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建炎初年,風雲變幻之際,一位河南的書生,名喚李生,因被朝廷的榮光所籠罩,被授予官職。他懷揣著榮耀與期待,攜帶著妻兒,匆匆踏上了前往新市的征途,準備赴任。然而,新市對他而言,卻是一個陌生的天地,舉目無親,內心滿是茫然與不安。
一家人隻得暫且在普惠寺內棲身。這普惠寺,雖規模不甚宏大,僅有一座正殿與兩座配殿,卻仿佛有著某種神秘的吸引力。進香之人絡繹不絕,香煙繚繞,鐘聲悠揚。有時,遠道而來的香客也會在此借宿一宿,寺廟中充滿了人間的喧囂與神秘。
李生一家安頓在普惠寺大殿後側的幽靜院落中,與寺內和尚的住所僅一牆之隔。寺廟裡共有三位和尚,一位年長的老和尚擔任住持,另兩位年輕的和尚則是他的徒弟。其中一位徒弟的年紀與李生相仿,他性格熱情開朗,自李生一家入住以來,便時常準備美酒佳肴,熱情款待他們。
李生初到新市,心中百無聊賴,又無親人朋友可以傾訴,因此對這位熱情的和尚感激不已。兩人漸漸熟絡起來,李生好奇地詢問和尚的姓名,和尚微笑著回答說他姓湯。李生一聽之下大喜過望,因為自己的妻子也姓湯,他頓覺與這位湯和尚頗為投緣,兩人便引為知己。
李生的妻子年輕貌美,一雙兒女更是活潑可愛,如同兩顆璀璨的明珠,給這個陌生的寺院帶來了一抹亮色。然而,李生卻沒有注意到,每當湯和尚前來拜訪時,他的眼神總是不自覺地瞟向妻子,那目光中似乎隱藏著某種難以言說的情愫。他佯裝逗弄孩子玩耍,卻時常故意踩住李生妻子的腳,而這一切,都被沉浸在感激之情中的李生所忽略。
一日,湯和尚匆匆從外麵歸來,麵色凝重地對李生說道“金兵即將大舉進攻,此地恐將不得安寧。你與家眷應儘早尋找避難之所,以免遭受戰亂之苦。”李生聞言,心中大駭,然而他初來乍到,對此地毫無了解,更無立足之地,一時間竟不知該何去何從。
湯和尚見李生猶豫不決,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心中已然明了八九分。他輕聲對李生說道“我知道山中有一處庵堂,乃我親戚所居之處,地處偏僻,人跡罕至,或許可以暫避一時。我願親自帶你前往,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生聽聞有這樣一個避難之所,心中頓時湧起一絲希望,連忙點頭答應。他深知此時形勢緊迫,不容遲疑,於是立刻著手聯係船隻,準備啟程前往山中庵堂。
正當李生緊鑼密鼓地籌備船隻,準備踏上前往山中庵堂的旅程時,湯和尚突然氣喘籲籲地跑來,臉上帶著幾分神秘與急切。他告知李生,局勢已然穩定下來,原來皇帝已經親臨此地出巡,行宮就坐落在不遠處,隻需過了太湖便能尋得。
湯和尚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低聲建議李生應立即前去拜見皇帝,說不定能借此機會立即登記授職,從此飛黃騰達。李生聽罷,心中既驚又喜,但隨即又麵露難色,坦言自己手頭並無足夠的銀兩,無法立刻動身。
湯和尚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微笑,他早已備好了船隻和銀兩,此刻從懷中掏出一包沉甸甸的銀子,毫不猶豫地塞到李生手中。他催促李生趕緊上路,不要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至於李生的家眷,他則拍著胸脯保證會好好照顧,讓李生無需擔憂。
李生握著那包銀子,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對湯和尚的慷慨與熱心感到無比感激,但同時也隱隱覺得這一切似乎過於順利,仿佛背後隱藏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然而,此刻的他已無暇多想,隻能懷揣著希望與忐忑,踏上了前往行宮的旅程。
第二日清晨,李生將妻兒留在普惠寺中,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眼中滿是堅定與不舍“一旦我得到官職,便會立刻回來接你們。”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對家人的牽掛。
出發前,湯和尚特意為李生設宴餞行,兩人推杯換盞,暢談人生。李生酒量本就不佳,幾杯下肚便已酩酊大醉。在他心中,湯和尚雖然是個和尚,但吃齋念佛,六根清淨,又與自己有些沾親帶故,將妻兒交給他照顧自然是萬無一失。於是,在醉意朦朧中,他放心地踏上了前往行宮的船隻。
船行湖上,李生一上船便沉沉睡去。不知過了多久,他被一陣輕微的晃動驚醒,睜開眼,隻見太陽已高懸半空,而船隻卻仍停在太湖之中,紋絲不動。他心中一緊,忙問船老大為何還不開船。船老大懶洋洋地答道“累了,歇會兒。”
李生心中雖有不安,但想到或許船老大真的累了,便也未多加催促。然而,半個時辰過去了,船隻依舊停在湖中,一動不動。李生再次催促船老大出發,船老大卻從船艙中拿出一塊磨刀石和一把斧頭,開始慢慢地磨了起來。
李生見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寒意。他強作鎮定,試探著問船老大想乾什麼。
船老大冷冷地盯著李生,聲音裡透著一股不近人情的冷漠“你我之間並無仇怨,我原也不想取你性命。但既然拿了彆人的錢財,就得替人消災。你若有什麼話想對妻兒說,就趕快寫封家書吧,我會替你送到家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生望著眼前茫茫的湖水,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惶恐與不安。他環顧四周,太湖遼闊無垠,卻連一艘救命的船隻都看不到。他心中湧起一股絕望,轉而哀求船老大“求您饒我一命,等我當了官,一定好好報答您!”
