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花氏煮屍_古今中外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6章 花氏煮屍(2 / 2)

王祥雲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怒火。他想到自己離開時,花氏還沉浸在與徐二的私情中,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但更讓他驚訝的是,原來他手刃徐二的事情,竟然沒有被提起。看來那些無賴們還不知道此事,否則花氏的遭遇可能會更加淒慘。

既然已經風平浪靜,王祥雲也打算回家了。然而,他沒想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東北剿匪,這一耽擱就是四年。四年後,他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他先去到姐姐家,姐弟倆相抱痛訴離彆之苦。在談話中,他也了解到了花氏的近況。現在的花氏已經痛改前非,謹守婦道。她天不黑就鎖門,天不亮就乾活,喂了幾頭豬,以磨豆腐維持生計。她的變化讓王祥雲感到欣慰,但也讓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月上梢頭,王祥雲終於回到了自己家。花氏見他回來,激動萬分,上前噓寒問暖、端茶倒水。兩人似乎都默契地避開了過去的事情,但王祥雲知道,有些事情是永遠無法忘記的。晚上,小兩口躺在炕上,王祥雲終於忍不住問起了徐二的事情。他想知道那些無賴們是否還在糾纏花氏,他想知道自己離開後的這些年裡,花氏究竟經曆了什麼。

那夜,王祥雲悄無聲息地踏進家門,而花氏早已從細碎的腳步聲中辨出了丈夫的身影。她心中一緊,迅速順著床頭的木柱,像隻靈活的貓兒般爬到了昏暗的天花板上。待姐弟倆匆匆離去,四周重回靜謐,她才小心翼翼地順著木柱爬下,心跳如擂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花氏深知,那具屍體留在自己房裡將是無儘的隱患。於是,她鼓起勇氣,將其割開,放入大鍋中猛煮。那場麵血腥而恐怖,但她卻毫無退縮之意。待骨肉分離後,她將骨頭和發辮悄悄埋在了村東的沙灘裡,而那些肉沫,則被她和黃豆一起磨成豆漿,當成了豬食。

這本是夫妻之間的私密話,卻不料隔牆有耳。在王家隔壁,住著一名叫史鳳書的無賴。他對花氏早已垂涎三尺,幾次妄圖行奸都未能得逞。於是,他常常偷偷翻進王家,躲在暗處偷聽花氏的響動,企圖找到脅迫她的把柄。

這天,史鳳書又如往常一樣來到牆角蹲守,卻沒想到意外地聽到了一個驚天的秘密。他的心跳瞬間加速,眼中閃過一絲貪婪與狡黠。他知道,這個秘密將會給他帶來無儘的利益,也許,他終於能夠如願以償地得到花氏了……

第二日清晨,史鳳書心懷鬼胎地找到了徐大,將前一晚偷聽到的秘密全盤托出。他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鼓動徐大去官府告狀,自己則願作證人,共同揭露這樁驚天大案。

此時的榆樹廳同知紮拉芬,是個明察秋毫的官員。他接到報案後,也是大吃一驚,立刻發出牌票,派出四名精乾的捕役前去抓捕王祥雲。

當冰冷的鐵鎖套在王祥雲的脖子上時,他瞬間明白徐二的事情已經被揭穿。他嚇得渾身發抖,仿佛篩糠一般,心中慌亂無比,不知所措。

就在這時,花氏卻表現得異常鎮定。她滿臉堆笑,輕聲細語地對捕役們說道“諸位遠道而來,想必還未曾用飯。且容我略備薄酒粗菜,吃了再走吧。”說著,她悄悄塞上了些銀子。捕役們見花氏態度誠懇,又收了些賄賂,便也沒有推辭。

花氏回頭便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便做好了一桌飯菜。她又倒了幾杯酒,與捕役們推杯換盞,閒聊起來。在酒酣耳熱之際,捕役們無意中竟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還將同知發的牌票拿給花氏看。

