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表示,大清朝由文字獄發展到到全麵禁書、焚書。
宮廷首先發布征書令,對民間征書,表示是要修四庫全書,欺騙百姓交書;
隨後大肆毀書,禁書,將明末的野史,具有反清思想的著作,乃至民間流行的戲劇劇本之類,絕不留情堅決查禁。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20年間,清朝廷禁毀的書籍達幾千種,其中全毀2453種,抽毀402種,銷毀書版50種,銷毀石刻24種,共計3000多種,書籍總數達10萬部以上。看似彙聚了全民族文化精華的四庫全書,背後付出的是慘重的代價。
“3000多種10萬部”
秦漢的文人痛不欲生,各個哭天喊地,擼袖子的,捶地板的,到處找武器想隔空毆打紀錄片裡帝王的扮演者。
秦漢如今的文人,家中能有10本書都算是家藏頗豐,後世竟然毀了10萬部
“都怪大明無能,讓這蠻夷來我中原毀我中原文化”
唐宋的文人拔劍的拔劍,研究火器的研究火器,奮筆疾書的奮筆疾書“毀書我讓你毀我要寫個十萬八萬本,全部藏到墓穴裡,看你怎麼毀”
原本看到後世這麼喜歡研究唐宋文學,本就更有了創作的動力,現在看到被毀了這麼多,頓時有了大受刺激的創作心。
他們要把那些被毀掉的書籍全部寫出來,全部藏到墓裡,地下,要想方設法,留給後世一個曆史的真相,一個華夏原本就有的文化盛世
對此咕咕隻能表示雖然皇帝總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但是天底下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帝王的承諾。
君不見,但凡帝王給功臣賞賜了什麼免字金牌、丹書鐵券、黃馬褂各種特殊獎勵的,往往死的也最快。這種與其說是免死金牌,不如說是來自帝王的閻王帖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帝王又何嘗不是。
得到黃馬褂賞賜的年羹堯“”
他覺得天幕好像暗示的就是自己
雍正時期,年羹堯因為常常打勝仗,得到了雍正帝賞賜的一件黃馬褂。這種因立功而被賞賜的黃馬褂又叫做“武功褂子”,雖然沒有天幕所說的“免死金牌”之類那麼厲害,但也的確是因功獲得,是重臣才有資格得到的。
年羹堯忍不住召來心腹,打聽宮中的情況“妹妹現在如何”
心腹低聲道“娘娘近日身體似乎不大好了。”
年羹堯心裡一個咯噔,想起皇帝最近的態度,再想想天幕的暗示,感覺脖子有些涼颼颼。
該不會,妹妹一去,皇帝就開始清算,自己跟著也去了吧
除
了文學,戲曲也是,管理更為嚴苛,甚至有了明確的歧視政策。
比如,清初對秧歌之類的民間小戲管製嚴苛。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康熙十年,禁內城開設戲館,將京城“唱秧歌婦女及墮民婆,令五城司坊等官,儘行驅逐原籍”。
四十五年九月再次驅逐京城秧歌婦女,此外還有禁滿洲學唱戲耍。
上海曾數次嚴禁花鼓戲,在紹興師爺傳鈔秘本示諭集錄中記錄了在福建梅邑一帶嚴禁演唱采茶戲,禁夜戲示文更是特意強調“隻許白晝搬演古來義夫、節婦、孝子、順孫故事,足勸人為善者,斷斷不準夜戲。其秧歌花鼓,尤屬非法”
哪怕到了清朝末年的光緒年間,朝廷對秧歌、花鼓、采茶戲等民間戲曲依然是限製狀態,認為“秧歌無非淫詞褻語,為私奔、私約者曲繪情態”,隻允許正統戲班子搬演古來義夫、節婦、孝子、順孫故事,足勸人為善者,並且隻允許白天演戲,不準旗人和官員去戲園看戲、不準外官畜養優伶,也隻能是萬壽、喪殯、張筵、聚會等活動時演出。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寫出桃花扇這樣描寫明末和南明朝廷的戲曲,就顯得格外難得。
天幕放出一折桃花扇的戲曲快剪
才子侯方域,遇見了名妓李香君,才子佳人,你來我往,情意綿綿,情濃之時以題詩宮扇為定情信物,互述衷腸,曲調悠悠,唱的人心都旖旎了;
很快,音樂猛地陰森詭譎起來。
奸臣馬士英、阮大铖想要與侯方域結交,通過畫家楊文聰故意出資促進二人的婚事,卻被李香君毅然決然地怒斥和拒絕,侯方域受到鼓勵,一起拒絕了阮大铖的拉攏,卻最終被阮大铖陷害,不得不投奔史可法。
節奏聲越來越激烈,還伴隨著人物的奔跑、逃亡、撞擊。
阮大铖反過來威逼李香君嫁給他人為妾“侯方域已經丟下你跑了,不會回來了,你不嫁人做妾,難道還想當一名娼妓”
“我寧死不屈”李香君性格剛毅,麵對阮大铖的逼迫,猛地以頭撞柱誓死不從。
血液灑落在兩人的定情宮扇上,把以為要鬨出人命的阮大铖嚇走了。
隨後,兩人的畫家朋友楊文聰到來,看到此景對李香君佩服不已。他以血畫作桃花,李香君讓楊文超幫忙,把桃花扇寄給侯方域以明誌。
轉眼間,南明被破,最後的安身之地化為一片戰火。
侯方域與李香君在亂世中輾轉流落,最後齊齊聚於棲霞山出家
作者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孫,在康熙年間最高曾任戶部主事。他結識了一些南明遺老,產生興趣後,曆經十幾年創作了桃花扇,不久之後,被罷官,此後終身未曾起用。有傳說是他因為桃花扇被貶,也有說他卷入了貪汙案。
