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欠了一屁股風流債_四合院之飲食男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 第783章 欠了一屁股風流債

第783章 欠了一屁股風流債(1 / 2)

“二丫,坐飛機啥感覺?”

“哎媽呀,嚇死我了都!”

“哈哈哈——”

周六,李學武連軸轉忙了兩天後終於處理了積壓的工作,得空請家裡人一起吃飯。

就在四合院,能叫的都叫上了,就連二丫都跟著他們一起來了這邊。

去金陵的時候李學武大包小包的準備了那麼多禮物,回來的時候丈母娘哪裡會虧了他。不僅有他和顧寧的,還有孩子們的。

更是沒忘了家裡這些個,包括老太太,李學文和李學才一家也沒落下。

給老太太和劉茵的是上好的衣服料子,實在是這個年月很少有送成衣的。

送爺們和孩子禮物都很簡單,爺們抽煙喝酒就送煙酒,孩子們就送文具和玩具。

送女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女人,珠寶首飾拿不出來,畢竟都不是大富人家。衣服料子便成了這個年代女人交際最好的禮物。

做什麼樣的衣服全憑對方的喜歡,等做出來以後給對方看看又是一種回禮的交際。

摸著絲滑的料子,老太太和劉茵雖然在嘴裡客氣著,訓斥了李學武不該代他們收這麼重的禮物。可目光裡的欣喜和笑意是藏不住的,兩人也向顧寧表達了對親家的謝意。

顧寧對禮尚往來沒什麼印象,可也能想到一定是婆婆托李學武給金陵帶了禮物。

就算婆婆這邊沒想著準備禮物,那李學武也是不會差了的,也會代婆婆準備。

親家相處並不太看重禮物的貴賤多少,而是一份惦記,一份心意。

對於太婆婆和婆婆的客氣、感謝,顧寧笑著讓了,也學著李學武講了母親的帶好。

“親家得多暫回來了?”

聽李學武提到了顧延的婚事,劉茵關心地問道:“是年前還是年後?”

“哎呀——”不等兒子回答,她又輕輕拍了拍大腿遺憾地感慨道:“一晃你們結婚都快三年了,跟親家見麵的次數屈指可數。”

“我丈母娘也想您呢,說是年後回來,一定來家裡看您和老太太。”李學武笑著應了,同時也回答了母親的問題。

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是顧寧來回答,隻是她心思不在這個上麵,李學武哪裡會苛責她。

顧寧後知後覺,看了李學武一眼,嘴角微微翹起,扭過頭去,臉上多了幾分笑意。

“正應該來家裡坐坐,這可是實在親戚。”劉茵看向老太太講了一句,又看向李學武叮囑道:“你小舅子結婚,你也得上點心。”

“嗯,知道了,媽。”李學武應道:“出來的時候我丈母娘跟我說了,他們兩個想要在工人新村買房子,這不是遷就周瑤嘛。”

“可不就是實在親戚嘛。”老太太手邊放著衣服料子,點頭道:“你這當姐夫的多幫忙張羅。”

對於母親和奶奶的叮囑李學武都笑著應了,即便是沒有她們的提醒,李學武也記得這件事呢。

買房子倒是簡單方便,周瑤本就是廠裡人,又是乾部,無非就是錢的事。

丈母娘能讓他幫忙挑選房子,顧延是帶著錢回來的。有他自己攢的工資,也有丈母娘給的支持,買個一百平米的不成問題。

這件事李學武並沒有過多的參與,顧延的休假還有幾天,他讓小兩口自己挑去了。

左右樓房的信息就在那,選好了交錢領鑰匙,他給找個合適的工程隊裝修就是了。

家具家電不用愁,集團三產裡儘可以挑選,要是喜歡好一點的家具,他也可以跟大姥這邊交代,量尺寸訂製一套。

其他的軟裝和準備就沒什麼了,當姐夫的可以幫忙張羅,也不能越俎代庖。

畢竟房子裝修還得看小兩口的喜歡,未來是兩人住在那邊。

像母親和老太太說的實在親戚,這一點李學武承認,姻親不是親那就沒有親戚了。

小舅子能把家按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有他主動照顧的意思。他能看出這是丈人和丈母娘的意願,當姐夫的哪裡有拒絕的道理。

