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了個咪的!
“七月,三輔螟蟲為害。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免。”
這皇甫嵩不行啊……怎麼連一個我都沒聽說過的叛亂都平定不了。
北宮伯玉?好像有那麼一丁丁點耳熟……不過完全想不起來,可能記錯了吧!反正三國演義裡肯定沒這人。
算了,不管它,反正肯定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看完了邸報,趙二又順手拿起旁邊的一封信看了起來。
信是孫堅寄來的,自從雒陽一彆後,趙二就按之前約定好的,與孫堅定時通信,互相聊一些沒什麼營養的話題。不為彆的,培養下友好度,日後總有用處。
至於眼前的用處嘛……也有。趙二之前寫信向孫堅打聽蔡邕的消息,本來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
沒想到一問之下,這孫堅還真知道。據孫堅說,蔡邕雖然隱姓埋名不知所蹤近十年。但是時間久了,又隨著朝廷對士人政策得放鬆,這蔡邕也逐漸開始顯露出了行跡。
最近就有孫堅
老家吳郡的人看到過蔡邕,猜測蔡邕應該就住在那裡。以孫堅在當地的威望和勢力,找出蔡邕並聯係上他,應該不是難事。
我的小蔡文姬喲~
“報——大人,郡裡發來公文!”一個縣吏的通報打斷了趙二的意淫。
郡裡?曹操又有啥事,難道要調我去下一個縣?
彆開玩笑!雖然縣裡的幾板斧都初步布置下去了,但那隻是布置而已,真正執行的進度還不到三分之一,隻能說我自己可以稍微輕鬆些罷了。
估計應該是彆的事。
趙二讓縣吏退下,然後打開了曹操發來的公文。
簡單看了一眼後,趙二便立刻坐不住了,趕忙召集縣內其他士子們立刻過來,說有要事相商。
自從趙二開始與士族親善後,他手裡便擁有了一支由年輕士子們組成的智囊團,而且這些智囊們在趙二離任去了下一個縣後,也大多會跟隨他而去——反正也不遠。
智囊們雖然看起來都不像是什麼大才,但一人智短,眾人計長。遇到事情問問他們的意見,總歸是有些參考的。
當士子們慌慌張張聚齊到趙二的辦公房間後,便開口詢問趙二什麼事這麼急著召他們過來。因為趙二以前從沒這麼急著召見過他們,所以他們猜測這次肯定是有重要事情。
事實上他們也猜對了。
趙二便把曹操的公文給士子們看了,眾人一看,也不由得有些慌亂起來
曹操的公文寫得很簡單——因為他知道趙二文化水平不高——就幾句話,唯一的內容就是
一股數目龐大的黃巾餘黨突然出現在青、冀邊境,隨時有可能侵犯濟南。
特麼……冀州的官員是乾嘛吃的,居然在黃巾之亂平定後,又在境內生生養出一隻黃巾大軍來。養出來也就罷了,偏偏還在青、冀邊境。而濟南勉強算是青、冀邊境的郡(與冀州隻隔著一個平原郡)。
我這裡可真是危險到家了!
“你們誰知道現任冀州刺史是誰?”
一名士子答曰“回大人,是遼東人公孫度……”
嗯?這名字耳熟……
想起來了,三國時期一直割據遼東那個,那可是號稱三國時期的第四國啊!
嘖嘖,現在居然在冀州……不過現在看來,他水平也很一般嘛!
士子們卻不關心冀州刺史的事,他們隻擔心眼前,他們比趙二心裡更慌,開始互相議論,發出自己的感歎。
在中平年間擔任過冀州刺史一職的人很多,但除了皇甫嵩、王芬外,其他人的在任時間沒有記錄,隻能推測此時擔任此職的是這些人中的一個劉焉、公孫度、巫捷、賈琮。其中劉焉與巫捷甚至無法確定是在中平年間擔任的,而賈琮據記載在冀州刺史任上做得很出色,隻有公孫度是在冀州刺史任上被免官的。故而本小說設定此時冀州刺史為公孫度。
邸報資料取自《後漢書》、《資治通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