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其實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抓捕地方官員一定要快,不能給他們任何反應時間,更不能讓他們有傳遞消息的機會。
他本是想讓做事周全的大理寺來做這件事,不過從滿寵的表現來看,大理寺似乎沒有能力應下這件差事。
“伯寧,為官者當心係萬民,大理寺乃是衡量天下公允之地,更應該認真仔細。孤讓你執掌大理寺,就是看中了你不懼權勢、天下為公的心。不過你也不能將全部精力用在斷案上,還要將此心傳授給他人,讓更多的人如你這般。”王弋對滿寵的表現有些不滿,批評了兩句。
事實上世上就從未出現過一個完美的政權,從古至今,乃至後世都沒有。
每一個政權不論出現了多久,都不像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而是如同一位暮氣沉沉、病痛纏身的老年一般。
政權之間的相持與爭鬥從來都不是比誰更加優秀,反而是在比拚誰更晚被自己那一身疾病害死。
這麼多年來,王弋對此深有體會,無論他怎麼改革,和天下最聰明、最老練的政客如何商議,製定的政策永遠都有漏洞,永遠都無法避免被人加以利用謀取私利。
王弋基本上已經看開了,即便他是開國之君能做的也非常有限,除了耗費精力在已經成型的國政周圍修修剪剪以外彆無他法,根本撼動不了造已被綁定在權力大樹上的各個家族。
況且他也不想動那些家族,他們都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是絕對的忠臣,是甘願為他效死的人,他沒有理由自毀根基。
王弋的意思很簡單,算是放權給了滿寵,隻是要求不要過分張揚。
滿寵聽到後心中長舒了一口氣,他的想法和王弋相同,趕忙說道:“多謝殿下教導,臣省得。”
省得就好啊……
王弋擺了擺手,說:“伯寧且去,過些時日大理寺必將十分忙碌,且先做好準備。”
“臣明白。”滿寵行了一禮,告退離去。
滿寵雖然走了,但事情還沒解決,人還是要抓的。
王弋轉頭看向荀彧問道:“文若,我準備最近幾日便班師回鄴城,軍中需要準備多久?”
“三日之內,殿下便可班師回朝。”荀彧沒有猶豫,立即給出答案。
“三日便可?人手可還充足?”王弋很是詫異,要知道這一路上官吏可死了不少,沒想到荀彧竟然能這麼快準備好。
荀彧倒是相當自信,說道:“殿下,不用三日,兩日便可。若殿下不信,臣願立下軍令狀。”
“你我之間無需如此。”王弋擺了擺手,笑道,“我自然是相信文若本事的,且去準備吧,越快越好。”
“臣領旨。”荀彧起身行禮,退出書房。
王弋見周圍沒了他人,便閉起雙眼靠在案頭思索,荀彧兩日內能完成撤軍準備,他便占據了時間優勢,如今要做的就是將這條優勢發揮到最大。
他現在需要的是一支忠誠、行動力迅速且不講道理的人馬來完成這件事。
人選他其實也已經有了目標,那便是本應在次戰中大放異彩,卻因為一些爛事抬不起頭的前軍。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征戰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