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祉元吉(上)_唯有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唯有華夏 > 第五章 以祉元吉(上)

第五章 以祉元吉(上)(1 / 2)

華曆三年一月,冬至,京城。

此時此刻的京城,因為居民是以孩子和老年人為主。

所以專屬於這座城市的名詞,則是智慧與希望。

京城雖小,但曆時近七年的建設,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繁榮而有序的聚居地,承載著華夏文明創新與傳承的重任。

這個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被稱之為平原的地方,因跡天涯的安排,和阿媽、有數等人的智慧與辛勞而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在得知自己被任命為建築院院長後,支楞立即便返回到了京城。

他在建築院教授建設的協助下,率領著建築院的第一批學員們,將文明之光學院,當成了他們的第一個作品去創作。

如今,文明之光學院已經建成並初具規模。

它坐落在京城的中央區域,象征著教育與知識的神聖殿堂。

學院采用“京”字式建築風格,房屋結構穩固而高大,四周環繞著一圈精心修剪的籬笆,內部設有多個分院,如數學院、觀星和曆法研究院、醫學院、農學與植物研究院、礦物研究院、建築院、哲學與文學院、動物馴養學院以及治水學院等。

雖然許多分院的教學內容都以實地操作為主,有沒有教室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並不大。

但支楞還是給每一個分院都設計了一個獨立的教學區。隻是麵積有大小之分而已。

學院內綠樹成蔭,到處都培育著阿媽、藥塵等植物學家精選的植物,植物類彆分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藥草三種。

當然,冬至的氣候,隻有極少數的植物依然在昭示著自己的存在。絕大多數植物早已蟄伏於地下,等待來年春暖。

但京城最顯眼的建築卻並不是文明之光學院。

當初那個孤孤單單的聳立在京城邊緣山丘之上的觀星台,如今已經成了一座專門用於觀測星空、製定曆法的京城的地標性建築。

現在的觀星台四周,已經被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仿佛一座孤島懸浮在綠海之中。

山丘的頂部被三斧精心修整過後,形成了一個平坦的圓形平台,平台的地麵鋪著光滑的石板,中央有一塊巨大的石製圓盤,上麵刻有複雜的星圖和天文符號。

平台的邊緣還有一塊圭表。

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垂直立於地麵的標杆,稱為“表”;另一部分是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稱為“圭”。

這是三斧和他的第一個徒弟,柳葉的兒子,那個跡天涯離開京城執行火種計劃時,特意托付給三斧的,被三斧取名叫有熊氏的那個孩子一起設計的一種天文儀器。

主要用於測量日影長度以確定時間、節氣和年長。

當然裡邊也離不開有數的,許多數學原理的支持。

圭表的原理基於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利用太陽光照射在表上產生的影長來測量時間,其精度與表的長度成正比。

圭表不僅用於確定節氣,還用於製定曆法,對華族勞動人民的農事活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時間觀念這個詞是誰發明的,難以考究。

但第一個有時間觀念的民族,隻能是華夏民族。

其實發明這個東西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讓人們白天也可以觀測預知到時間,同時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

畢竟觀星這件事情,太熬人了。

既然通過白天“觀影”,可以達到與觀星相同的效果。

也就沒必要拉著所有的學生陪著自己一起熬夜了。

在這一黑一白的兩個現象相互佐證下,華族的曆法已經精確到與現行曆法完幾乎全一致的程度了。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曆史上很有名的周公寫的一本書被史學家稱之為《周禮》的書,就已經對圭表的使用有了準確的文字記載。


最新小说: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