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革新._中國曆史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永貞革新.(1 / 1)

在唐順宗的時代,為了挽救日漸衰微的大唐帝國,一群有遠見的官僚士大夫發起了一場改革運動,曆史稱之為“永貞革新”。這場運動背後,深藏著唐朝晚期政治上的兩大頑疾: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而後者更是這場革新運動的直接誘因。

宦官,作為專製製度下的特殊產物,原本隻是服務於皇室及後宮的仆役,多數來自社會底層。他們在入宮前必須接受宮刑,這種身體上的痛苦和心靈上的創傷往往導致他們性格的扭曲和變態。在宮廷這個特殊環境中,他們必須極度謹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命喪黃泉,這種壓力使得他們的心理變得極為敏感和畸形。由於他們共同服務於皇室,彼此間利益相連,極易形成利益集團。

唐朝前期,統治者對宦官有著嚴格的控製和管理。在唐太宗的時代,宦官僅僅扮演著傳達命令和照顧皇室起居的角色,人數也極為有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宦官的地位和權力逐漸提升。到了唐中宗時期,宦官開始被授予官職,其人數也迅速增加至數千人。到了唐玄宗時期,宦官人數更是高達三千,其中不乏五品以上的高官,甚至有些宦官的官職甚至達到了顯赫的三品。

安史之亂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宦官勢力的膨脹。在危難之際,唐肅宗更加依賴宦官,如李輔國等人因在靈武登基時跟隨肅宗而獲得了極大的權力,成為了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公元763年,吐蕃大軍攻陷涇州,長安陷入危機之中。唐代宗為求自保,不得不逃往陝州。此時,宦官魚朝恩率領神策軍和陝州的軍隊迎駕唐代宗至陝州,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唐代宗對魚朝恩極為信任,任命他為主管神策軍的宣慰使。然而,魚朝恩因此變得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唐代宗最終無法忍受其跋扈行為,便與宰相元載密謀處死了魚朝恩。

魚朝恩的離世,讓唐代宗對宦官掌兵權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因此他決意收回軍權,確保不再由宦官掌握。然而,曆史總是充滿了變數。唐德宗年間,為了應對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發動的叛亂,唐德宗調動涇源士兵前往襄城。然而,由於賞賜未能及時到位,這些士兵在長安城內發動兵變,燒殺搶掠,唐德宗不得不逃往奉天。

在這關鍵時刻,宦官霍仙鳴和竇文場率領著宦官和隨從,一路保護唐德宗,確保了他的安全。由於這一功勞,宦官們再次獲得了皇帝的信任,並重新掌握了兵權。唐德宗甚至將左右神策軍、天威軍等禁軍全部交由宦官掌管。

隨著權力的不斷膨脹,宦官們的行為愈發肆無忌憚。他們不僅把持朝政,更是禍害百姓。他們經常出宮在市場上以極低的價格強行購買百姓的物品,這種行為被稱為“宮市”。此外,他們還派出大批人員到長安城繁華地段,以極低的價格強行購買百姓的物品,對百姓進行敲詐勒索。

宦官們還在皇宮中設立了狗坊、鷹坊、鶻坊、雕坊、鷂坊等五坊,其中的宦官被稱作“五坊使”。他們經常以宮中需要為名,對百姓進行敲詐勒索,百姓們深受其害。

朝中大臣和長安城中的百姓對宦官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忍無可忍。唐代宗在位時,曾立其子李誦為太子。李誦經常與陪伴他讀書的王叔文、王伾等人談論時事,深感宦官之禍。王叔文向李誦揭露了宦官的種種惡行,使李誦意識到要想振興國家,必須改革朝政,鏟除這些為非作歹的宦官。

然而,命運似乎與李誦開了個玩笑。他尚未即位,便因中風而無法言語。唐代宗因擔憂兒子病情而病倒,不久後便離世。

唐順宗登基後,立誌整頓朝政,遂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王叔文和王伾兩位賢才受到他的器重,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其中王叔文還兼任鹽鐵副使之職。王叔文推薦韋執誼擔任宰相,並選拔柳宗元、劉禹錫等一批才俊加入改革隊伍,共同啟動了大唐的“永貞革新”。

王叔文等人上台後,首先廢除了飽受詬病的宮市和五坊使,這一消息傳出,長安城的百姓們無不歡欣鼓舞,紛紛稱讚新政的英明。

接著,他們通過唐順宗頒布詔令,嚴禁地方官員進獻常貢之外的財物,以減輕百姓負擔。此外,他們還對貪官汙吏進行了嚴厲打擊。如京兆尹李實,因仗勢欺人、殘暴不仁,且在旱災之年謊報豐收、加重百姓稅賦而被貶為通州長史。

在打擊宦官勢力方麵,王叔文等人也采取了果斷措施。他們停發了內侍郭忠政等十九人的俸祿,並清理了大量宮中閒雜人員。為了奪回禁軍兵權,王叔文任命韓泰為神策行營行軍司馬,範希朝為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然而,宦官們洞察先機,通知神策軍將領不要交出兵權,導致王叔文奪回兵權的計劃落空。

對於藩鎮割據這一安史之亂後的頑疾,王叔文等人也給予了高度關注。他們堅決抵製藩鎮勢力的擴張,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要求擴大地盤時,王叔文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請求。

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治弊病,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使社會趨於安定,贏得了民心。然而,由於他們的改革觸動了藩鎮武裝和宦官勢力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強烈的抵製和打壓。

宦官俱文珍等人擔心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於是產生了除掉王叔文等人的念頭。他們先是擁立唐順宗的長子李淳為太子,隨後偽造詔書罷免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職位。王叔文因母親去世而回家守孝後,革新派失去了核心領導,無力與宦官集團抗衡。俱文珍趁機與藩鎮節度使勾結,利用唐順宗病重之際,推舉皇太子李淳主持朝政。不久後,俱文珍等人更是將李淳推上了皇位,即唐憲宗。

唐憲宗登基後,局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與宦官有所勾結的官員們紛紛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而曾經推動“永貞革新”的王叔文卻遭遇了不幸,被貶為渝州司馬。更不幸的是,僅僅一年之後,他便遭到了宦官的陷害,不幸離世。同時,與王叔文並肩作戰的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位傑出官員也遭受了牽連,他們同樣被貶至外地擔任司馬之職,這八位賢士與王叔文一同,被後人稱為“二王八司馬”。

“永貞革新”的失敗,無疑給唐朝的政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此後,朝廷的腐敗現象日益嚴重,官員們爭相結黨營私,權謀鬥爭愈演愈烈。曾經繁榮昌盛的大唐帝國,逐漸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其輝煌的曆史篇章也在這一刻開始慢慢翻篇,逐漸走向衰落。

.


最新小说: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夢境入侵,拯救從騎士開始 開局獲得軒轅劍,成就劍仙傳奇 人類拯救計劃:苟住,人類文明! 六零嬌嬌作精,糙漢老公帶我躺贏 陰陽詭師 逆流韶華 人間正道是滄桑之百萬雄師 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 綜恐:我的係統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