這天下的夫妻也不儘是他和顧寧這般和和美美,從結婚以後從未有過矛盾。

年輕男女,但凡有一方成熟,也不會出現打架拌嘴的時候,可這種情況得多難得。

李順和劉茵對兒子愈發看重和滿意的主要原因便是從不用他們為小兩口操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養兒育女,日子過的井井有條。

李學武丈人和丈母娘親近他,尊重他的原因也大多是如此。都在京城居住倒也不用這般擔心,金陵距離京城千裡迢迢,兩口子哪有不擔心閨女的婚姻是否安康和美的。

丁鳳霞見人就誇姑爺,也不是沒有哄著他的心思,一顆心還是為了閨女。

對顧寧都是如此,對顧延更是擔憂。她多精明,兒子的吊兒郎當和準兒媳的認真正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要不是看著兩人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她可不敢相信兩人能成為夫妻。

李學武笑言這叫琴瑟相合,性格互補,丁鳳霞也見了不隻一對兒,雖然麵上歡喜著,可還是放心不下。如果小兒子兩口能在姑爺眼皮子底下生活,有個矛盾也好有人解決。

他們在金陵,就算知道了也鞭長莫及。

小夫妻更是不能經常吵架,本就都是青春爛漫的年齡,吵的狠了容易傷感情。

但凡有人壓一壓,時間一長也就磨合了。

所以說丈母娘表麵上托他幫助小舅子買房籌備婚禮,實際上是將小兩口托付給他照顧。

“工人新村的房子怎麼樣?”

李雪也收到了禮物,是顧寧同母親逛商場時一起挑選購買的鋼筆。不僅李雪有,參加工作的趙雅芳、李學文、李學才和姬毓秀都有。

隻是這會兒李雪的注意力被二哥同母親的對話吸引,主動問起了房子的話題。

“怎麼?想獨立出去了?”

趙雅芳哪裡看不出小姑子的心思,故意逗了她道:“是不是在家住著耽誤處對象了?”

“我要相處對象,住哪都不耽誤——”李雪有些羞了,攬住了坐在一邊大嫂的肩膀晃了晃,道:“您還說我,當初是誰要分房的?”

“呀?——”趙雅芳聽得出來小姑子說的是六五年學校裡分房,她和李學文還是借著二小叔子李學武的光分到一處一居室的住房。

隻是這幾年家裡條件越來越好,二小叔子和小叔子都有了自己的房產,公公婆婆雖然沒有要求他們,可終究是定了大房養老的規矩。

再加上這兩年形勢變化,又有了李唐,她便早改了心意,還是覺得住在四合院裡舒服。

有人幫忙帶孩子,回家有口熱乎飯吃,不比住在學校住宅裡自己張羅著要強?

不過學校那邊的住宅他們也沒有浪費,簡單收拾了一下,用來防備惡劣天氣。

要是天氣不好,交通不方便,兩人就會在學校那邊留宿一晚,省的來回折騰遭罪。

正因為這個,聽見小姑子的“指責”她才好笑地轉過身問道:“你也怕雨雪天氣?”

“怎麼不怕,我現在可沒有方便車了。”

李雪抿了抿嘴角,笑著說道:“以前還能借著領導照顧,占點工作上的便利。現在我哪有乘用車的資格,還不是兩條腿蹬軲轆。”

“要是怕不方便就坐車。”劉茵也看出了閨女的心思,隻是不舍,便嗔道:“人家要結婚才決定買房子,你買房也是要結婚啊?”