花氏仔細查看了牌票,發現自己的名字並未出現在上麵。然而,她並未因此鬆懈,反而提出願意陪同丈夫一起前往縣城。在王祥雲耳邊悄悄耳語了幾句後,兩人便跟著捕役們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

到了縣城時,已是黃昏時分。捕役們先將花氏安置在穩婆家中,然後將王祥雲帶去了衙門。花氏深知此行凶險,但她卻表現得異常冷靜和堅定。她心中早已有了計較,隻待時機一到,便施展出她的妙計……

麵對同知的嚴厲審問,王祥雲一口咬定自己與徐二並無冤仇,堅決否認任何罪行。他聲稱,事發之時,自己正在四平街金順貨棧當夥計,遠離家鄉,與徐二之死毫無關聯。

同知並未輕易相信他的說辭,於是又傳呼花氏前來對質。花氏跪在堂上,嚇得瑟瑟發抖,泣不成聲。她堅稱自己和丈夫與徐二之死毫無關係,並證實王祥雲確實去了四平街當夥計。她解釋說,丈夫離家時她並不知情,甚至還曾上訴尋夫。

紮同知仔細翻閱了卷宗,發現花氏所供情況屬實,當時還有五十餘名證人可以證明。看來,王祥雲失蹤在前,徐二死在後,一個人不可能因為預謀殺人而提前半年就藏匿起來。再說花氏,一個柔弱女子,怎麼可能將一個彪形大漢殺死呢?

紮同知心中已有定論,有意開脫這對夫妻。然而,徐二失蹤已久,如果不是被殺,又會去了哪裡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就在這時,花氏突然開口說道“徐二死了,是被史鳳書殺死的!”

此言一出,堂上頓時一片嘩然。花氏接著哭訴道,自己早年便認識了史鳳書,因耐不住他的花言巧語,便與其發生了不正當關係。出嫁後,她本想與史鳳書斷絕來往,但徐二卻知道王祥雲久不歸家,憑借錢財勢力,脅迫自己與其成奸。後來,史鳳書搬到民婦隔壁,想重修舊好,卻意外發現了徐二的屍體。為了掩蓋罪行,史鳳書殘忍地將徐二殺害,並嫁禍給了王祥雲。

同知聽完花氏的哭訴,心中不禁生疑。難道這起案件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秘密?他決定深入調查,揭開這起懸疑案件的真相。

徐二與史鳳書曾經是一對拜把子的兄弟,然而,因為與那位民婦的奸情,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而緊張。丈夫失蹤後,兩人更是肆無忌憚,時常分彆潛入民婦家中行汙之事。那天,仿佛是命運的安排,兩人不約而同地都來到了民婦的家中,結果又起了激烈的爭執。在情急之下,史鳳書憤怒地拿起殺豬刀,將徐二狠狠地砍倒在地。徐二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頃刻間斃命。民婦驚恐萬分,卻被史鳳書脅迫著處理徐二的屍體。

聽完花氏的訴說,紮同知感到案情似乎與訴狀上所述的情節大致相同,心中雖已信了九分,但仍保持著一分理智。他深知,要揭開這起懸疑案件的真相,必須首先找到徐二的屍骨,然後再進行三頭對質。

首先被傳喚對質的是史鳳書。他原本成竹在胸,以為能夠輕易讓花氏理屈詞窮。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女人在講述奸情及仇殺的過程中,毫不避諱,描述得曆曆如繪。史鳳書反而插不上話,每說一句都被對方駁斥得啞口無言。最後,他隻得無奈地跪地喊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紮同知見史鳳書形神喪沮,心中更加認定是他理屈詞窮。經過一番重刑逼供,史鳳書終於承認了與民婦的調戲一事,但堅決否認了謀殺徐二的罪行。