不過根據孔尚任的家世和康熙晚年敞開國庫給大臣們自由借錢的風格,卷入貪汙案反而不太準確,如果他不是孔子後人,恐怕不止
是被貶。
已經罷官在家的孔尚任,看著天幕上的戲曲,跟著唱著自己書中的詞,搖頭晃腦,一起跟著陶醉。
才子佳人,風流美貌,這選擇很符合他的審美
正暈暈然中,突然聽到了自己的介紹,孔尚任哈哈大笑。
“不僅僅是桃花扇,那南明遺老,還有我的族兄”
他的家族中,本就依然忠心於大明、不願意效力清朝的族人,孔尚則、孔貞播、孔尚達以及賈鳧西,都曾是南明官員。他的嶽父秦光儀,也經常給孔尚任講述南明弘光皇帝時期的往事,孔尚任耳濡目染之下才寫出了桃花扇。
皇帝看在孔家的份上沒殺他,孔尚任已經覺得很命大了。
“罷了,罷了,知道我的戲曲青史留名,我就知足了”
清初,洪昇與孔尚任並稱“南洪北孔”,二十年科舉不第,白衣終身。
他同樣是在康熙年間,創作十年,三易其稿,創作出長生殿。
長生殿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強搶兒媳和安史之亂,每個朝代都會被用了演繹一遍,以史為鑒警告當權者。
李隆基痛苦捂臉
怎麼又來
被反複鞭屍,各個朝代都要拉出來重溫一遍,至於嗎至於嗎
滿朝文武看著皇帝的表情頗感欣慰。
相信經過這樣一個個朝代的反複嘲諷,陛下應該足夠警醒了。
若是現在重蹈覆轍,死了都不得安生,被一個一個朝代的一代代文人辱罵,想想就可怕。
文武大臣們自己內心也受到了警告不光是帝王,若是自己被後世當做奸臣,寫成那什麼“西門慶”,也很丟人
這做官,還是得守住底線,老實點
長生殿問世後引起民間轟動,非常受歡迎。
但是好景不長,問世第二年,因為在孝懿皇後忌日演出長生殿,洪昇被劾下獄,革去太學生籍,後離開北京返鄉。
晚年洪昇回到家鄉錢塘,生活窮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長生殿,洪昇應邀前去觀賞,事後在返回杭州途中,於烏鎮酒醉後失足落水而死。
終身白衣的落第庶民洪昇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手中的書稿。
他的戲曲,在未來這麼受歡迎嗎
起初看到自己“失足落水而死”,洪昇還自己苦笑“看起來與太白醉酒落水而死相似,倒是附庸風雅了一回。”
但是緊接著,洪昇聽到了天幕對他死因的揣測,突然感覺毛骨悚然。
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個老熟人曹寅。
曹寅,不僅僅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也是康熙曾經的奶兄弟,也就是玄燁奶娘的親兒子,兩人自幼一起長大,曹寅長大後任鑾儀衛,後來調去蘇州當織造這個位置不僅僅是肥差,也是一個統管江南的情報機構。後來,曹寅得了
瘧疾病重,康熙從京城千裡迢迢送來救命神藥金雞納霜,可惜去遲了。
曹寅聽到自己的名字,還聽到自己是曹雪芹這麼個名人的祖父,覺得很奇怪。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儘在,域名
他目前還沒有孫子,但是按照家族起名的輩分,孫輩也不應該是這種叫法,難道是化名,或者是字或者號
一想到自己孫子是“四大名著”的作者,曹寅感到與有榮焉,看自己不成器的兒子都順眼了許多。
罷了罷了,能生出個出息孫子就行。
緊接著,曹寅就聽到了自己得瘧疾、但是救命藥來遲了,曹寅緊張起來“快,立刻尋找蘇州擅長治療瘧疾的大夫”
那神藥不是每個人都能弄到的,但是提前備著大夫有備無患。
我們不知道洪昇的死到底有沒有康熙和曹寅的手筆,但是如果曹寅不早早病逝,或許曹家也不會那麼快敗落,曹雪芹也不至於經曆了家族的衰敗寫出如此巨著。
洪昇為自己可能的死因驚出一身冷汗。
洪夫人也被嚇得不輕“夫君,日後你可千萬彆去那曹寅家中”
洪昇連連搖頭“不去不去,誰排演長生殿我都不去了要排演自己排”
當然,以上隻是後世的猜測,畢竟真相已經淹沒在曆史裡,洪昇寫在史書上的死因就是酒醉落水失足而死。
就如同紅樓夢中,因為後四十回未寫完,留下了許多謎團一樣,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紅學家”去研究。
高鶚剛接了書商要求續寫紅樓夢的要求,聽到這話一時心中蠢蠢欲動。
後世如此喜愛紅樓夢,自己續寫後四十回,是不是要跟曹雪芹一起文壇不朽
又有錢拿,又有名聲,這樣的好事哪裡找
誰知天幕突然打臉
前麵咕咕說過,清朝有“南緣北夢”,“夢”就是紅樓夢,“緣”就是再生緣。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的悲劇命運都沒有寫完,還都遭遇了文人的“狗尾續貂”。
高鶚
狗尾續貂
天幕說得該不會是自己吧
那他到底是續還是不續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