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簫這一盤點心送過去,孩子們立刻歡呼了起來,紛紛拿心吃了起來。
俞慧茹和俞子彥之前見顧南簫進來,便起身行禮。
這會兒見顧南簫隻吃了一塊點心,就散給其他人了,俞子彥忍不住問道“小舅舅,您怎麼不吃點心”
對於這個性子穩重的外甥,顧南簫還是很喜歡的。
“舅舅已經吃過了。”
這不是假話,知道鐵甲取回了點心,顧南簫一個沒忍住,回來的路上就吃了幾個了。
俞慧茹卻誤會了他的話,以為他在外頭吃過,才買了送回家裡來的。
剛才顧家的孩子們雖然說冰皮月餅好吃,可是他們吃的這個點心明顯不是月餅。
他們問顧家的孩子這是什麼,可是他們也說不出來名字。
這就讓俞慧茹更加好奇了,見顧南簫回來,便問道“小舅舅,這點心叫什麼”
顧南簫說道“這叫雪媚娘。”
這也是鐵甲回來告訴他的。
“雪媚娘好動聽的名字”
“美食繁多爭妍媚,入口而融舌齒間。這雪媚娘的外形似雪,口感也如雪花般冰涼爽滑,這名字實在是太貼切了”
“冰肌玉骨,媚態天成,把美食比喻為女子,當真是巧奪天工”
眾人原本還猜想著這點心叫什麼名字,現在聽了雪媚娘這名字,越發覺得驚豔。
滋味驚豔,名字更驚豔
是怎樣靈巧的心思,才能做得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長房長子顧楷忍不住問道“三叔,這雪媚娘是哪位名廚做出來的”
顧家和俞家都是燕京城的公侯世家,哪怕是禦宴他們也是吃過的,論起京城美食,他們哪還有沒吃過的
能讓他們都驚訝不已的雪媚娘,一定是出自京城某個名廚大家之手。
本是一個簡單又尋常的問題,顧南簫卻沉默了。
他垂下眼簾,半晌才說道“是一個年輕的姑娘,並不出名。”
“是個姑娘還很年輕”
聽了顧南簫的話,大家更驚訝了。
原以為能做出如此完美的點心的人,一定是個浸淫廚藝多年的名廚,沒想到竟然是個年輕姑娘
顧楷聽了,再看向雪媚娘的眼神就多了幾分好奇。
此刻他竟然想起兩句詩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能做出這樣美好的食物的姑娘,一定也是個美好的女子吧
其他幾個孩子則沒有想那麼多,隻是高興自己又吃到好吃的了。
三叔果然是個言出必行的君子,答應給他們帶點心,就真的帶了冰涼美味的雪媚娘回來。
隻可惜三叔一個月也回不來幾次,如果他們天天都能吃到這麼好吃的點心,那該多好啊
本該是秋高氣爽的九月,這幾日太陽卻反常地暴曬起來,熱得人們連吃飯都少了幾分胃口。
鑒於天氣忽然轉熱,梅娘讓娟娘晚些日子再上羊湯,最近還是繼續做紫菜湯或冬瓜湯。
梅娘隨著天氣的變化改變當日的菜品,韓向明等人越發不敢怠慢,每日早早就去南街買菜,生怕耽誤了店裡的生意。
這日早上,韓向明和鐵柱等人搬了食材回來,跟著他們回來的還有一個讓梅娘有些意外的人。
“金大哥,你怎麼來了”
梅源記早上不賣吃食,金祥一大早上來這裡乾什麼
金祥幫著韓向明等人搬了幾個小筐下來,又提著一個沉甸甸的竹簍放在梅娘麵前。
“梅姑娘,這是我嶽母家送來的,都是從他們村子河邊撈出來的,很是新鮮,我就給你送來了。”
梅娘揭開蓋子,發現裡麵裝著各種蝦螺和小螃蟹等河鮮,小蝦還在上麵蹦躂,顯然是剛撈出來沒多久。
她沒有一臉歡喜地收下,而是抬頭看向金祥。
“這是給杏娘補身子用的吧”
這些活物保存不易,無緣無故的,金祥的嶽母家給他送這些乾什麼
想到杏娘的臨產期就快到了,梅娘很容易就想到這一點了。
