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菜是溏心鮑魚扣大參。
前麵蟹肉燴大參時,眾人已經見識過那真的是三十多厘米長的梅花參。到吳洪權推著餐車,掀開大砂鍋蓋的時候,發現那鮑魚都快趕上臉盆了。
空間裡的東西本就比外界的長得大,生長速度也快,後期又投入諸多鑽石加速,根本控製不住。
乾鮑魚每隔幾個小時換水泡發了七天,變軟後,涮洗乾淨,再以米酒白醋浸泡十二小時,放入稍稍放涼的熱水裡,以花雕薑片煮開後密封浸焗十二小時。
這時候的鮑魚開始發軟,加入適量的麥芽糖和糖醬繼續泡著,直至完全變軟而富有彈性。
撈出來以薑片鋪底,碼上厚厚的肥肉,再把鮑魚放上,上麵再鋪上排骨雞塊火腿慢慢熬煮。
等到熬出濃稠的鮑汁,濾去湯渣,保留湯汁。
起鍋爆香料頭後加上泡好的蠔乾,再加上一丁點豬肉,煸香後把鮑魚和湯汁繼續複熬。4小時後,把處理乾淨的梅花參一同放入,繼續熬煮兩小時,才能做成這一道菜。
多種食材混合,各自的鮮味重疊融合,湯色明亮濃稠,鮮香四溢。鮑魚個頭肥大,肉質豐膄緊實,帶著鮮鮑的甘和乾鮑的香,切開後立見溏心。
裹上滿含膠原蛋白的濃醇湯汁,一口下去。
真真是一場味蕾盛宴。
鮑魚肉質嫩口粘牙,軟糯香滑。參肉肥厚q彈,勁道爽滑。
所謂鮑魚之最為乾鮑,乾鮑之最為溏心。
真是一口鮑一口金。
麥堅感歎道“我腐敗了!以前當官時沒機會見到這麼大的海鮮,想不到,末世裡居然還能吃得這麼好!”
以前南方的富商們,飯局上都得上鮑參膠翅,才能證明他們的地位和財富,否則縱是這場飯局上其它菜哪怕有雕龍畫鳳的精美擺盤裝飾,也全是入不了眼的便宜貨。
至於天九翅嘛,陳夜不可能會去割空間大海裡的魚的魚鰭,實在不行給他們來點粉絲算了。
這時,外麵又推來了第五道菜。
這是一道蝦乾焗鮮蟹鉗伴千層。
取青蟹的蟹鉗,小心拆去外殼,得到像雞腿肉一樣的大蟹鉗。
輕輕撒上薄薄的澱粉,放入百度高溫的熱油中,幾秒後撈起。
蟹肉鮮甜,不能於高溫中炸太久,否則水份炸乾後便索然無味。幾秒的高溫燙炸,足讓令覆在蟹鉗上那層薄澱粉,助它在表麵形成保護,牢牢鎖住內裡的鮮嫩。
再複炸幾秒,控油備用。
泡軟的乾蝦尾,剔去蝦線,上蒸櫃乾蒸熟後,和爆香後的料頭一同翻炒,加入高湯,然後放入用溫枝竹一層層碼上去蒸熟,再改刀成小方塊的千層。
再調入一點魚粉,提升鮮味。
翻滾一會兒,再把炸過的蟹鉗放入,蓋上蓋子繼續焗。
以前,焗爐還沒有出現之前,通常,他們都管這種燜法,叫做焗。
燜至湯汁變少,勾一個薄芡,再翻一分鐘,即可裝盤上菜。
蟹鉗鹹鮮爽口,這個時候,再咬一口鎖滿了魚蝦蟹味的千層,與自帶的豆香味在口中混合,尤為讓人滿足。
第六道菜用了第五道菜的邊角料,蟹肉蛋白琵琶燕。
看,粵菜老師傅們起個名字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雖然用了蟹肉,但是這道菜十分矜貴,因為用到了上好的燕盞。
將泡好成絲的燕窩清洗乾淨,挑出瑕疵和異物,加入蛋白和蟹肉,充分攪拌均勻後,於蒸櫃中蒸熟,放涼再煎至兩麵金黃,最後以高湯打底,隻加入鹽粉調味,最後用燒成金黃色的芡汁澆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