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感歎完時光如梭,皇孫已經長大的感想之後,就來到張三豐麵前說道:“張道長免禮,道長教皇長孫十多年,勞苦功高,咱賜道長為大天師。”
張三豐聞言,行了一個道教稽首禮,說道:“貧道謝過陛下。”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來到道衍和尚麵前,開口說道:“你就是姚廣孝?”
道衍聞言,麵無表情行了一個佛禮,回答道:“貧僧正是姚廣孝,法號道衍,貧僧見過陛下。”
朱元璋點了點頭,不再言語。朱雄英見場麵有些怪異,趕緊開口建議道:“皇爺爺,皇祖母,這時間也不早了,正是用午膳的時候,不妨先去用膳吧。”
朱雄英自然發現了自己皇爺爺前後的對比,看來皇爺爺是有些不放心這道衍和尚啊。
朱元璋見自己的大孫說話,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麵露喜色地說道:“好,咱肚子也餓了,正好也再嘗嘗這民間的吃食。”
說完,朱元璋、皇後馬氏在朱雄英的帶領下,來到宅院的餐廳處。
餐廳處,隻見三張大圓桌按照一字型擺放著,而大圓桌上則放著後世才有的轉盤。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了這個東西,很是好奇的詢問道:“大孫,這是何物啊?”
朱雄英麵露笑容的解釋道:“皇爺爺,這是孫兒命工匠打造的轉盤,是放菜品用的。孫兒念儀鸞司的將士們為孫兒出生入死,導致其傷殘,行動不便下,用這轉盤能更好的夾菜。”
朱元璋聞言,也不怪罪朱雄英如此做,而是對著一旁的蔣瓛說道:“蔣瓛,咱的大孫對你們不薄,你們要更加地聽咱大孫的話,知道了嗎!”
一旁的蔣瓛趕緊回答道:“卑職謹遵皇爺旨意。”
朱元璋點了點頭,遂開口說道:“嗯,都坐下吧。”說完,朱元璋第一個落座,皇後馬氏、朱雄英、張三豐、道衍依次落座。
不多時,十幾道飯菜一一送了上來,朱元璋開口說道:“都彆看著了,動筷吧。大孫,你也趕緊吃吧,多吃點。”
一旁的皇後馬氏也是開口說道:“雄英,你這在外兩年了,一定吃不好,你看你瘦的,得多吃點。”
朱雄英聞言,有些錯愕,自己這兩年可是好吃好喝著呢,怎麼還瘦了?自己一百斤的體重剛剛好啊。
但朱雄英心裡還是很感動的,自己一個鳩占鵲巢之人,還能感受到這一世親人的關懷,實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朱雄英語氣有些哽咽的回答:“孫兒,孫兒,孫兒知道了,孫兒這就吃。”
說完,朱雄英就和朱元璋很是愉快的用完午膳。
……
飯後,朱元璋在大廳裡喝著茶,在喝了幾口後,朱元璋突然說道:“大孫,你說胡惟庸下獄之後,咱要怎麼處置他?”
朱元璋想起昨日的打算,想要考考朱雄英對於政務的處理能力,畢竟十多年了,這孩子在其它方麵可以說是可以了,但是這政務上嘛,就要看看到底如何,他也可以在此方麵上教導朱雄英一二。
在朱元璋直言不諱說出這句話之後,朱雄英、道衍和尚都聞言一驚,在朱雄英看來,自己的皇爺爺酷似是想要考校自己對於朝廷政事上的看法;而在道衍和尚看來,這洪武皇帝朱元璋,看來是想要把這沿襲千年的丞相製度給罷黜了啊。
朱雄英心裡思考一下後,緩緩開口說道:“皇爺爺,孫兒愚鈍,若說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還請皇爺爺指正。”
皇後馬氏、張三豐望著朱雄英說出來的話語,很是欣慰,皇帝有意考校朱雄英在政務上的看法,就是說明朱雄英接下來要著重政務了。
在皇後馬氏看來,自己的大孫這些年來在張道長的教導下,心懷天下百姓,身體康健,日後一定能當一位仁君。而後,又在道祖的授意下,遊曆天下,品百姓之苦,日後繼位的話,其功績也是會不差的。
而在張三豐看來,這徒兒在武功這方麵已經沒有問題了,在性格上也是可圈可點,那麼接下來就要著重於政務上。隻要政務上在進行深造的話,其日後的功績,絕對遠邁漢唐,成就千古帝王之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