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看得各朝百姓雲裡霧裡。
於是,他們的視線繼續向天幕投去。
......
【華夏曆史上有一個很經典的相關案例。】
【就是唐朝的王忠嗣之死。】
......
看到這裡,李隆基心中便生出了無數問號。
王忠嗣早就死了。
其死亡,還有關權謀?!
......
【唐玄宗在位的時候,有一位特彆喜歡的乾兒子,名叫王忠嗣。】
【王忠嗣的父親,當年為國家戰死。】
【在這事之後,唐玄宗就收養了王忠嗣,將其帶入了後宮撫養,並且教他打仗的本事。】
【王忠嗣從小到大,都是和皇子一起生活的。】
【享受的物質待遇,也都是皇子級彆的。】
【在所有的皇子當中,王忠嗣和唐玄宗的三兒子李亨關係最好。】
【倆人從小也是一起長大的。】
......
李隆基看著天幕中王忠嗣銀甲紅袍的AI形象,陷入了回憶之中。
王忠嗣原名王訓,在開元二年其父王海賓在對吐蕃作戰中陣亡。
他感念其父忠勇,便將年僅九歲的王忠嗣收養於宮中,賜名“忠嗣”。
後來,他又親自教導王忠嗣兵法韜略,並將其視如己出。
在教導過程中,他發現王忠嗣極其聰慧,兵法一點就透。
那時的他,極其驚喜。
覺得王忠嗣有著將帥之才,他日,必能為他鎮守四方!
他們兩人相處得也越發融洽。
他還曾預言王忠嗣。
有朝一日,必為良將。
想到這裡,李隆基眼神一黯。
他曾經真心相待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會和李亨私結呢?
......
【待王忠嗣長大之後,唐玄宗就直接把他派到了邊境,讓他去軍中曆練。】
【按照唐玄宗的規劃,未來王忠嗣就是大唐的霍去病,成為唐朝的一代戰神。】
【而王忠嗣也沒有讓唐玄宗失望。】
【短短幾年之後,王忠嗣就在前線立下了無數功勞。】
【而且他的這些軍功,完全是憑他自己的本事打出來的。】
【王忠嗣30多歲時,當上了地方節度使。】
【40歲時,王忠嗣就已經是當時唐朝的第一帥臣了。】
【巔峰時期的王忠嗣,手握四大軍鎮。】
【可以說,唐朝超過一半的精銳軍隊,全部都在他的手裡。】
【就連當時的安祿山想要給他當小弟,還得排隊。】
......
李隆基想到了王忠嗣曾經的權力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