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朱見深在向汪直詢問官員述職情況時,曾提起天下最清廉的官員當是何人。
汪直第一時間就說天下官員最不愛錢者,莫過於嘉興知府楊繼宗。”
趙禎頓時愣住了。
汪直居然肚量如此開闊?
任小天繼續說道:“不光如此,後來汪直直接到府上去見楊繼宗。
笑言道原來你楊繼宗就長這個樣子啊。
楊繼宗也不是什麼好脾氣,當時就回懟了過去。
我楊繼宗長的是不好看,但是也做不出損傷自身、辱沒祖宗的事來。
這就等於是當著汪直這個太監的麵罵他殘缺了。
怕是換做誰來都要受不了。
偏偏汪直忍了下來,回去之後還向朱見深再次舉薦了他。
楊繼宗因此得以升遷為浙江按察使。”
趙煦笑道:“這個汪直還真是個妙人啊。”
任小天點點頭:“我接著說汪直接下來乾的事。
自從武則天建立武舉科考到元朝廢止。
大明初期武將多是出自勳貴之家,也沒有恢複武舉。
然土木堡之變後勳貴折損大半,武將力量斷層。
汪直也是察覺朝中文強武弱的局麵,於是向朱見深上奏建議恢複武舉製度。
甚至也效仿文人科考般分彆設立鄉試、會試、殿試。
這一製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
為王朝選拔武科人才提供了助力。”
李世民有些擔心的說道:“一介太監居然還關心軍中之事?
這怕不是什麼好消息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大唐中後期就是因為太監掌握兵權,才讓皇帝更迭的如此頻繁。
若是讓太監掌兵,怕是對王朝不利。
遠的不說,上一個監軍的太監就是大明的王振。
李世民不願看到朱見深重蹈他爹朱祁鎮的覆轍。
任小天輕笑道:“世民兄,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不會打仗啊。
你們大唐年間不就有宦官楊思勖麼,那可是開創了太監領兵的先河。
這位狠人先後平定過大小十餘次叛亂,斬首十餘萬級。
他以軍功做到了驃騎大將軍的位置。
也是唯一一位以軍功封國公的太監。
一般的武將想要做到他這個程度都難,更彆說他是個太監了。”
趙煦不甘示弱的說道:“我大宋也有宦官秦翰。”
任小天連連點頭:“你說的對,那也是個狠人。”
朱棣翻了個白眼道:“可這跟汪直有什麼關係?
他是西廠廠督,總不會出征打仗吧?”
任小天不禁反駁道:“誰說他沒有出征打仗了?
汪直雖然貴為西廠廠督,然他更喜歡的還是從軍作戰。
他的偶像就是永樂年間的三寶太監鄭和。
他也想效仿鄭和親上戰場殺敵,立不世之功。
時機很快就到了。
成化十五年遼東發生激變,朱見深正在考慮讓誰前往處置。
汪直主動毛遂自薦。
朱見深也有意派遣親信前往,於是同意了汪直的提議。
於是屬於汪直的高光時刻就這麼到來了。”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