被梅娘一語道破,金祥的臉色不禁有些尷尬。
“這個我們留了幾條魚就夠了,我嶽家人送了這麼多東西,我們家也吃不完呀,再說杏娘眼看就要生了,說實話,我也不敢給她吃這些。”
聽說蝦螺等物性寒涼,若是給孕婦吃了,隻怕會對胎兒不好。
梅娘想想金祥的話有道理,便說道“那我就留下,姐夫,按照市價給金祥大哥算賬。”
一聽說要給錢,金祥嚇得連連擺手。
“不過是些自家撈的小東西而已,不值什麼的,給錢就太見外了”
無論梅娘和韓向明怎麼勸說,金祥卻怎麼也不肯收錢。
梅娘隻好讓韓向明把錢收起來,對金祥說道“那我回頭做好了,叫興兒給你家送去一些,你嘗嘗看。”
“那敢情好”金祥陪著笑臉,說道,“我就知道,這南城裡梅姑娘的手藝是最好的,不管什麼食材,都能做得無比好吃,就算天上的神仙聞到了香味,隻怕都邁不動步呢”
見金祥這麼賣力地誇獎自己,梅娘不但沒有高興,反而越發奇怪起來。
平白無故給她送一簍子河鮮,又死活不肯收錢,還這麼拚命地吹捧自己,金祥也太不正常了。
“金大哥,你是不是有什麼事兒啊”
金祥正把梅娘的手藝誇得天花亂墜,聽到梅娘這麼一問,隻得訕訕地閉上了嘴。
“梅姑娘真是蕙質蘭心,什麼都瞞不過你的眼睛。”
梅娘笑了笑,說道“你有事就直說吧。”
要不是金祥誇自己誇得用力過猛,她也不會留意金祥的異常。
金祥看看四周,搬了個椅子放在梅娘身後,自己則坐在小板凳上。
“實不相瞞,我還真有件事要求梅姑娘”
其實他也不想來的,這不是實在沒法子了嗎
自打那日杏娘聽說梅娘要招學徒,就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心心念念地想要把自己的親妹子桃娘送去梅源記。
金祥本想用個拖字訣,可是這幾日一回家,杏娘就會追問他有沒有去找梅娘,梅源記到底能不能收下桃娘。
金祥搜腸刮肚地找借口,卻被杏娘誤會是自己不想幫忙。
本來孕婦的情緒就容易波動,雖然這隻是一件小事,卻讓杏娘開始胡思亂想,甚至還認為金祥是不想管她娘家妹子,繼而懷疑金祥是不是厭煩了她,會不會休了她之類的,每天都要哭上好幾場。
金祥被她哭得頭痛無比,又想著她眼看就要生了,這麼哭下去對杏娘和胎兒都不好,隻能各種做小伏低哄著杏娘,可是他用儘心思,說儘了好話也沒用,杏娘一口咬定,隻要金祥不幫忙,那就是嫌棄她了。
金祥被逼得走投無路,隻得硬著頭皮來找梅娘,求梅娘讓桃娘到梅源記來乾活。
梅娘聽完了金祥的話,隻覺得哭笑不得。
果然一個謊言要用無數個謊言去成全,金祥也夠可憐的,家裡一個大肚子孕婦,打不得說不得,除了哄著還能怎麼辦
不過是多招個人的事,梅娘爽快地答應了。
“什麼大不了的事,讓桃娘過來就是,一個月三百文工錢,行不行”
聽到梅娘答應了,金祥立刻大喜過望。
再聽說還要給工錢,他不禁一愣。
“工錢給什麼工錢”
這回輪到梅娘疑惑了“你不是讓桃娘來乾活嗎來乾活當然就要給工錢呀。”
反正現在梅源記生意很好,家裡這些人都忙不過來,多招幾個人來乾活也不錯。
金祥趕緊說道“不用不用,你能收下桃娘,我就感激不儘了,哪還能要你發工錢”
見梅娘還是一頭霧水,金祥就細細地給她解釋。
原來金祥的意思是,桃娘年紀小,又不會做菜,進梅源記幫忙就是個小學徒的身份,能在梅源記乾上幾年,管她個吃飯住宿,跟著梅娘娟娘等人見見世麵,再學上幾個拿手菜,那就是一輩子都受用不儘的本事了。
“梅姑娘彆誤會,其實各個鋪子裡的學徒都是這樣的,比如北市口布店那幾個小學徒,都是隻管吃住就行,掌櫃的年底給最能乾的學徒扯三尺布帶回家去,那都夠他爹顯擺一年的了還有銀樓、茶鋪、當鋪這些店裡的學徒都是這樣的”
