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天下何曾得大治(七)_隆慶中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隆慶中興 > 第1916章 天下何曾得大治(七)

第1916章 天下何曾得大治(七)(1 / 1)

在朱載坖督促下,京衛都指揮使司、中軍都督府還有兵部和相關的衛所對於在京的帶俸軍官進行清理,經過統計彙總之後,由兵部尚書徐渭上奏朱載坖。

徐渭向朱載坖上疏稱:“奉詔查得在京各衛武職官員,帶俸等項數多。有一衛二千餘名,有一衛千五百餘名者,通計不下三萬餘員。每歲所需錢糧以百萬計,糜耗錢糧,莫此為甚。臣聞戰備攻守,士卒當前。但使主將得人,不必多官給擾,況其間多有老病怯弱、騎射生疏之人。既無差調,又無掌管,徒建虛名,以支實俸,積歲彌年,何日為了。”

朱載坖攬奏之後極為震驚,當即禦批道:“京師之地,帶俸之官以三萬計,徒耗錢糧事小,貽誤軍機勢大,著該部與相關衙門嚴格查訪,照前詔分彆論處。”

除了京師的帶俸官之後,帶俸官數量最多的就是九邊,因為這裡靠近北虜,之前是大明戰事頻仍的地方,衛所的見任官管事管反而風險極大,帶俸官反而可以安安穩穩的領俸祿,所以在九邊也有數量很多的帶俸官,他們名為帶俸差操,但由於不承擔軍事責任,遊手好閒者多,成為真正的帶俸官,隻吃俸祿,不乾事情。有些見任官甚至貪圖享受,不惜請人控告自己,以被貶為帶俸官。

薊遼總督淩雲翼也向朝廷奏報:“查得遼東鐵嶺廣寧諸衛切近虜境軍職多缺,而帶俸差操者甚眾,蓋在職則有提督、分巡、分守之責,失機誤事輒得重罪。而帶俸差操則食祿優遊似為得計。是以諸衛軍職或故為詿誤請人告訐,一入贓罪即遂所謀。將恐帶俸差操者愈多,而缺人廢事愈甚。”

朱載坖當即大怒,朝廷以高官厚祿豢養官軍,就是為了用命疆場,征討不臣的,結果他們反倒利用起朝廷的製度,為自己謀取利益,巡按遼東禦史和遼東清軍禦史也向朱載坖奏報:“奈何現任官員與其情熟,以帶俸為安閒,種田為當然,差操為虛文。所以輕法而玩之也。”

九邊的這些衛所軍官,以帶俸為美差,不願承擔責任,朱載坖對於這些人不會給什麼好臉色,當即下詔:“嚴賞功之格,重比試之令,使官不可輕得。其巳官者軍政治事,乃支全俸,額視職掌而止,帶俸者十三給之。若仍有玩法輕忽,以帶俸為得計者,與世職一道革去。祖宗百戰得官,而自不惜之,朕必不輕縱!”

也不怪朱載坖對於這些人極為憤怒,從朱載坖即位以來,連這些世襲的勳臣們都辦差乾活,英國公張元功都親自上陣,多次跟隨戚繼光出戰,這些世襲的公侯尚且要為朝廷出力,這些衛所軍官反而每天拿著俸祿,悠遊度日,成何體統?

朱載坖很清楚,這種所謂的帶俸官製度容納了大量多餘的武官,或為毫無軍事能力之人包括納粟軍職、老弱篤疾等,或是作惡多端、屢次犯罪本應罷黜為民者,武官冗濫問題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了,朱載坖下旨給兵部、五軍都督府和京衛都指揮使司還要南京兵部和南京五軍都督府,首先對於兩京的帶俸武官予以處理,將兩京的冗官先予以處理掉。

同時各都司衛所查照編製,將本衛所缺官員和帶俸官的詳細情況全部上奏於五軍都督府,對於年齡較大的帶俸官,直接革去,命令其子弟赴兩京軍事學院學習考核之後再予以安排差遣。

對於兩京的帶俸武官,經過考選之後,發大寧、緬甸、吉林、寧夏等缺官都司任職,不準推諉塞責,敢有抗拒命令者,即行與其世職一道革除,永不敘用,若情願革去本身都其健壯子弟襲職的,經考選後加一級任用,原官仍給十分之三俸祿。

現在的情況就是兩個極端,一方麵新組建的各個都司極端缺乏軍官,因為這些官員們都認為這些地方蠻荒多事,不願前往,但是另一方麵大量的帶俸官在兩京和內地衛所,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朱載坖當然不能放任他們就這麼繼續無限製的浪費朝廷的俸祿,要充實各邊疆衛所,保證邊疆衛所有足夠的軍官履行職務。

按照朝廷的規定,一衛有指揮使一人,負責總覽軍政事務,為一衛之長官,還有指揮同知、指揮僉事數人,分彆負責屯田、訓練、軍器、巡捕治安等事項,同時還要衛鎮撫等職官,負責維持軍紀,執行軍法,但是現在緬甸都司和其他新組建的都司都普遍缺乏軍官,朱載坖命令將這些帶俸軍官考核之後發往各新組建衛所任職。

同時對於之前捐納得官的衛所軍官,大規模予以革除,他們吃了朝廷這麼多年的俸祿,也早就回本了,朱載坖不會再養著他們了,對於不稱職的衛所軍官要堅決予以革除,對於犯罪的衛所軍官,要一律革除世職,不能夠犯罪之後還繼續承襲,那國法何用?軍法何用?

朱載坖命令衛尉寺參照刑部所製定的大明律例集解,專門製定大明軍律集解,乾犯軍法者,照例予以懲處。除此之外,就是對於軍屯清丈,按照大明之前的數據,朝廷軍屯最多的時候應該啊是九十七萬頃,之前隆慶十年清丈的時候,天下各內外衛所的軍屯總數是六十一萬餘頃,比之巔峰時期,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而更加厲害的是軍屯籽粒的減少,原本太祖皇帝實行衛所製度的意義是減少養兵開支。

在大明初年,衛所籽粒還是能夠支撐衛所軍餉的,但是現在不僅軍屯大量減少,軍屯籽粒也急劇縮水,現在的軍屯籽粒,僅僅相當於大明初年的五分之一。

對於朱載坖要求清丈軍屯的詔令,首輔張居正向朱載坖上疏稱:“今糧日以欠,軍日以耗,雖履畝丈量不可清,懸厲禁而不可革也。時有清理屯田之議,則無賴又得因以為利,而豪巧猾者又從而陰陽其間。公舉私收,肩摩踵接,斷墨未乾,侵冒如故。”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