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起義軍日益壯大、流動作戰的局麵,朱由檢於同年八月新設五省總理的差使,由已升任湖廣巡撫的盧象升兼任,與五省總督洪承疇互相配合。
洪承疇負責西北,盧象升負責東南,次年又起用孫傳庭為陝西巡撫,在三人通力合作之下,明軍在崇禎九年七月擒獲起義軍中勢力最強的闖王高迎祥,使“剿局”有所改觀。
明朝與後金的戰事也在持續。皇太極在己巳之變撤退時,曾占領關內的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此四城於崇禎三年五月被督師孫承宗收複,是為遵永大捷。
皇太極遂轉換滅明方略,不再直接攻打北京,而是一麵拔掉明軍在遼西的據點,一麵屢次派兵入塞掠奪。
崇禎四年十一月,明軍在遼西的最前沿——大淩河城陷落,孫承宗引咎去職。
更嚴重的事態是吳橋兵變,山東登、萊地區士兵孔有德、耿仲明等在支援大淩河城途中嘩變,回到登州、萊州,挾持登萊巡撫孫元化抗拒朝廷。
兵變到崇禎六年二月才平息,但孔有德、耿仲明等成功突圍,投奔皇太極,不僅引後金兵攻陷旅順,更將紅夷大炮的技術傳到後金,後金由此開發出漢人炮兵與滿蒙步騎兵協同作戰的戰術,使明軍更加吃力。
崇禎七年和崇禎八年,後金軍在西征蒙古察哈爾部的過程中兩次入塞掠奪,橫行宣府、大同及山西腹地。
崇禎九年四月,皇太極稱帝,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正式建立了一個與明朝分庭抗禮的政權。
隨即他又派兵入塞大掠京畿,史稱丙子之變。
清軍如入無人之境,在九月掠奪了十八萬人畜後出塞,途中還留下“各官免送”的羞辱性木牌。
兵部尚書張鳳翼下獄後自殺,朱由檢於十月十三日起用正在守製的楊鶴之子楊嗣昌為兵部尚書,崇禎十一年六月拜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仍管兵部事,將解決內憂外患、中興大明王朝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楊嗣昌提出的對付起義軍的戰略是“四正六隅十麵網”,由五省總督和五省總理負責剿殺。
五省總督仍然是洪承疇,而之前的五省總理盧象升自丙子之變後就調任北方,接替他的王家禎是無能之輩,楊嗣昌推薦平息海盜有功的兩廣總督熊文燦出任五省總理。
到了崇禎十一年,這種戰略收到一定成效,西北麵的起義軍在洪承疇和孫傳庭的鎮壓下被消滅殆儘,李自成在同年十月率18騎逃入商洛山中。
東南麵的起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張獻忠部於四月接受熊文燦招安,仍據守穀城。
十一月,另一支東南麵的起義軍羅汝才部也在均州投降,其他東南麵的起義軍或降或逃,農民戰爭陷入低穀。
楊嗣昌所提出的對清方針則是議和優先,以便騰出手來解決農民起義,此事由遼東巡撫方一藻和監軍太監高起潛秘密進行,但因事機泄露,引發群臣反對,議和之事便被拖延,皇太極亦於崇禎十一年九月第五次發兵入塞,京畿告急,是為戊寅之變。
朱由檢急調洪承疇、孫傳庭入援,然而依然拿清軍無可奈何。
清軍長驅直入山東腹地,攻陷58座城池、俘虜四十六萬人畜,到崇禎十二年三月才從容出塞。
清軍此次入塞對明朝的戰略格局有重大影響,盧象升戰死、孫傳庭下獄,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率領陝西精銳之師在鬆山、錦州一線防範清軍,這給瀕臨絕境的李自成以喘息的可乘之機。
張獻忠也利用熊文燦的昏庸,於五月再舉反旗。
九月,朱由檢派楊嗣昌督師圍剿張獻忠,起初指揮左良玉在川東瑪瑙山打了勝仗,但其後連戰連敗。
李自成聽說張獻忠起兵穀城後,趕往會合,不久分手,從湖廣轉進四川,再由四川轉進河南,於崇禎十四年正月攻陷洛陽,殺死皇叔福王朱常洵。
二月,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
楊嗣昌聽說洛陽、襄陽陷落、二王被殺的消息,於三月憂懼而死(一說自殺)。
朱由檢對楊嗣昌之死感到惋惜,並未追究其責任,反而殺了被認為配合楊嗣昌不力的原任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
接著,朱由檢以陝西三邊總督丁啟睿為督師,繼續圍剿李自成、張獻忠。
崇禎十四年以前,內外局勢雖然對明朝愈發不利,但尚未失控。
崇禎十四年以後,內外局勢急轉直下,明朝加速滑向崩潰的邊緣。
河南地區自崇禎以來“竟無樂歲,旱蝗相繼,災異頻仍”,崇禎十二年以後趨向嚴重,崇禎十四年更是發生“大饑疫”,到六月“死者無算”。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饑民加入李自成的隊伍,使其不斷壯大,開始被稱為“闖王”,牛金星、宋獻策等知識分子也投奔李自成。
崇禎十四年二月,李自成攻打河南省城開封,丁啟睿借口在打張獻忠而不救開封,朱由檢便起用平定奢安之亂有功的傅宗龍為陝西三邊總督,率川陝兵兩萬馳援開封,李自成放棄攻打開封,轉而襲擊傅宗龍,於九月擒殺傅宗龍於項城。
十二月,李自成與羅汝才再攻開封,朱由檢提拔陝西巡撫汪喬年為陝西三邊總督,馳援開封,崇禎十五年二月,李自成又擒殺汪喬年於襄城。
朱由檢被迫放出關在獄中的孫傳庭,拜為陝西三邊總督。
夏,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並在朱仙鎮之戰中殲滅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嶽等所率援軍,朱由檢催孫傳庭出師救援。
九月,黃河堤潰,開封城毀,李自成不再進攻開封。
十月,孫傳庭出潼關,兵敗郟縣,退回關內,李自成於閏十一月攻陷汝寧,殺楊文嶽,控製河南大部,繼而轉戰湖廣。
一度被丁啟睿等壓製的張獻忠也再次活躍於南直隸,五月攻陷廬州,七月破黃得功、劉良佐部於六安,崇禎十六年初轉進湖廣。
對清的戰局也在惡化,皇太極為了入關,連年侵擾鬆山、錦州等遼西堡壘。
崇禎十三年七月,洪承疇率五萬人從寧遠馳援祖大壽駐守的錦州,與清軍激戰後敗退。
崇禎十四年,洪承疇又屢次出關救援,打退了清軍的進攻,但錦州仍然在清軍的包圍之中。
隨著內外兩線戰事的大潰敗,明朝覆亡之象顯現,朝野人心亦日漸離散。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檢照例到皇極殿接受朝賀,而文班隻有內閣首輔周延儒一人,武班隻有一名勳臣。
朱由檢命開門,進來的朝臣太少,過了許久才陸續有朝臣匆匆趕來,湊夠了百官中一半多一點的人數,這才勉強舉行朝賀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