經過金祥的解釋,梅娘才明白夥計和學徒的區彆。
不過她也暗暗感慨,這古代的勞動力是真廉價啊,隻要管吃住,那就有很多人擠破頭往裡進。
這時候可沒有什麼九年義務教育,窮人家孩子是很難有讀書的機會的,不管是什麼手藝,隻要學到了就能掙錢養活自己,就是一輩子安身立命的本事。
梅源記的生意這麼好,如果肯收學徒,肯定會有很多人搶著來的。
梅娘不由得心思一動,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裡形成。
跟金祥說好了過兩日就把桃娘送來,梅娘就出門回了武家。
武家燒餅店的生意像往常一樣火爆,看到她回來,熟識的街坊鄰居紛紛熱情地跟她打招呼。
梅娘一一笑著回應,進屋洗過手,係上圍裙出來幫武大娘裝燒餅。
武大娘手上動作不停,百忙之中抽空看了她一眼,問道“梅兒怎麼回來了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梅娘也不賣關子,說道“娘,我想招幾個學徒。”
“招學徒”
沒等武大娘說話,靠近窗口的幾個食客聽見,立刻眼睛一亮。
“梅姑娘,是你要收學徒嗎這是真的嗎”
“什麼時候招我先給我弟弟報個名”
“我家孩子也要報名能跟著梅姑娘學做菜,那可真是太好了”
後麵排隊買燒餅的人聽到前麵人七嘴八舌地追問,紛紛激動起來。
“梅姑娘說什麼什麼招學徒”
“什麼學做菜跟誰學”
“你們都小點兒聲,聽聽梅姑娘怎麼說的”
武家燒餅店的生意有多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更不用說梅源記那些美味無比的飯菜,誰沒吃過
以前是沒想到,或者不敢打聽,現在聽說梅娘想要招學徒,大家個個激動無比。
要是能跟梅娘學一手,哪怕隻學到一個菜,那都是天大的好事
梅娘隻是想讓武大娘幫著把消息傳出去,沒想到她才一開口,就有這麼多人迫不及待地往前擠。
她連忙製止眾人,同時揚聲說道“對,我是想招學徒,不過”
“不過有幾個條件”她飛快地思索了一下,繼續說道,“第一,隻招尚未出嫁的姑娘,須得是咱們北市口的姑娘;第二,我隻招五個人”
聽說隻招未出嫁的姑娘,人群中就響起此起彼伏的歎氣聲。
那些家裡生了兒子的,頭一次恨自己的肚子為什麼這麼不爭氣。
幾個年輕媳婦更是欲哭無淚,恨自己嫁人太早。
一些沒住在北市口的人心急如焚,恨不得連夜全家都搬到這邊住。
唉,要怪隻能怪自己沒福氣
而那些符合條件的人聽了先是一喜,隨即也焦灼起來。
隻招五個,自家那傻丫頭也不知道能不能入了梅姑娘的眼
心裡惦記著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眾人匆匆買了燒餅,就一路小跑地回家,生怕晚了一步,這寶貴的五個名額就被彆人搶去了。
剛才還排著隊買燒餅的人瞬間跑了一多半,武大娘總算是有時間歇會兒了。
她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一臉不解地看著梅娘。
“梅兒,你那盒子鋪開得好好的,怎麼忽然想要招學徒了”
彆人不知道,梅源記掙了多少錢,武大娘是清楚的。
所以武大娘很不解,梅娘招學徒肯定不是為了省幾個雇人的錢,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梅娘扶武大娘坐下,倒了一碗溫水給她喝。
