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想了想,主動和方桂華合作,“我會做毛豆腐,油炸也簡單,不知道桂華姐會不會做豆腐乳?”
沒有冰箱的年代,各種醃製、糟臘食物是冬天的主角兒,豆腐乳也是家家必備,主婦們基本都會做。
隻大丫、二丫的情況不一樣,她們的親娘死的太早了,沒人教,這重擔隻好落在方桂華身上。
她倒也不算個中好手,可巧了不是,她婆婆做的豆腐乳特彆好吃。
這麼一想,方桂華便應下來。
其實她更想做熱騰騰的雞湯豆皮去賣,可她家條件比不上老王家,沒有雞·····
“那就這麼說定了!”錢大娘很激動。
“咱們回去都研究研究,先做個一份兩份出來給大家嘗嘗,好的地方借鑒不好的地方改進,爭取啊,都掙上這份兒錢!”
隻要能掙上錢,那還有啥好說的?
沒二話,王大娘立刻端著簸箕就往回走,她算看明白了,跟著老錢家乾指定沒毛病。
大丫、二丫姐妹也結伴去了方桂華家,想找她婆婆學一學做豆腐乳的技巧。
這時候的她們都還沒意識到,今天在老錢家這個小院子裡做出的決定,將會影響整個大溪溝村乃至碾子橋。
甚至最後大溪溝村的豆腐製品都成地方出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徹底成了城市名片。
能玩在一起的人大概性格也差不了多少,都是認真說乾就乾的,一分開就各自忙自己的去了。
豆乾是老錢家的餐桌常客,作為主婦的錢大娘會做也會吃,不僅會製作肉厚容易入味的厚豆乾也會做勁道口感好的薄豆乾。
她計劃鹵一鍋厚豆乾出來嘗嘗味兒,薄豆乾則是做成下酒好菜風味冷吃豆乾,做五香和麻辣兩個口味。
其實豆乾還有很多彆的吃法和調味,但要擺攤賣小吃,錢大娘自覺這兩種做法是最合適的。
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先試試吧。
反正豆腐而已,家裡天天都要做的,要調整品類也很方便,這一點就如秦小妹所說,確實比賣鹵煮、餛飩成本低,好上手。
最後還是閨女操心著家裡的事,拿主意想了個這樣好的法子,錢大娘心裡美美的,感覺十分驕傲。
她心疼孩子,不知道該怎麼愛才好,想了想去屋裡拿了五個雞蛋,一口氣全丟進鹵鍋裡。
於家的幾人沒想到秦小妹心思這麼活,妹子也聽勸,說乾就乾,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
論條件,二十多年前是人口多的老於家要好些,可現在老錢家一騎絕塵,甩他們這些娘家人好幾條街。
說不眼饞是假的。
兩個舅舅和舅媽都是豁得出去的人,並不在乎臉麵,隻是就像剛才說的不得要領而已,否則早乾小生意去了。
守著土地能吃飽,可人在吃飽之後總樂意追求點兒彆的,誰都不嫌錢多。
雖然還沒開始乾,現在誰也不知道賣小吃的前景好不好。
可不知道為啥,第六感告訴老於家的幾人應該跟著一塊兒乾,錯過了這次機會得抱憾終身。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