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年間。
朱棣還是比較欣賞郭元振此人的。
僅憑一招離間計,郭元振便成功除掉了吐蕃大將論欽陵。
論欽陵一死,吐蕃讚普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和,表示願意歸附大唐。
這對於唐朝邊疆的穩定,可謂是大功一件。
想到這裡,朱棣微微頷首:
“唐代宗、唐德宗等皇帝,都曾追封他為功臣,並在淩煙閣等地,為其設廟享奠。”
“此等殊榮,足以證明他對大唐江山社稷之功。”
朱瞻基聽到此話,眼中閃過一絲敬佩,隨即附和道:
“祖父所言極是。”
“若是沒有郭元振搞吐蕃這一下,武周時期的大唐,恐怕危在旦夕。”
“要麼麵臨滅國之危,要麼再次陷入南北朝那樣的分裂亂世。”
“再者,郭元振被任命為涼州都督後,大興屯田,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故而,即便郭元振在戰場上並無驚天動地的戰績,但他入武廟的資格,卻是無人敢質疑分毫。”
隨即,朱瞻基似乎又想起了什麼,神色間閃過一絲惋惜。
“隻可惜,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為鞏固皇權,對前朝舊臣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清洗。”
“郭元振作為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的將領,雖然在經營西域、離間吐蕃等方麵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也因其曾參與神龍政變,且在朝中威望極高,也成為了唐玄宗清洗的目標。”
“郭元振最後遭遇流放,在赴任途中抑鬱病卒。”
“一代名將,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啊!”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眼底儘是深沉之色。
朱瞻基還年少,不懂新君上任時,舊臣的威脅。
縱使舊臣功績再高,也依然會讓新君生出忌憚之意,欲除之而後快。
作為未來儲君,朱瞻基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啊。
就在各朝古人感慨郭元振抽象之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華夏在沙漠中放了十萬頭豬,解決了一個世界難題。】
......
各朝古人看到標題的瞬間,腦袋又冒出大大的問號。
華夏後世在沙漠養豬?!
沙漠能養豬嗎?
沙漠養豬,還能解決世界性難題?
不過片刻之後,各朝古人好像又自己能想明白了。
華夏後世既然能在沙漠養螃蟹,造雪山。
養養豬而已,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
【聯合國都驚呆了,華夏居然在沙漠裡放了10萬頭豬。】
【當全球的治沙專家還在為種樹成本高,成活率低而發愁時,華夏蒙省庫布齊沙漠卻上演了一出豬隊友拯救地球的生態奇觀。】
【老外都說,華夏治沙已經進入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