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不愧是武功侯,真有乃祖之風!若能輕鬆收複北地郡中部與南部地區,我們的整體實力又能增長不少,對於將來擊破南匈奴,統一整個北地郡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隻是北地郡先零羌的族人加上軍隊有近十萬人,還是需要將他們內遷到關中各郡嗎?”董卓大笑一聲後,已經開始盤算攻下北地郡中南部之後的事情了。
“啟稟董公,我們還是可以效仿之前平定安定郡的政策,當時我們將安定盧水胡、罕幵羌、安定先零羌三族的王族、貴族及其後裔,以及所有投降將士們的家屬,全部內遷到了京兆尹、馮翊、扶風三郡,而各族的普通百姓則留在了當地,從事農耕與生產。
北地郡同樣可以如此實施,畢竟就算有異心,或是起兵作亂,基本都是各族的王族與貴族的後裔,普通百姓既沒有勇氣反叛,也沒有能力反叛,除非像秦末那般,嚴苛的法律將普通百姓逼得走投無路了。”馮異抱拳說道。
“馮兄之言,正是我想說的,而先零羌的軍隊,則可以全部收編成為董公麾下的軍隊。
白某相信,他們的族人皆在關中諸郡,在外作戰的他們絕對不敢產生異心。
何況隻要開啟軍功爵係統,讓各族的將士享受與漢人相同的軍功升遷,他們隻會為了董公而奮勇殺敵,絕不會有任何的反叛之心。
畢竟有了軍功升遷希望的他們,比起原來的生活,可不知好了多少倍。
當年的秦國為什麼能威壓海內,一統華夏,與重用其他國家的賢才有直接關係。
如今的各族之人對於漢王朝來說,何嘗不是春秋戰國時代,其他國家之人對於秦國。
雖說如今各族的賢才無法與當年的山東六國相比,但是羌人以及諸遊牧民族之中的勇士,卻並不比漢人少。
若我們能整合羌人與遊牧民族,對於將來問鼎天下,絕對是一大助力。”白起侃侃而談,說到最後問鼎天下時,讓董卓的內心也熱血沸騰起來。
白起與馮異對於整合其他民族融入進來,都相當有經驗。
白起可是親眼見證了義渠如何從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最終被秦所滅,族民與領土成為秦國的一部分,義渠人也漸漸融入到秦國之中,成為秦人的一部分。
後來秦並天下,與楚漢相爭,義渠人的騎兵可是成為大秦一統華夏,劉邦剿滅楚霸王的主力。
馮異同樣見證了在光武帝劉秀的指揮下,將南匈奴內遷到了河套地區,與漢人雜居。
南匈奴經過了近兩百年的時間,在原本曆史中,曹操為了北方的穩定,先後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
之後曹操又扣留了南匈奴的末代單於呼廚泉,派遣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已經分成五部的南匈奴再次打散遷入到了並州、涼州、雍州、司州等各郡縣之中。
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後,南匈奴已經完全融入到漢人之中。
作為熟讀經史的大賢蔡邕,則有些憂慮的說道:“當年光武帝遷南匈奴至河套地區,雖然幫助漢王朝抵抗了來自北方諸如北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的入侵。
但是隨著這些年漢王朝整體國力的下降,他們也開始蠢蠢欲動,不再願意擔任護衛大漢王朝邊疆的職責,反而對我們漢王朝的萬裡江山虎視眈眈。
羌人同樣如此,他們剛開始遷入涼州之時,倒也安分守己。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地官員對他們的剝削日益嚴重,以及在看到漢王朝的整體實力江河日下後,他們在百年前開始不斷反叛。
直到今日,羌人仍然在涼州大地上,不斷的製造叛亂。
這場持續了近百年的羌人,不知何時才能到頭。甚至羌人的叛亂已經從大漢的邊疆延伸到了關中地區,戰爭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為了平定羌亂,大漢朝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朝廷的國庫被掏空,甚至多位皇帝還需要依靠賣官賣爵來緩解朝廷的財政危機。
同時,為了支援涼州,百姓的賦稅不斷加重,大部分人的生活苦不堪言,若非北方出現了劉虞這般賢能之人,東方的陶謙也將徐州打造成了世外桃源,恐怕大漢的北方與東方早已經不複為國家所有了!”
“蔡伯喈大人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無論是南匈奴還是羌人都是在大漢國力下降之後,才開始生出不臣之心,或是起兵叛亂的!
如今我們雍州的兵力無論是數量還是戰力,如果稱第二,沒有哪個州敢稱第一。
至少現在,歸附的其他各族不可能存在反叛之心,至於未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清楚呢?
而歸附我們的各族將士,對於我們來說,是現在完全能用得上的即時戰力,是能幫助我們一統雍州,甚至整個天下的精兵。
隻要我們雍州始終有強大的軍隊坐鎮,這些歸附的各個民族,就會像當年義渠人融入到秦人之中,漸漸成為雍州的百姓。”在馮異看來,隻要雍州內部不出現問題,以他自己與白起二人的能力,為雍州開疆擴土綽綽有餘。
而且不隻是他們,董卓麾下出色的文臣雖然不算多,但是將領方麵可是人才輩出。
凶狠狡詐的李傕、善於帶領騎兵衝鋒的飛將呂布、有名將之風,作風穩健的徐榮,當然馮異最看好的還是出身邊郡的張遼。
令馮異感到最可惜的是,他非常欣賞的謀士賈詡,在京城政變之後,據說托病不出。後來因為指出董公的藏寶之地,立下大功,而被朝廷重新征用,已然成為皇帝劉協的心腹,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一位善於謀劃,有漢初陳平之風的謀士,如果還在董卓身邊,必定令整個雍州如虎添翼。
“現在最重要的是能否勸說北地傅氏助我們一臂之力!”白起神色凝重的說道。
“文憂,明日你就去北地郡泥陽縣一趟,估計幾日能回?”董卓立刻向李儒詢問道。
“去則一日,返則一日,留宿一日,最遲三日返回!”李儒思索片刻,恭敬的說道。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