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們股份啊!”
“不要!再多也沒用,等將來我們不行了,就把手裡的這些交給孩子們得了,你要是想要就收回去,反正錢都是你出的。
劍秋和劍霜一個是你親弟弟,一個親妹妹,你要給他們準備啥我們也不管,不給我們也不說啥。
他們倆本事不如你,能到哪就到哪算了,反正你也不會餓死他們。”
勾引失敗,李劍垚又開始琢磨,零售業的春天啊,不搞有點對不起自己現在手裡的這些資源。
與其成為彆人的供貨商還不如自己給自己供貨,錢讓彆人給賺了,多疼!
對李劍垚來說,零售有貨源有渠道有運輸優勢也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說不如做,總要摸索一下標準,運營方式,然後形成體係。
在電商時代來臨前,線下零售行業是主要的商品流通方式,從賣方市場逐步轉換到同業競爭,這期間時間會很漫長。
對於香島來說,外貿而來的商品之豐富、先進自不多說,而對於改開之後的內地,得伴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和交通物流的逐漸發展才會變的更好。
而大基建很顯然不是一個小小商人能夠觸及的,在那之前商人們的選擇就是商品本土化、區域化去實現成本的維護。
比如,如果有海運、河運、鐵路,在商品價格不降低的情況下,利潤率就會越高。
至於生產成本,可以忽略,售價、出貨價一定遠高於成本,誰會做賠本的買賣呢?
“要不然,給他老人家上上香?”
斜靠在沙發上的趙女士突然的說道。
“娘,您有照片還是排位?”
“有幅像來的,不大,上回回老家帶過來的,我去找找!”
“。。。”
沒多久,趙女士就把畫像找到了,然後在奶奶供菩薩那個房間裡掛好了。
然後去書房找了李劍垚書架上的一個香爐,又去找了點米灌進去,然後恭恭敬敬的上了柱香。
出來後把八斤從父親手裡接過去,說道。
“你們也去上柱香吧!”
父子倆走到房間裡一眼就看到了畫像,李劍垚除了畫像還看到了那個景泰藍的香爐,不過也沒多說什麼。
上好了香,回到客廳。
“娘,那香爐挺貴的,彆卒瓦了!”
“沒人動那個!”
李劍垚想著趙女士和奶奶兩個婆媳倆都這樣,之前拜菩薩的時候奶奶拿了一個康熙時期的仿宣德爐,趙女士這回拿了個乾隆時期的景泰藍款的。
得虧自己把真正的宣德爐放空間裡了,要不然沒準也能被看上去燒香。
廚房得了信兒,中午一家人吃的素,晚上上學的三個孩子和見歡回來,見飯桌上都是素菜,以為家裡突然窮了呢。
建安吃完飯,悄麼聲的問李劍垚。
“哥,咱家沒錢了?”
“何出此言?”
“桌子上一點肉都沒有,魚蝦也沒有,是不是要省著點了?”
李劍垚看了看這個又抽條了些的小弟,點了點頭。
“嗯,你以後省著點吧,有你這麼個能吃的弟弟,啥家庭不得讓你給吃窮了?”
趙女士狠狠的瞪了李劍垚一眼。
“彆聽他白話,正長個呢,小安、小蘭、小謙兒你們該吃吃,彆給二娘省!”
建安:“二娘,差輩兒了!他們得管你叫奶奶!”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