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蓮的母親都已經是奶奶輩的人了,彆說生育能力,恐怕早就絕經了。
這樣的人哪裡還有結紮上環的必要?張水蓮這不是折騰人嗎?折騰的還是自己的親娘,真是瘋魔了。
說起來就心酸,張木蓮歎了口氣,是又悔恨,差點落下淚來。
“怪我,我比水蓮大很多,說她是我帶大的也沒毛病,我性格太硬了,很多時候逼她太狠。
怕她走彎路遇壞人,總想幫她安排好未來的路,我知道她不願意在副業辦工作,可還是給她安排了。
我就想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安安穩穩的,有什麼錯?唉······”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張木蓮一手把妹妹帶大,會有慈母護犢子的心態很正常。
人心複雜,很難認定她們姐妹這樣的相處模式有沒有問題。
至少在秦小妹這個十七歲之前從沒感受過家庭溫暖的人看來,她反正是相當羨慕水蓮的。
隻是有些愛太過於沉重就變成了枷鎖,親緣關係中亦有過猶不及這個說法,或許於當事人而言,過度的保護不是蜜糖,更像是砒霜吧。
水蓮現在的狀態就像是遲來的青春叛逆期。
家裡人越不讓她做的;身邊人越不讓她做的;世俗越不允許她做的,她非要做,非要一條路走到黑,誰勸都不回頭。
這情況就有點難辦了,怪不得連張木蓮都拿妹子沒辦法,估計張家老兩口都快被氣死了吧。
莫說這是彆人的家事,就是真讓秦小妹插手,哪怕她已經活了兩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妥善處理張水蓮這事兒。
說白了,張水蓮現在這狀態就是有什麼執念,陷進去了,不到自己醒悟的那一天是不會回頭的。
在這之前還不知道要乾出多少驚世駭俗的事情來。
心裡有預感張木蓮現在說的這些都隻是冰山一角,秦小妹感覺人已經麻了,能做的不多,現下也隻能沉默著牽起她的手給予力量,希望能讓她有些安慰。
感受著掌心處傳來的柔軟溫暖,張木蓮果然紅了眼圈,不得不說,秦小妹實在是個很好的傾訴對象。
不管多大的熱鬨,她從來不追問,也從來不批判,就靜靜的聽著,眼神裡都是共情,很能感染人。
一個沒憋住,張木蓮直接捂住臉,語氣哽咽,“為著水蓮的事兒,我們家現在已經眾叛親離了,就連打秋風的親戚都不願意來我家。
熟人在路上見著我們一家跟躲瘟神似的,生怕我也和水蓮一樣,下一秒就把她們抓去計生辦上環,我真是····哎!”
一想到這段時間自己受到的冷眼和排斥,張木蓮委屈的不行。
生活上有些難處她遮遮掩掩的也就算了,可累及工作,她是真的無法接受。
推進計劃生育新政策其實有婦聯一份,畢竟生孩子的是婦女,她們的主觀意願至關重要。
萬一出現家庭意見不統一的情況,譬如婦女自己不願生育,但夫家強迫其生育這種情況,就需要婦聯的同誌上門調解、解救、幫扶。
但和計生辦的鐵手腕不同,在張木蓮的領導下,婦聯雖然也推進計劃生育新政策,但手段溫和,大多以教育為主,從來沒鬨出過事情。
與人民群眾親如一家,這一直是張木蓮這個婦女主任的驕傲,可現在她的親妹子水蓮正踩在她的驕傲上,反複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