船老大麵無表情地搖了搖頭“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我也是沒有辦法的。”
李生見已無路可走,心中五味雜陳。他默默地寫下家書,交代好一切後事,然後縱身一躍,投湖而死。
而李生的妻兒,仍在普惠寺中苦苦等待他的歸來。當天夜裡,湯和尚趁著夜色摸進了李生妻子的房間。他趁著兒女熟睡之際,對李生妻子實施了強暴。第二天,湯和尚將李生的妻兒安置在寺廟附近的一處地方,而後便隔三差五地過來騷擾她們。
船老大在完成任務後返回新市,將李生的遺書交給了他的妻子。李生妻子看到遺書,悲痛欲絕,她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和屈辱。當日晚上,她撇下一對兒女,懸梁自儘,追隨李生而去。
一個月後,新任翰林學士汪彥章抵達新市,剛剛落座大堂,便有一名婦人急匆匆地闖入,麵色慌張地要求報案申冤。汪彥章定睛看去,隻見婦人衣衫破舊,眼中滿是悲憤。
經過一番詢問,汪彥章得知婦人竟是當初搭載李生的那條船的船主。船主顫聲向汪彥章揭露了一個驚天秘密普惠寺的湯和尚,見李生妻子美貌如花,竟心生歹念,企圖謀害李生,霸占其妻。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湯和尚不惜重金買通船老大,誘使其對李生下手。
船主講述,船老大在利益的驅使下,對李生進行了殘忍的逼迫,最終迫使李生投湖自儘。然而,船老大自以為抓住了湯和尚的把柄,便以此為要挾,不斷敲詐勒索湯和尚。隨著時間的推移,湯和尚漸漸無法忍受這種無休止的勒索,竟然產生了殺掉船老大及其同夥的念頭。
夜幕降臨,普惠寺的湯和尚突然造訪船家,他故作輕鬆,提議與船老大和船主共飲幾杯。然而,在這平和的氣氛下,卻隱藏著濃重的殺意——湯和尚欲趁酒酣耳熱之際,將二人置於死地。
酒過三巡,船主因事匆匆離去,留下船老大與湯和尚對酌。此時,船老大的妻子從外窺視,借著朦朧的月光,她驚訝地發現湯和尚的綁腿中竟藏匿著一把寒光閃閃的斧頭。她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急忙向丈夫使了個眼色。
船老大心領神會,他不動聲色地繼續與湯和尚推杯換盞,卻暗中加大了灌酒的力度。他巧妙地引導著話題,讓湯和尚沉醉在酒意之中,不知不覺間已是酩酊大醉。待湯和尚完全失去防備之時,船老大果斷出手,將他捆綁在家中,目前情況尚不明朗。
汪彥章聽完船主的敘述,心中已是波濤洶湧。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立即采取行動。於是,他當即下令派人趕往船上,將船老大和湯和尚一並擒拿歸案。
夜色中,一場驚心動魄的抓捕行動悄然展開。汪彥章帶著手下悄然接近船隻,他們小心翼翼地接近,生怕打草驚蛇。然而,當他們破門而入時,卻發現船上的情景比他們想象的還要複雜和詭異——湯和尚已然昏睡不醒,而船老大則神情緊張地守在一旁,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經過一番嚴密的審訊,湯和尚終於無法再抵賴,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他承認,自己因貪戀李生妻子的美貌,不惜逼死兩條人命,犯下了滔天大罪。按照律法,他理應被判處死刑,以儆效尤。
船主,原本應是誠信經營之人,卻因一己私欲,受賄並指使凶徒殺害朝廷命官,罪行之重,令人發指。然而,他最終選擇了自首,也算是對自己的罪行有了一絲悔悟。因此,在審判中,他被從寬處理,擬被發配至邊遠之地充軍,以示懲戒。
船老大,作為受雇的凶手,不僅殺害了無辜的李生,還以此敲詐勒索,其罪行同樣令人震驚。他最終被判處斬首之刑,以告慰李生的在天之靈。
為了警戒後世,杜絕作奸犯科之徒的胡作非為,湯和尚在行刑前還遭受了殘酷的宮刑。他被丟棄在大牢之中一個多月,每日受儘折磨與痛苦。最終,他才被處斬,結束了這罪惡的一生。
此案的處理,不僅是對罪犯的嚴厲懲罰,更是對社會正義的維護。它告訴人們,法律是公正的,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將受到應有的製裁。而那些企圖以身試法、胡作非為之人,終將自食其果,付出沉重的代價。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