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世如濁酒_熒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熒燭 > 六.人世如濁酒

六.人世如濁酒(1 / 1)

熒燭!

學堂裡還有族裡許多適齡孩童,新入學的應熒一一識過,安靜地縮在哥哥們身旁。疼愛她的各位叔叔嬸嬸們安排了對應課程,禮義術數識譜認字讀書練筆,三叔甚至給她牽來一匹溫順小馬教其駕馭。

精英教育,不論古今,在頭腦清醒的家族中都被重視。這個即將崩塌的帝國體係下,唯有自強才能不受人欺,知識也好武力也罷,統統為了保全自身。麵對懷有惡意的人,身藏利刃勝過赤手空拳,應熒堅定不移地武裝自己。曾經的學霸屬性被激發出來,頭腦和身體在錘煉中生長,一時間充實忙碌狂追進度。小女孩兒也並非一時興起,持之以恒的穩步學習引得長輩們驚歎無數。

於她而言,學習中最不習慣的是拿書寫字刮錯,小手小胳膊總是抗議簡牘的笨重不便。應熒看著應琳、應琰舉重若輕的強健臂彎,不斷暗示自己這能增強手臂力量,方便以後引弓射箭。可看書不應該是個體力活啊,光是翻動就已經讓應熒費力,她無數次想念紙張,對家裡沒有造紙匠這件事頗為怨念。

時在季春,白日漸長,暮食後應熒跟著應奉去他院兒裡涼亭玩耍。小亭掛的紗帳在夕陽裡微有飄蕩,帳角墜玉不致高飛得讓蚊蟲偷入,“阿翁阿翁,找些造紙匠,我們將簡牘全換成紙書好不好呀?”應奉聽了這天真之語撫須而笑,人力多忙於田地桑麻,哪有多餘的功夫去做耗時費力的蔡侯紙。

孫女還沒法去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世界,他得引導應熒開眼多看,於廣闊天地裡練就獨立思考與包容萬象的智慧,不惑於眾,也不將微小的個體經驗代入全部的人事經略中去。

“改天去你舅家看看造紙作坊,全汝南也就他們家養著紙坊。”他隨手指著桌上幾件精妙絕倫的翠青色瓶器說,“家裡的諸多變化,我已知曉。你大伯父不明美物優化速產的緣由,我卻猜得出奇思妙想與神異靈鑒俱出於你,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見微知著是你之所長。然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任何成功都是無數的沉澱積攢,切不可執迷於一。”

爺爺開明前衛不以為怪,也隻有在他麵前,應熒才真正放下包袱隨性說話,“熒兒明白,多見識廣集眾之力,親戚們家裡挨個去看看,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嬌憨小臉上一幅深以為然之色。

應奉捧腹大笑,“你這女郎,《小戴禮記》學得不錯,會活學活用。人之於世不獨親眾,由近及遠由己及人,親親而仁民。吾輩廣廈根基在上亦在下,廟堂草莽相輔相成,德才不能缺。將你的不偏不倚擴大範圍,用自己的優勢去幫助那些不受眷顧的可憐人。見人懷仁,博施於民而濟眾,黎民不饑不寒,衣食足而知禮儀。”

儒家之仁在階級分明的封建社會非常可貴,雖然本質還是站在貴族階級來看問題,至少約束了統治階層的行為準則,讓其有了高層應有的人文理想與關懷。想要過得好,就必須遵循仁道,讓底層人民也過得好。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應熒完全沒有這個覺悟,當即反對道“阿翁,孔子說了這博施濟眾連堯舜都做不到,那不饑不寒也是孟子對梁惠王說的明君之道,我一小小女郎讓自家親徒無饑寒困頓已是難得,怎管得了天下之憂?”

“喲嗬,典故出處張口即來,書讀得很熟嘛,”應奉雙眼微眯,黑白相間的長眉毛似乎抖了幾抖。這孫女年歲輕輕聰明懸絕,有主見亦是心善,前些日子還為了挨罰的磚瓦匠改了家中作坊的規矩,“那你當知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這得天獨厚的小腦袋豈無通達之理?彆小瞧自己,阿翁可瞧得真切,再沒有人比你更懂能近取譬。”

“不是的,我不懂,我沒有。”這主題升華的節奏讓應熒心裡有點慌,“阿翁莫不是要把熒兒送進漢宮?讓我去勸天子勤政愛民?”內心戲多的小娃兒披著懵懂的皮問著直白的話。

應奉抬袖遮麵佯作嗬斥,“胡言亂道,扶風宋氏作為開國功臣之後,尚且保不住一個皇後性命,阿翁怎麼舍得將你推到那等處境。”說完又覺無趣,怎的跟個小孩童說這些,漢帝欲立何氏女就是在防範豪族外戚霸政,宦官水漲船高一派烏煙瘴氣,朝政昏濁國事日非。

可這症結也難解,皇帝同樣喜歡由近及遠,猜忌儒門的結果就是矯枉過直,政不任下。朝堂之上,不是宦官就是外戚,都是皇帝手中的刀劍,此消彼長循環往複,根本輪不上什麼德才高士去扶正祛邪。

