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通過傳遞回來的數據來看,這個基地比其他想到的還要龐大,似乎和h國的097基地都相差無幾了。
被渲染在馮俊意識中的數據模型飛速擴展、延伸、構築。這是一個深入山脈腹心的龐然巨物!規模遠超想象,幾乎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地下王國,層疊的走廊、巨大的垂直豎井、開闊的機械工廠區域、未知的實驗區塊...地圖在精神世界中不斷拚接、完善,其複雜與龐大程度,足以與傳聞中h國那深埋地下的“097基地”相媲美!
而且基地的設計非常偏向冷戰厚重防護的設計,每個區域的能源,通風,甚至是電力係統都是單獨的區塊設計,給納米機器人的滲透帶來了難度。
蘇聯工程師秉持著核戰思維:堡壘化、隔離化。如同蜂巢般分割成無數個獨立的生存單元。每個分區都擁有獨立的空氣循環濾淨係統、獨立的應急柴油發電機數據圖上標記著老舊但體積龐大的型號)、甚至獨立的、用粗壯電纜和粗陋高壓開關組成的供電網絡。這種設計的初衷是確保一處被摧毀不致影響整體,但現在卻成了納米機器人擴張的巨大阻礙,迫使它們在迷宮般的物理結構和電路間隙中艱難迂回。
而且這裡的電路以及操作係統和外界完全不一樣,是蘇聯特色的晶體管加上電路板來進行控製的,與外界的電路板係統完全不一樣。
更讓馮俊的信息操控能力遭遇鈍感的是其技術基礎。這裡充斥著屬於上一個時代的巨型電子管服務器監控圖像中巨大的玻璃柱體發出昏黃的輝光)、堆積如山的穿孔紙帶閱讀器、連接著密密麻麻彩色跳線的手工電路板上麵焊接的晶體管如同粗糙的礦石)。
電子信號不是在高集成芯片中流動,而是在粗大的真空管和笨重的繼電器之間跳躍、轟鳴,如同蒸汽朋克的造物。這裡運行著一套與數字時代絕緣的模擬邏輯係統,對習慣入侵矽基數字神經網絡的納米機器人而言,如同闖入了一個機械構成的史前叢林,需重新適應其粗獷而低效的“語言”。
在馮俊共享的感知裡,這座基地如同一個冰冷的、沉睡的鋼鐵巨獸,由冰冷厚重的鋼筋混凝土構成骨架,覆蓋著剝落油漆的厚鋼板作為裝甲。巨大的齒輪裸露在檢修通道旁;直徑超過一米的鑄鐵管道如同虯龍般沿著天花板或牆壁蜿蜒爬行,覆蓋著厚厚的隔熱岩棉,破損處露出蒸汽的嘶嘶白煙或滲漏的冷凝水滴;牆麵上隨處可見用黃色油漆粗糲手寫的技術說明俄文)、安全警示骷髏頭圖案格外醒目)、以及褪色但依舊清晰的政治標語:“勞動光榮!一切為了祖國!”。巨大的空間裡回蕩著永恒的工業噪音:遠處水錘的撞擊、蒸汽泄露的尖銳嘶鳴、某個老舊渦輪機低沉而永不止歇的旋轉——這些聲音在厚重牆壁間回響,成為這座鋼鐵墓穴不變的挽歌。
“將軍就在裡麵”,斯爾納羅夫站在一扇厚重的防核大門前。
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通道儘頭。眼前是一扇令人望而生畏的圓形防核爆大門!門體由厚達半米的多層複合裝甲構成,表麵布滿粗大的手動旋轉鎖定機構巨大得如同船舵輪盤),以及厚重的液壓傳動柱。
門口兩側,赫然佇立著八名如斯爾納羅夫般的改造士兵!他們身材同樣魁梧,穿著老舊的蘇式裝甲防護背心,每人背後都背負著巨大、纏繞著粗銅線的特斯拉線圈裝置,藍白色電弧在其表麵不安分地跳躍,發出細密的劈啪聲。
更令人側目的是大門兩側稍後位置,兩台龐大的三足戰鬥機器人!鋼鐵鑄就的軀體充滿了蘇式重工業的粗獷:關節處是巨大、暴露的液壓促動器,軀乾布滿鉚釘連接的裝甲板,主武器是一門小口徑速射機炮和兩支末端閃爍電弧的長臂估計是工程爪或近戰武器)。它們靜靜地佇立著,仿佛隨時會被激活的鋼鐵雕像,頭頂泛著紅光的傳感器陣列如同惡獸的眼睛,冰冷地掃描著門前的一切。
喜歡末世兩界倒爺請大家收藏:()末世兩界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