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刑警!
平躺在床的高以翔聽到那般言論,瞳孔驟然緊縮起來,縱使渾身都包裹在厚厚的紗布中,如同木乃伊,可在那狂烈的震驚中,他竟還是拚命的掙紮著,想要站起。
可除了如同受傷的野獸般愈加痛苦的低吟之外,高以翔隻能恨恨的咬著牙,重重的跌落回柔軟的床上,焦急而血紅的雙眸中滿是憤怒和不甘。
身上那細密的傷口在他劇烈的掙紮中驟然裂開,一縷縷殷紅的血跡自潔白的紗布中慢慢滲透出來。
場景在那詭異的安靜中,愈顯恐怖慘烈。
王崇終究不是溫嘉,也不是若琳,他看著深陷在痛苦中的高以翔,自然也不會浮現出任何溫柔的同情,反而那張淡漠的臉上,還掛著一抹陰森的冷笑。
高以翔此時的痛苦是他自己選擇的,可縱使他的心緒如此劇烈的波動,但片刻之後,他還是能夠了然的看清局麵。
無論三眼古族的陰謀究竟是什麼,身負重傷的高以翔若是回歸,且不說能否對局麵產生任何正麵的影響,本就被人垂涎三尺的他,恐怕會第一時間落入三眼古族之手。
王崇也沒有任何把握能夠在和他們的的交鋒中護得高以翔周全。
他就那般漠然的站在冰冷腥鹹的海風中,輕嗅著夾雜在其中的淡淡血腥氣,仿若在床榻上絕望掙紮的人,隻是一個和他無乾的螻蟻。
淡然而冷漠。
直到高以翔停下了自己的動作,平躺著沉重而激烈的喘息著,猩紅的雙眸中跳動的瘋狂也逐漸變得陰鷙,看著天花板上那繁複如同圖騰一般的圖案,感受著那隱約存在的豎瞳毫無情緒的凝視,心境在無奈中平和下來。
“你的意思是三眼古族信奉的神靈真實存在,而且幾乎永生不死?”
聽著高以翔微微有些異樣的聲音,王崇眉梢一挑,也從漠然中回過神來,心緒如冰。
“其實我也不確定,隻是我從三眼古族中感受到了一種無可抗衡的力量,但此時想來,那股力量似乎是陷入在沉睡中,或許是有其他的變故,否則憑借那足以橫掃一切的力量,三眼古族又何必費儘心力的布局……”
王崇一邊回憶著那讓他駭然的經曆,一邊低沉開口,那話語讓高以翔的眉頭緩緩聚攏,縱使是寬慰,可這消息依舊無法讓他感到輕鬆。
高以翔從未想過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著神靈,他本以為自己的不死之身已經和怪物無異,可卻沒有想到還有通過靈魂秘法轉生長存之法。
就連王崇都能夠瞞天過海的褪去凡身。
他想著想著,強忍著從四肢百骸中傳來的劇痛,無比緩慢的搖了搖頭。
似乎一場車禍之後,眼前的世界都變得讓他感覺陌生起來。
“如果三眼古族真的有神靈庇佑,那麼他們真的能夠抗衡麼?憑借我們自己的力量真的能夠阻止他們籌謀數千年的陰謀麼?人定勝天?”
隨著那一連串如同夢魘般的疑問,在高以翔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他竟突兀的冷笑出聲,其間滿是自嘲的悲切。
原來過去的他,竟是那般可笑的自不量力!
就在高以翔有些想要自暴自棄的閉上雙眸的時候,王崇無比冰冷的聲音,再一次突兀的在他耳畔響起。
“你是準備放棄了麼?”
“放棄?”
高以翔無聲的在心底重複著這個讓他感到有些陌生的詞彙,眸光驟然一冷,下意識的就欲否定,但一想到王崇之前所說,重傷在身的高以翔,周身便升騰起一陣濃濃的無力感。
在看過了那麼過橫絕一世的英雄,最後隻能不甘的隕落之後,高以翔深深的明白“人定勝天”隻不過是說出來讓人聊以自慰的話語而已。
這個世上,真的有些力量是人力無法抗衡的,也有很多東西,是無比發達的現代科學所無法解釋的。
好像冥冥中,真是自有命數。
在劇烈的掙紮了一番之後,高以翔無比疲憊而沉重的眼眸終是閉合。
一瞬間,腦海中侵襲而來一種王朝霸業一場空的蕭索。
默立在不遠處的王崇,靜靜感知著高以翔內心的掙紮,眸光一冷,也未多話,隻是徑直轉身離去。
冷漠無比的聲線纏繞在他的耳畔。
“相爭多年,我從未說過我出現在你身邊的目的。即便你無數次苦苦相逼,無數次生死相鬥,我也從未開口說過兩千多年那件化作你心魔的真相,那都是因為我對你有所期待,期待你有一天能夠真正的和我並肩作戰,能夠成為我可以將後背坦然相付的人。”
說到這裡,王崇漸去漸遠的聲音戛然而止,可緩緩睜大著雙眸的高以翔,卻能夠順著他的詞鋒補全後麵他不願說出的話語。
“可你終究還是沒有,終究還是讓我失望了。”
王崇隱而未發的話語,就好像一條條冰冷膩滑的毒蛇,在高以翔的心頭穿梭著,讓他心神皺縮,陷入到一種痛苦的思索中。
而當他在不甘和痛苦之後,再次細細品味王崇的話語的時候,眸光驟然冰寒。
以他對王崇無與倫比的了解,高以翔仔細想來,自然也能感受到他字裡行間中隱藏的死誌。
“其實早在他選擇秘法離魂的時候,他就已經感覺到了事不可為,可他還是沒有放棄,反而是從明麵轉移到了暗中,就像潛行在陰影中的刺客一般,在蘊蓄著最可怕的攻擊。”
高以翔輕聲的呢喃著,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自從“王崇死後”不斷莫名出現的提示,此時想來,那些書信和提示的背後,應該都是王崇的手筆。
雖然他並不清楚王崇為何要和三眼古族殊死相鬥,但從之方才他赤裸展露心跡的話語,已足以將高以翔胸中塊壘澆滅。
“縱使神靈窺伺又如何,千萬年後,就算仙佛,都不過塚中枯骨,該死之人,便安安心心的去死吧,又何必苦苦尋覓長生之道?”
高以翔半是詰問半是譏誚的狷狂聲中透著徹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