“媽——”李雪嘟起嘴嗔了一聲。不過她也知道,這件事的決定權不在母親的手裡。

“你看我乾什麼?”李學武好笑問道。

李雪是行動派,鬆了大嫂的肩膀來到了二哥的身邊,故意撒嬌道:“二哥——”

“哎呀、哎呀——”李學武誇張地推開了妹子,故意似的挽起袖子說,“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二哥!”李雪不滿地拍了二哥的肩膀,道:“我還是不是你的好妹妹了?”

“你先好好說話就還是。”

李學武將她推向了顧寧,道:“趕緊讓你嫂子給你看看,是不是嗓子有毛病了。”

“哈哈哈——”

聽見家裡人的笑聲,李雪卻發現自己成了開心果,順勢攬住了二嫂的肩膀,不依地耍起來無賴。顧寧哪裡應付得了她這樣,卻又是不滿地瞪了李學武一眼,眾人笑的更歡快了。

姬毓秀有些羨慕地看了小姑子,她知道李雪有獨立的心思,是羨慕這份瀟灑。

要說住樓房,她們家還有一處空著呢,真要是喜歡,早搬回去住了。

現在是她嫂子在住,她要是回去,嫂子還巴不得呢,正好添了人氣。

隻是住在這邊不僅有婆婆的照顧,距離單位也很近,騎車子十分鐘左右就到了。

樓房有樓房的好處,地房有地房的方便。要不怎麼李學武舍不得後院的那處房屋呢。

說起來,他不僅有後院那一處房產,海子邊上還有個獨門獨院呢。隻是斯人已遠,再沒有回去過。不是畏懼思念,是怕自己心軟。

——

“你回來了?啥時候到的?”

李學武趕在周日來俱樂部這邊處理業務,正在門口撞見周常利。

見到這小子他並不意外,因為是他讓於麗給周亞梅打的招呼,安排周常利回京的。

在這個關鍵時期,京城年輕人正在麵臨人生抉擇的時候,回收站體係哪能不撈一把。

“李哥,我昨晚上到的家。”

周常利依舊習慣地把京城當做他的家,每次回來說的也是回家。

當然了,這小子油了,不排除有拍馬屁的嫌疑,話裡是把這裡當成他的家了。

為什麼?怕李學武不信任他唄。

一個個的都把這裡當成家,把自己當做是李學武的門徒,在體係內也有麵子。

回收站體係內,京城去的年輕人自成一派,在這個關係網裡又分了很多細支。

有四合院回收站那邊過去的,比如說十三太保,很受重用,過去就是重點培養。

也有頑主跟著周常利過去的,但也分是否在俱樂部效力過,從這邊過去的,更受信任。

這一次趙老四去鋼城可是帶了不少人,部分就是俱樂部的小子,還有健身教練。

特彆要表一表這體校出身的健身教練為啥也要跟著趙老四去鋼城蹚渾水。

還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是銀子晃了他們的眼。周常利不是唯一一個從鋼城回來必住在俱樂部的體係內人員。很多跟著他出去的,無論是海員也好,業務人員也罷,都把俱樂部當做是回收站經營體係的大本營了。

這裡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什麼都有,就算是回家住,還能有招待所住的舒服?

他們在外麵都享受慣了的,哪裡能吃的家裡那種苦,看看爹媽,把錢留下便要回這邊。

這些跟著闖出去的頑主,沒有一個不是“項羽”: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嘛。

真正是富貴了才敢還鄉,那些沒混好的也舍不得回來,也沒臉回來。

所以俱樂部這些健身教練看在眼裡的便都是一個個賺了大錢,衣著光鮮的狂項羽。

要說起來,俱樂部給這些健身教練或者體育生的待遇並不差。他們的就業競爭壓力非常大,那些高中生都沒有工作分配,更何況是練體育的。

這個時期對文化要求非常嚴苛,對體育活動也是如此,大型運動會很久沒有組織了。

就連紅星廠都隻在66年搞了一次,往後就再也沒搞過,文藝彙演也是十分地謹慎。

京城這幾處體校畢業生基本上守在家裡等著天上掉餡餅。當初還是李學武承了八極拳的情,從這些體校裡選了不少好苗子出來培養。

俱樂部這兩年正式運營,各個項目也陸陸續續招了不少人,可也不至於都安排了。

所以招進來的體育生工資待遇並不低,對比同齡,對比同學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可這份“幸運”也得分跟誰比,他們在俱樂部做服務指導工作,也有做保衛工作的,聽那些回來休假的頑主們講了外麵的刀光劍影。