他垂頭歎氣,瞧著應熒討好似的捧來酒壺,拿起這玉壺春瓶豪飲一口濁酒,心有抑鬱。應奉也是自苦,當世儒生已少有昔日為民請命的激昂之風,一個個親親成宗族,不思民生,黨同伐異或邀名或慕權,儒家失了謹慎務實又怎的讓人誠心信服。他情緒低落,喃喃低語著什麼“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見爺爺教學不成反增傷感,應熒有些過意不去,連忙剽竊隋唐大儒王通的名句企圖安慰,“阿翁,您的意思熒兒懂,我家根基在人在勢不在位,君子勢不於力,力儘而勢亡。世之不公,人怨難止,常懷仁德,方能上下一心。”

聽得孫女如此解釋,應奉滿意地飲罷壺中酒,歎著“人生如酒舉世皆濁”,已是無心再聊,揮揮手讓應熒回去。儒士的終極目標可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王莽改製錯在急迫並非理念,而今儒士少慕天下大同,改好宗親、鄉黨之和,清議成風,非一人之力所能改。

前世沒經曆過什麼社會鞭打的應熒,所學大多隻在校園書本,內心更偏向道家的順其自然,隨時準備著“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儒家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於利天下,而道家講究自我的內心滿足。應熒不能真正理解應奉這種久曆人事後的積年幽怨,隻是將這些暗記於心。念著阿翁感歎酒濁,她便想要給他造出幾壺清酒醉個明白。

應熒小腿飛快匆匆而去,年長幾歲的惠綰都有點追之不及,跟著她走過好幾個院子,停下時已在廚房。餐後已收拾妥當,幾個廚工正將曬乾的艾蒿分束捆紮,方便各處人眾取來熏烤驅蚊。

惠綰身量高些當即被人看到,相熟的廚娘招呼道,“惠綰你來的正巧,挑幾束艾蒿拿去你們二房,今年蚊蟲比往年來得晚呢。”

這廚娘倒是善於觀察,應熒心說這漢末小冰河期才剛剛開始,以後自然災害糧食減產戰爭動亂一樣都不少,未來幾年的北方當真極難,根本不是人力可改變的。趁著如今尚未禁酒,儘快將穿越人士必點科技之一的蒸餾酒搞出來,宴飲作樂尚是次要,重要的是醫用消毒防止感染。

廚房可是個意外不斷的好地方,工具之豐著實讓人欣慰。她讓人將蒸甕取來抱回屋去,廚人們偶爾會用這種器物蒸煮花漿凝取花露。之前用芸苔子、菽豆榨油的時候,應熒就已經注意到了,正是改作蒸餾器的好物品。

當許嫣得知女兒要給舅公釀美酒後,並未阻止,還陪著應熒一起思量。嚴令禁止品嘗,然後大方地了幾壇好酒供女兒觀察。

接連好幾天,應熒避開哥哥們的玩耍戲鬨,學後歸家對著蒸甕凝眉深思,時不時拿筆在絹帛上寫寫畫畫。許嫣對此並未多加乾涉,大概也隻有不諳世事的小孩子才會想著蒸酒,糧貴的時下哪個釀酒師不是慎之又慎,得酒之後生怕疏漏以至酸澀不能飲。

應熒覺著清香型白酒最適合當下,釀造技術已具備隻欠幾個關鍵性突破。她理好了思路,讓母親出麵召集了工匠和釀酒師,改造工具優化酒漿。沒過多久,幾壇好酒被慢火清蒸。

因技藝高超被大家尊為康伯的老者是莊上備受倚重的釀造大匠,熟知五穀略通藥理,要不是應熒默寫出後世的諸多酒方供他研究,才不被允許這樣糟蹋好酒。不一會酒香四溢,蒸汽冷凝為液淌入壺中,康伯拿來聞了聞,倒出半盞淺嘗,滿臉嫌棄,“酒性剛烈辛辣無香,浪費一壇好酒。”

“康伯你彆著急,再蒸試試。”雖然應熒對釀酒所知不多,但後世信息大爆炸讓她了解過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識,比如頭酒含甲醇、尾酒有雜質都不能喝。如今造酒工藝產出的酒水品質參差不齊,大概需要反複試驗。

但凡傳世名酒都是經老窖發酵,陳釀多年精心勾兌而成,急是急不來的。應熒能做的不多,主要還是靠康伯去尋找發酵周期短、出酒率高、窖藏期短的製酒方法。


最新小说: 七零:絕嗣大小姐流落海島,胎胎多寶 鬥羅:惡女太迷人,深陷修羅場 流浪十五年,歸家竟成冒牌千金 重生了誰還戀愛啊 紅月之祭 纏錦衾 侏妖滅世之深海魔鳳 苟在錦衣衛吞噬成神 這貓都吞噬恒星了,你跟我說弱? 你是我的救贖之大明星的農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