身死,原本兩次可以徹底解決妖災的機會,反而成就了煞妖們,使得他們數量不斷攀升,到了妖災第四年更是破了百。
陳安一邊這麼看著,一邊在腦海中迅速構建相應的大事紀年表。
盛典二年,妖災開始,並大規模開始泛濫……
盛典三年,宋守等人突破先天之限,誅妖聯盟建立……徐謙死……
天秀元年,妖災有糜爛之勢,幸得這時,有人研究出了以煞丹和藥的秘法,可以使人靠著嗑藥突破先天之限。這不止給了誅妖聯盟一方大幅度提升自己力量的機遇,更使得人們狩獵煞妖的熱情高漲,一時之間妖災有了被徹底解決的希望。
天秀二年,因為徐謙的死,聖庭實力大衰,西北武林道乘勢在誅妖聯盟中做大,
同心元年,周帝薑宏薨,諡號靈,年僅四歲的哀帝幼子繼位,年號同心。這一年,因為經過了宰相李應的改製,聖庭實力大盛,儘管還是不能令行如一,卻開始搬回聖庭在誅妖聯盟中的頹勢,葉聖言等人相繼突破先天,使得聖庭之中,有近四十多位先天宗師,幾乎是占整個誅妖聯盟中先天宗師數量的三分之二。
這種程度的發展不止使得聖庭在誅妖聯盟中的位置穩固無比,還使得所有人看到妖災有被徹底解決的希望。
可就在這個時候,異變再起,暗司竟在這個時候分裂了,這使得聖庭再次於誅妖聯盟中失去話語權,或者說是失去了一言定乾坤的話語權,變成了一個令出多方的鬆散組織。
儘管還是目標一致地清理妖災,可卻全然失去了那種摧枯拉朽的勢頭,同心二年和同心三年,足足兩年時間也就是將煞妖趕至西北荒蕪之地,和南疆山林之中。
那麼說,所謂的對抗七年妖災,其實是個爛尾的結局。
大致了解了一番妖災的過程,陳安又將卷宗翻回到徐謙身死的那一段。天秀二年,公認的最強煞妖之一原本在東海上徘徊的妖星介鵬,突兀地出現在京畿道上,正遇到秘密出京想要去往西北安撫那邊諸多門派因為宋守戰死所產生的低迷情緒。結果人妖見麵分外眼紅,雙雙經過慘烈大戰,同歸於儘。
陳安的目光繼續向下,跳到了手中卷宗後麵的同心四年上。
這一年妖災徹底過去,雖然西北荒蕪之地和南疆山林還有煞妖的存在,但中原大地上卻已經看不到煞妖的身影,人們基本上也能夠安居樂業。
可就在這時,西北武林道聯合地方門閥徹底脫離了朝廷的掌控,對朝廷的命令正麵抗衡,完全不尊王道。
由是朝廷震怒,欲於同心五年發大軍征討。
武林人氏不比煞妖,他們有親朋,有故友,朝廷即便隻是做做樣子也能使得這些家夥惶恐不已,可以說即便有地方門閥從中作梗,也能輕而易舉地將一個小小的西北武林道再次征服。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鬼徒之亂爆發,南方武林道隨著南方大半州府易幟,聖庭內部也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
朝廷雖然傾儘全力將鬼徒之亂迅速鎮壓,但最終還是無力挽回局麵,直到七年後的垂拱三年整個大周天下的格局徹底抵定,聖庭也分裂成了幽冥血鬼四司。
這裡麵還有個小插曲,那就是同心六年,太子太保,天子師,內閣首輔魯國公李應突然暴斃。這位老先生身體一向硬朗,怎麼會這麼突然。李應的死讓局中的情形看起來越發的撲朔迷離。
陳安看得也是頭痛不已。
其實按照他的看法這件事情也簡單,就是諸藩平定後,就進入了清算時間,很多人恐懼著自己的未來,不知該怎樣麵對那接下來的狂風暴雨。
好在這個時候妖災出現了,使得清算日無限期的延後。
可這種延後不是徹底取消,它仍然像是時刻懸掛在眾人頭上的利劍一樣,威脅著所有人,由是這些人……不能說串聯吧,他們處在不同的陣營,扮演不同的角色,永遠也不可能串聯起來。他們隻是默契的配合,不斷推動事情的發展,從周帝薑駿的死開始,每次妖潮將退,他們就開始興風作浪,通過使妖災一直延續來完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種真相就很讓人頭疼了,陳安本意是先確定一批人,然後統統殺掉,有殺錯無放過,可現在似乎所的勢力中都有人參與了這件事情,是他們一起共同的推動,才導致今日局麵的產生。總不能把整個大周天下的所有的人都殺掉吧。
先不說殘不殘暴的問題,他根本也做不到。
仔細地思量了片刻,他再次將注意力放到了麵前的一堆卷宗上,心中清明了一分,他的目的是找到害死的徐謙的凶手,而不是想要把整件事情理順。
那麼拋開其他一切因素,是誰在天秀二年的時候更會想要徐謙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