“娘,這是我剛剛才有的一個想法,我是想著,咱們北市口住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沒什麼生意可做,就算有手藝,也很少會教給女子”
這個時代的女子,絕大部分隻有嫁人,生孩子,伺候全家一輩子的命運。
“可是做菜就不同了,如果做的飯菜好吃些,就可以支個攤子賣小吃食,甚至像我一樣開個店,就能養活自己和全家人。”她停頓片刻,輕聲說道,“我要是沒有這個手藝,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呢。”
聽到這句話,武大娘的眼眶不由得濕潤了。
她的梅兒果然是個善良的好孩子,自己吃過那麼多苦,還想著幫助街坊鄰裡的同齡姑娘。
同為女子,武大娘一下子就理解了梅娘的心情。
比如她,要不是會做燒餅,能養得活家裡這麼多孩子嗎
不管是為了幫助那些女孩子,還是為了實現梅娘的心願,她都應該支持梅娘。
“梅兒你放心,娘親自把關,一定給你招五個好姑娘當學徒”
梅娘鬆了口氣,笑道“那這件事就交給娘,我就知道,娘對我最好了”
這就是她找武大娘的原因,論起北市口附近的人家,武大娘比她更熟悉,也更容易與鄰居溝通,把招學徒的事情交給武大娘,她既省心又放心。
招學徒的事雖然隻是她一時的想法,她卻很確定這件事應該做下去。
當然,原因不止是為了能夠幫助北市口那些想學廚藝的年輕姑娘,她也是有私心的。
就算她再能乾,也隻是一個人,如果能帶出一些徒弟來,她就可以有更多的人手,還可以開分店,把現代的連鎖餐廳理念帶到古代來。
既然穿到了古代,就要好好做一番事業才行
她想起這五個名額裡已經有了金祥的小姨子桃娘,便提前告訴武大娘,讓她再招四個姑娘就可以了。
武大娘聽了還有些不放心,說道“杏娘我是見過的,倒是個不錯的,隻是不知道她的妹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要是個不省心的,那不是給梅娘添堵嗎
梅娘笑道“娘彆擔心,我自有辦法。”
她敢招學徒,自然就有這個信心,如果不滿意就直接辭掉,她又不是包子,憑什麼幫了彆人還讓自己受氣。
武大娘見她神情輕鬆,便放下心。
梅娘能乾著呢,幾個小學徒而已,她肯定能應付得過來。
梅娘把這件事交給武大娘,就回了梅源記。
於嬸已經把金祥送的那一簍子蝦螺等物清洗乾淨,正一臉擔心。
見梅娘回來,她連忙問道“梅姑娘,這些東西要怎麼做”
窮人家出身的於嬸自然是吃過這些小蝦小螺的,沒什麼肉,吃著又麻煩,如今她日日在梅源記裡吃好的,這些小東西連她都不願意再吃了。
梅娘見蝦螺都已經刷洗乾淨,說道“於嬸,辛苦你了,這些交給我就好了。”
這些小東西清洗起來繁瑣,洗淨可不容易。
於嬸已經洗得乾乾淨淨,她就省事多了。
才頂著外頭的太陽走回來,梅娘正有些熱,看到這些洗好的河鮮,她很快就有了主意。
把蝦、螺、河蜆等物分彆焯水,加薑片料酒去其腥氣,各種食材做熟後放入涼水中浸泡,螃蟹則上鍋蒸熟。
取一個盆,加蔥、蒜末、辣椒粉、辣椒碎、白芝麻等,淋上熱油,加醬油、醋、糖、鹽、花雕酒、胡蔥碎等調料,攪拌均勻。
把焯好的食材放在大盆中,倒入攪拌好的料汁,再加上適量涼白開水,以沒過食材為準。
把裝滿食材和料汁的大盆放在冰塊上浸泡入味,一個時辰後,一大盆撈汁河鮮就做好了。
做好之後,她盛出一大碗,叫武興給金祥家送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