說起來實在是好笑,這些刀光劍影,風霜雨雪,在這些體育生看來有點小兒科了。

要論“動手能力”,三五個頑主也打不過他們啊。彆說頑主們更凶狠,體育生不敢下死手,這麼說的純粹不了解這個年代的體育生。

了解一下解放後第一屆武林大會,真刀真槍的上場,還沒結束就被叫停了。再往後有誰聽說過再舉行類似的比賽嗎?

這些體育生遵循的是新式教育,可也要拜師傅的,學的也都是真本事。

剛開始聽這些頑主講外麵的業務,講外麵的危險,他們還糊塗著,聽多了也就明白了。

無非是長腦子,有手藝。

手藝他們不缺,能主動要想跟著去賺錢的就不缺這份腦子。他們自認為手藝不比那些胡同裡的頑主差,憑什麼人家能賺錢他們不能。

所以趙老四去鋼城,報名的就不止一個體育生,全都是手上有工夫的。

正擔心周亞梅無法從老彪子手裡接過指揮權,壓不住下麵的刺頭,有趙老四彙報,李學武也就應了,這才有了十八羅漢闖關東。

有“手藝”的需要,有“活兒”的也需要。這些體育生再能打,也不如胡同裡走出來的頑主們機靈,有活兒。

老兵那邊惶惶不可終日,終究是在麵上,李學武不敢輕易牽扯,隻安排左傑去招兵買馬,選一些妥當的招進東風建築裡工作。

雖然津門順風商貿暫停運營了,可架子不能散了,京城銷售的團隊還得保留元氣。

下鄉的這股風吹的太急了,很多人都站不住腳,可也算是大浪淘沙了。

真正能留下來的,無一不是牛掰的。

左傑選的那些人還得培養,作為恢複和規範化建設營銷體係的管理架構。

這些人選他早就記錄,是營銷體係中表現優秀,性格沉穩,沒有太特立獨行的人。

像是張海洋、李援朝這樣的不用選,家裡一定有安排,也留不住。像鐘悅民等人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且張狂的也不能用。

同頑主這些散兵遊勇不同,李學武給左傑下的命令是在精不在多,要選精兵強將。

而給周常利布置的任務則是挑選一些願意闖的,敢打敢拚的,都可以帶去鋼城。

讓周常利緊急回京,安撫和招募這些沒頭蒼蠅似的頑主,李學武另有目的。

京城有老兵組建營銷體係,未來將會陸續向周邊擴充發展。下鄉的老兵不一定就消散殆儘,脫離了營銷團隊,完全可以反向帶貨嘛。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對比鄉下的艱苦生活,這些從京城營銷團隊裡走出去的老兵更會想念曾經的生活。

當青春的熱血開始冷卻,革命的熱情開始消散,理智重新占領高地,他們會主動聯係京城這邊,甚至是打開營銷的思路。

就算貿易管理中心的貨物無法適應農村的經濟體係,可也是細水長流的經營。

鍛煉和三五年,等這些老兵回歸,必然會有一部分人無法安置,轉而成為營銷體係的助力。

京城的老兵同其他地區的學生結合在一起,朋友介紹朋友,回收站埋下的種子會生根發芽,綻放出花一樣的未來。


最新小说: 大明:讓你就藩,沒讓你立國 神印:身為聖女我拐走了魔族太子 海賊:我以響雷果實縱橫大海 偷藏濕夏 大學報道,軍訓教官見我立正敬禮 修煉三千年,歸來無敵都市 第一紅人 合租室友竟是高冷傲嬌的前妻? 女帝:讓你輔政,你把皇宮當寢宮? 盜墓:開局覺醒神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