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在嶺南忙著消化,雒人也沒閒著。
而且雒人的這個戰略實施的很不錯,最好的證明就是四個月前的第一次走海路的那場敗仗。
但這個變數在黃品看來,對接下來的計劃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雒人的力量是壯大還是縮小,他都沒打算硬剛。
待放火燒出一片糧倉,有了實打實的落腳之處。
以大秦方方麵麵的領先,雒人根本就沒法再翻盤。
而且對於紅河三角洲的氣候,他也有所誤判。
對於一個東北人而言,隻要提到小南子,就以為都是熱得讓人受不了的地方。
其實紅河三角洲與廣西的氣候沒太大區彆,四季雖然區彆不明顯,但確實是有。
這樣的氣候環境,不但老屯軍已經有所適應。
對於今後的狼兵以及南越人組成的新屯軍,更是如魚得水。
雒人搞出的這些花招,除了給大秦順著紅水繼續北上的口實,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到時候全看他願意不願意讓屯軍費勁的往雲貴高原上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琢磨到這,察覺出想得有些太遠,黃品將思緒往回拉了拉。
邊邁步繼續往營帳走,邊仔細詢問了一下這次攻打雒人寨子的細節,黃品心中無奈的歎息一聲。
看似縮小版炸藥包用的很成功,但這是因為雒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兒。
並且裡麵也加了些白糖,使原有火藥的威力增加了至少兩倍。
不過藥撚子無法做到統一的引燃時長,就隻能儘量做到長些。
而一長變數就多,全靠臂力投擲沒有弓弩射的遠,又能給敵人反應的時間。
這就需要有弓手進行壓製,也要有極為默契的配合。
可弄出火藥的初衷,就是因為合格的弓手要求實在太高。
弩手的培養倒是容易些,問題是弩箭的射速不太行,隻能靠數量彌補速度。
但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後勤壓力變大不說,也與他想走的精兵路線相悖。
若全靠著發揮穩定的火炮,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形成戰力。
這讓黃品越琢磨越心有不甘,入帳冥思苦想了一陣,黃品目光陡然一亮。
既然全靠胳膊甩不遠,那就加些工具好了。
以前查閱大唐跟吐蕃相爭時的資料時,吐蕃就有個遠程打擊的利器叫烏朵。
這玩意兒就是一個中間是個皮兜子兩邊連著起繩子的拋石繩。
最初用來放牧用,跟大唐打起來後,發現用這個砸人效果也非常不錯。
對於大唐和吐蕃都極為重要的石堡城,就是因為這玩意兒劈頭蓋臉的砸過來,才讓大唐失守的。
雖說縮小版的炸藥包肯定要比石子重,但是隻要能比胳膊甩得遠就好。
敵人就算是能反應過來,也沒法撿起來甩得同樣遠。
火藥與白糖浪費也就浪費了,隻要不死人就好。
想到這,黃品不但將這個法子與寶鼎講述了一下,還將火折子的原理也仔細講了。
之前因為忙著弄白糖,再加上陽滋的事很折磨人的心情,黃品一直沒想起來改進火頭的事。
這一次恰巧遇到問題,且心情也不錯,一並都給了解決的辦法。
寶鼎對火藥包能改進自然也是欣喜,但黃品這個轉折有些大,最主要的問題並沒有給個定奪。
跟著嘿嘿笑了幾聲後,寶鼎便提醒道:“那些隸妾的部族是不是要利用一下。”
黃品明白寶鼎的意思,搖搖頭道:“你帶著的短兵要麼是騎軍,要麼是剛投軍不久的族人。
而這邊連個像樣的小路都沒有,彆說是推到那些隸妾的部族。
能拔掉十幾個雒人的寨子就已經不錯了。”
頓了頓,黃品對寶鼎嘿嘿一笑,眨巴眨巴眼睛道:“想快些也不是沒辦法。
但這需要對雒人寨子的分布極為準確。”
看到寶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黃品又一次搖搖頭,“乘船是快,但我還是不準備推得太遠。”
寶鼎對黃品的決定極為不解,撓著頭道:“既然有這個辦法為何不用。”
黃品輕輕敲了敲案幾,抿嘴再次笑了笑,道:“雒人寨子都給除了,咱們上哪解救更多的隸臣妾去。”
喜歡榮耀大秦請大家收藏:()榮耀大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