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釋兵權_晉末長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晉末長劍 > 第二百零一章 釋兵權

第二百零一章 釋兵權(1 / 2)

新船其實不小,總共六七個艙室,去掉不必要的排場後,足可坐滿大幾十人。

不過能和邵勳坐在一起的,除去三省九寺隨駕臣僚、禁軍府兵大將外,就隻有河北諸鎮司馬以上官員了。

酒過三巡之後,邵勳遙指居庸關鎮將侯虞,道:「侯卿,汝叔父可好些了?」

居庸關第一任鎮將名侯智,乃邵勳取幽州後安排的地方豪族,很多年了,對朝廷的態度還好,不算特彆熱情,但也不桀驁。

在塞外烏桓、鮮卑部落對中原持敵視態度的時候,他很好地守住了這個咽喉之地一偶爾吃敗仗,但大部分時候還是稱職的。

侯智前幾年致仕了,沒彆的原因,年老多病耳。

他沒把鎮將的位置傳給親兒子,而是給了兄子侯虞。

邊塞和內地不同,這個地方非常現實,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侯智年老多病,不能再很好的統禦部曲私兵以及依附於他們的小部落,那麼就要退位讓賢,在同宗子弟中選一個合適的人上位。

上穀侯氏子弟眾多,主支疏屬加起來數百男丁,挑挑揀抹總有合適的人選,固然不是什麼絕世良材,但湊合看用還是可以的。

侯智先從近支選,很快就確定了侄子侯虞為繼承人,並上報朝廷。

吏部、兵部聯合派人考察,沒有留難上穀侯氏,最終同意了。

侯虞當上鎮將後,肯定要對叔叔一家有所照拂,畢竟將來若他的子孫不行,多半還要彆的侯氏子弟提攜,這是邊疆豪族數百年來用血淚總結出的經驗,甚至已上升到家規的程度一一族人遵守不遵守是一回事,但有沒有這個家規則是另一回事。

邵勳巡視至軍都經的時候,侯智抱病覲見。

邵勳令隨駕醫官診治,並賜下財帛、藥物若乾,所以今日有此問。

侯虞聽到後,仿佛與有榮焉,立刻說道:「勞煩陛下掛念,叔父已然好些了。」

「都是故人,讓他不要憂心。」邵勳說道:「二十餘年來,侯家為朝廷成邊,戰死子弟不下五人,朕都記著呢。從今往後,上穀侯氏隻要遵奉燕山都護府號令,富貴可期矣。

今可薦侯氏子弟二人,入朝為官,朕令吏部詔舉,量才任用。」

「臣謝陛下隆恩。」侯虞感激涕零。

「起來,坐下。」邵勳笑道。

侯虞再拜,回到了座位。

舟外的濤聲就是他此刻的心情,洶湧澎湃。

侯家當初都快沒落了,是被天子從灰裡撿出來的,二十多年奮鬥下來,慢慢掌控了上穀郡北部,控製了這片農牧交界之地,不但自家莊客部曲的數量與日俱增,被他們控製的小部落加起來也有一萬多人了,儼然是上穀郡一腳都要抖三抖的頭號大族。

邵勳看了一眼侯虞。

上穀侯氏這種直麵胡人一線衝擊的邊疆豪族不是他開刀的對象。

他們家有點類似唐末五代的折家、楊家。

折家自稱是宇文氏苗裔,從雲州(大同)遷徙過去的,在河套地區安家,控製了諸多黨項部落。唐末時折宗本在振武軍節度使帳下任職,擔任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與宥州黨項拓跋氏爭雄。

無論中原朝廷怎麼變換,都要拉攏折家,因為這個家族能生,宗族子弟能拉出來三千人,再加上控製的麟州農耕百姓及鄰近黨項部落,與西夏爭鬥到了北宋滅亡的最後一刻。

有這個家族在,中原朝廷不但省心,還節省了許多軍事開支。

楊家則是從中原遷徙過去的,先讀書治產業,後來由文轉武,創立私兵部曲,與折家聯姻,楊業楊無敵之名響徹河西、契丹。

這些家族往深裡說都是獨立藩鎮、國中之國,但在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他們本身需要朝廷支持,包括但不限於錢財、糧食、武器等,除非腦子抽了才會造反。

而且,朝廷隻是在關鍵時刻支持,平時大部分成本還是他們自己承擔了,就像折家說的,從唐末開始,他們家迎戰外敵捐軀的子弟數都數不清了,連祖墳都被西夏刨過,如果朝廷自己來管這片地界,要花多少錢?錢能花出這個效果嗎?

所以,邵勳不想動侯氏。

什麼地方都要中央集權,那是不現實的,也沒必要。

但居庸侯氏他可以讓步,其他地方的可就不一定了,比如一邵勳心念電轉,又看向武強鎮將呼延簡,謂左右笑道:「呼延卿年逾五十了,攻棘城時還親自擂鼓助威,衣不解甲,實在勇健。」

侍中羊曼湊趣笑道:「呼延將軍乃匈奴名門,武風頗盛,令人讚歎。」

禦史中丞陸榮亦笑道:「呼延將軍實乃武夫楷模。陛下或可獎掖之,以為天下表率。」

邵勳一聽便放下了酒杯,狀似很感興趣,道:「如何獎掖?」

「呼延將先攻棘城,複率部東進,數戰有功,陛下可擢其官爵,讓天下人都知道有功必賞。」陸榮說道。

「如何賞之?」邵勳問道。

「右驍騎衛將軍段公東征染病,不良於行,已上表請辭。」陸榮說道:「不如就擢升呼延公為右驍騎衛將軍。從鎮將直升一衛主將,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


最新小说: 魯班奇門術 水元成神,終為天地山川主 覺醒彈幕閃婚大佬後,渣男後悔了 巨宋 四合院:從港島混混到愛國大亨 竊明 挺孕肚隨軍,嬌小姐成大院團寵 被迫救世的我撿到了魔道百寶箱 亂世悍卒,娶媳婦就變強 離婚當保姆,絕嗣大佬寵妻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