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漢打天下!
劉秀聽見老掌櫃說有好茶倒是覺得非常稀奇,自從穿越到這,一路走來,茶卻很少聽見。
其實是在這漢代,茶隻是作為一種飲料。
古人曾描述茶傾餘精爽健,忽似氛埃滅。
這時期也隻是發現茶能提神、醒腦、解渴而已。
這個時期茶還沒有被賦予文化內涵大麵積普及,隻一些酒樓和達官顯貴家裡才有。
不多時,店小二小六子便將用銅鍋煮好的茶水端了上來,給眾人倒茶。
劉秀見那鍋中茶水顏色暗黃,上麵還飄著一層亂七八糟的樹葉子,鍋邊還浮著一圈白沫。
仔細分辨了一下,樹葉子中間好像有
蔥花、薑片、紅棗……
這都啥玩意啊???這是好茶???這…能喝???
劉秀一腦袋瓜子問號?
“三爺請用茶。”老掌櫃親自將茶碗遞給嚴光。
又端起一碗茶雙手遞給劉秀。
劉秀見嚴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沒什麼反應。
走了半天口渴的緊,便也學著嚴光接過茶碗,吹了吹浮沫,呼嚕就喝了一大口。
這茶水一進入口中,一股子夾雜著青草味兒的苦澀感頓時在口中爆發開來。
苦就苦吧,關鍵還有點鹹了吧唧的!
鹹鹹的苦澀再加上蔥薑的混氣味兒,劉秀頓時沒忍住。
“噗~”全噴了出去,這也太難喝了吧,你們管這玩意叫茶?
這茶怕是有“毒”!
眾人都呆住了,看著劉秀。
老掌櫃抹了一把老臉,將臉上的一片樹葉子連同茶水抹了下來。
“公子可是喝不慣小店的茶湯?小店的茶湯可是在這朱雀大街上頗有名氣的啊!”老掌櫃疑惑的道,
“小六子,我讓你上好茶,你是照我說的做的嗎?”老掌櫃轉身嚴厲的詢問小六子。
小六子委屈的嚷道“我就是按您的吩咐上的好茶啊,我還多放了些紅棗進去呢!”
劉秀見狀連忙不好意思的起身道“實在對不起掌櫃的了,是我頭一次喝這茶湯,一時沒習慣,不關這個小兄弟的事兒!”
聽劉秀這麼說,老掌櫃這才放下心,讓小六子出去了。
原來是頭一次喝這茶湯呀,怪不得……
嚴光跟老掌櫃說了來意,吩咐老掌櫃最近先閉門歇業,門外就按劉秀說的,掛個牌子。
上麵就寫上門店升級,重裝啟航,擇日開業,敬請期待!
將酒樓的兩個廚子叫了上來,劉秀一見甚是失望,就是兩個老媽子。
問了一下她們都擅長做哪些菜品,也儘是些燉煮的東西,翻過來覆過去也不過就十幾個菜品。
見劉秀不太滿意,老掌櫃忙介紹,這倆老媽子都是自己人,對三爺都很忠心得很,
咱們這酒樓情況特殊,也不敢亂找外人幫廚。
說是老媽子,其實也就四十左右歲,常年勞作,顯得年齡比較大而已。
她們都是遭災的流民,跟著兒子在逃荒路上被嚴光他們收留,
後來她們兒子都被官府所殺,老無依靠,嚴光便安排她們進了酒樓。
劉秀其實還是覺得男廚師優勢比較大些,君不見現代後廚之中女人有幾個,大廚還是男人居多。
不過事已至此,女廚師也沒什麼,畢竟保密最重要,這手藝要是讓外人學了去,那還拿什麼賺錢。
況且大哥這酒樓還不單單是酒樓那麼簡單,被外人知道了也麻煩。
對了,將來大廚不夠的話咱還有後備軍呢,沒錯,劉秀已經將鄧二給惦記上了,這不現成的男大廚嗎!
至於鄧禹能不能同意,嗬嗬,哥炒倆菜就能打發他樂嗬滴!
於是劉秀親自下廚現場教學,給她們演示了如何炒菜,詳細講解了各項要領,讓她們先勤加練習。
當然要想菜品好,細鹽不可少。
劉秀將酒樓裡的鹽全部換成細鹽,粗鹽他準備作為原料全都拉回去提煉細鹽。
又與眾人商議分析研究起了酒樓的事。
首先這酒樓位置很好,客源不成問題。
但是名字不適合,得換個琅琅上口又有意境的名字。
這原先的菜品過於單一,得換成新菜單,全部換成以劉秀的菜式為主,
過去的菜式也由劉秀來指導改良,要做到葷素搭配。
酒水則由劉秀負責,劉秀拍著胸脯保證肯定能讓大家滿意。
這價格定位嘛,就主打一個貴!
裝修劉秀也有打算,樓下散座,二樓雅間都要重新粉刷裝飾,
牆要乾淨的白牆,掛上高雅的掛畫詩詞,合適的位置要擺放綠植。
竹性清雅,四季常綠,正是首選!
這時代白瓷還沒造出來,不然餐具也要全部更換。
後廚也要改造,劉秀看了,後廚裡簡陋雜亂,生熟不分,既不衛生,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