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裡幾人一直在討論應該做什麼小吃好。
秦小妹褲子都做好兩條了,從屋子裡走出來透氣,便見院子裡的幾個人還在說話。
看上去討論挺激烈,應該是遇到了分歧。
她湊上去聽,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幾個婦女竟鼓起勇氣想做點小吃帶去公社賣,補貼家用的同時也練練膽子,省的出去總被人說鄉巴佬、泥腿子,給孩子丟臉。
當然這主要是王大娘的想法,她真的太在意大寶會不會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負了。
“這是好事兒呀!準備賣啥?”秦小妹也來了興趣。
說到做小生意,她的經驗還算足,能給些有用的建議。
上輩子秦小妹帶著兒子東奔西走尋找拋妻棄子的渣男時,就做過不少小生意。
一開始也是做點小吃賣錢,後來和小攤小販混的時間長了,認識幾個供貨商,又開始嘗試拿貨賣日雜。
那些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她被人騙過,放過鴿子,經曆過高價拿貨和給錢不給貨等等波折後,終於摸出些門道來,擺攤賣了七八年日雜。
後來私廠開始成為主流,大量招人,她又進服裝廠乾了十幾年,直到老眼昏花,腿腳也不利索,再也踩不動縫紉機才作罷。
如今想起來,上輩子遙遠的恍若一場夢,隻有在特定的時候秦小妹才會驚覺那竟然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隻可惜這些個經驗隻能為錢大娘等人提供一些意見,並不能完全的幫助到她們。
她的重生改變了太多,當年的人都找不到了,當年的情況也和現在天差地彆。
討論進行到現在,進入決賽圈的分彆是餛飩、鹵煮和炸糖餅,秦小妹來的正好,能給拿個主意。
“我還是覺得應該賣實惠頂飽的東西,餛飩就不錯,比饅頭有滋味,還有肉,年輕人處對象肯定舍得吃!”二丫拍著胸脯保證。
她說的確實有道理,可王大娘並不認同。
她覺得吃小吃跟下館子一樣,都是件奢侈事,就該吃些平時家裡吃不著或是舍不得吃的東西,且天氣漸涼,熱騰騰的鹵煮才是最優選。
“鹵煮好啊!下水便宜,賣的實惠些老百姓吃得起,咱們也有的掙,實在要想頂飽,往裡下麵條也不是不行。”
這倒是,就像夏天很多人頂不住炎熱的天氣會喝涼茶一樣,在冬天遇到一鍋熱騰騰的鹵煮,想必很少有人能抵禦得住誘惑吧?
想到那場麵,二丫開始動搖了。
“我倒覺得還得是炸貨。”錢大娘道。
她這麼說自然也有她的道理,“仔細想想,咱們出去下館子,誰不是花了錢可著油大的吃?能補一點兒是一點兒。
炸糖糕就挺好,糖是稀罕物,油也是稀罕物,更彆說白麵兒了,同樣是花錢吃東西,炸糖糕可比湯湯水水要頂飽,滋味好,食材稀罕,保管有人願意花錢!”
這是肯定的,不管是鹵煮還是炸糖糕、餛飩,隻要賣肯定就有人買,隻是競爭太大,不一定能掙上錢,站住腳。
首先一點,這些東西在國營飯店都能買得到,想要壓過飯店就隻能打價格戰。
問題是薄利不一定多銷,很可能累死累活乾一天,一算收入還不如做豆腐,這多尷尬?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