案件一時陷入了僵局,紮同知隻得暫時退堂,等待明日再審。

第二日清晨,堂上氣氛凝重。花氏被押上堂,拶指之刑讓她痛苦不堪,但即便如此,她依舊咬緊牙關,堅守原先的供詞,拒不悔改。

此時,保長及四鄰也被傳喚上堂,他們紛紛證實花氏確實曾被奸汙。當問及施暴者是誰時,花氏毫不猶豫地指出是史鳳書和徐大兩人。由於保長及四鄰並不知曉具體的施暴者身份,花氏的供詞成為了關鍵的證據。

當差役們前去拘捕徐大對質時,卻發現他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原本這起殺人案因徐大的失蹤而可以撤訴,但紮同知卻下定決心要一查到底。

在這起案件中,知道殺人過程、埋屍地點的隻有史鳳書和花氏兩人。而花氏被侮辱的事實已有人證,王祥雲也沒有作案時間,因此所有的犯罪事實都指向了史鳳書。

為了追查凶器和埋屍地點,史鳳書再次遭受了重刑。在疼痛難忍的折磨下,他終於交代了凶刀和埋屍地的位置。當差役們找到這兩處關鍵證據時,史鳳書殺人的事實已經確鑿無疑。

儘管在後續的層級複核中,史鳳書連續翻供三次,但每次都被紮同知一一駁回。最終,案件申報到刑部,史鳳書被判斬立決。他本想陷害他人,卻沒想到最終自己成了這起懸疑案件的犧牲者。

王祥雲終於洗清了冤屈,被無罪釋放。然而,花氏雖然是在脅迫之下參與了毀屍的行為,情有可原,但她犯下的奸情卻是無法饒恕的。因此,她被判交給了官媒發賣。王祥雲心中不忍,他深知這一切的罪孽本應由他承擔,卻讓自己的妻子來背負。於是,他隻好拜托姐夫葉成萬出麵,不惜花費60千京城,將花氏贖了回來。

經過這次事件,王祥雲夫婦在當地已經無法再生活下去。他們不得不選擇離開,進入關內。他們曾將這段經曆說給人聽,結果被好事者加工成了一樁奇案。這個故事後來甚至被記錄在《清稗類鈔?獄訟類》中,被稱為“王祥雲殺徐二案”,一時之間廣為流傳。

在清末那個風雲詭譎的時代背景下,一個隱藏在市井村落的故事揭示了當時社會與政治腐敗的冰山一角。趙鵬一行人,包括其長工和鄰裡,編織了一張謊言的大網,意圖掩蓋一樁不為人知的真相。他們深諳“法不責眾”的民間潛規則,利用人多勢眾的壓力,使得官府對他們束手無策。而趙家在當地勢力滔天,官府在畏懼民憤的同時,更不願因觸碰地方豪強的利益而危及自身在任時的既得利益,因此對案件采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無意深究。

吏治的糜爛程度令人扼腕,官員們屍位素餐,僅憑臆測斷案,麵對可能觸動民憤的真相,他們選擇退避三舍,不敢深入探究。這種消極逃避的態度使得案件中的證據真偽混淆,最終在一片混沌中做出了誤判。

在這場權力與正義的較量中,儘管花氏犯下了過錯,但她的勇氣和智謀卻令人肅然起敬。麵對官府的無所作為,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對抗邪惡,以孤注一擲的膽識自我救贖,為自己拚出一條生存之路,這樣的堅韌與智勇,無疑為那個黑暗的時代帶來了一絲亮光。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六零:大小姐搬空娘家後躺贏 長相思之為相柳扭轉乾坤 霸王專業戶,娛樂圈戰力天花板 冷莫顏與楚瀟傳 衝喜娘子甜又軟,禁欲權臣真香了 聖賢再側 穿越開自助,辦個酒樓做首富 絕嗣暴君唯一崽,宇宙都想來摸摸 渣夫靈堂出軌,我二嫁又跪哭什麼? 末世無敵,底牌多還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