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遼東,鋼城_四合院之飲食男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90章 遼東,鋼城(1 / 2)

今年過年比較晚,2月16日除夕,17號春節。不過隻差不到一個月時間就過年,這個時候也算年根底下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李學武都忙,忙的腳後跟磕後腦勺,裡裡外外一直能忙到年後去。

今年更忙,單位上的人情世故,年終總結,開年計劃等等。家裡父母那邊,丈人那邊都得想到了,還得在離開前安頓好家裡。

幸好父母年紀不大,雖然上麵還有個奶奶和姥爺,可身體都硬實,不用他操心。

再就是自己的小家了,顧寧的性格使然,李學武對她既放心,又擔心。

不用擔心顧寧惹豁子,隻是擔心彆人主動招惹她,欺負她,自己卻不知道。

尤其是自己出門在外,顧寧一定不想讓自己擔心,總會把委屈藏在心裡。

一個人在家,再沒有個說話的,他哪裡能不擔心。

最後就是小的。李寧過了年才兩歲,正是規則敏感期,對什麼都好奇的年齡。管住了,那就是管住了,管不住就是個小土匪。

彆看李姝淘氣,可李姝從小是在他和顧寧的關愛和教導下長大的。淘氣卻並不胡鬨,愛玩也有節製。

大的小的都處於需要父愛和陪伴的階段,他這邊走了,怕是大魔王帶著小土匪,姐弟兩個真成了山大王了。

孩子的事再著急也沒有用,因為跟他們是說不懂的,隻能多做安排和準備。

為什麼要送李姝去幼兒園,就是要規範她的行為和生活,現在她都學會自理了。

為什麼要給李姝請家教,就是要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在父愛減弱的時候增加快樂。

為什麼要安排趙雅萍來家裡生活,就是要給李姝樹立一個榜樣。

趙雅萍來自農村,有淳樸自然,堅毅果敢的優秀品質,正可以中和李姝的霸氣。

李姝在家為啥這麼淘氣,就因為孩子堆兒裡她是最大的,也是大王。

在四合院的時候,有棒梗這樣的孩子王在時,李姝表現的就很內斂。

十三歲的小姑娘住在家裡,又能在學習上積極影響,又能在生活是主動幫助。

李學武對閨女的愛可謂是全方位立體化的準備了。對閨女如此,再看處處以姐姐為榜樣的李寧就很好歸置了。

李寧在家裡其實沒什麼地位,他姐姐李姝雖然不是李學武和顧寧親自養大的,可她一歲往後便是兩口子接回家裡一起生活。

李學武兩口子對老大傾注了不少感情和精力,再生養自己孩子的時候就顯得遊刃有餘了。隻是這份遊刃有餘表現的有些鬆弛。

第一個孩子李姝跑摔了,或者傷個小口子,兩口子都要皺眉緊張一下。再到李寧的時候就習以為常了,知道不會出什麼事。

所以小小的李寧太清楚不過自己在這個家的地位了,摔一下爸爸媽媽就喊他自己站起來,姐姐則是站在一旁拍手給他加油。

所以說這個家裡李寧表現的比所有人想象中要堅強的多,甚至有點心眼多的樣子。

他才兩歲不到啊,就能學姐姐耍心眼子,時時刻刻盯著他姐姐在乾什麼,或是有樣學樣,或是得了便宜賣乖。

顧寧也好奇,李姝早慧有可能是混血的原因,那李寧這麼早開慧是什麼情況?

她可不希望自己家裡出一個天才,她對兩個孩子從未表現出過分的親昵,可也不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背負太多的壓力。

天才對有些人來說是好事,可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沒什麼必要。

顧寧不是血統論的擁躉,但她自信同李學武能撐起這個小家,給孩子們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真出了一個天才,那全家都甭得消停,全都得圍著“天才”轉悠、服務了。

好在李學武這個“半”育兒專家給她解釋了這一心理現象,是老二在學姐姐。

小孩子更願意模仿小孩子,所以老二表現的很聰明,像是早慧一般。

其實說李姝聰明,在李學武看來閨女也僅僅是機靈罷了,絕對沒有天才的頭腦。

至少現在能確定李姝並沒有繪畫天賦,也沒有很強的音樂天賦,雖然她小時候能拿蠟筆塗鴉,跟著她媽媽接觸鋼琴音樂。

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用不著誇大其詞,蒙騙自己。孩子是好孩子就行了。

除了要安排老的和小的,再安排顧寧在單位的人際關係,還得兼顧小舅子要結婚這樣的家務事,他不用負責具體業務,可也不能完全不管,總得費心過問,表示關心。

年後丈人一家要回來辦婚禮,會不會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引起什麼複雜的狀況。

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時代的波瀾,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丈人兩口子說是回來給兒子辦婚禮,在其他人看來就是要探究他顧海濤有沒有其他的企圖,是不是閒不住了,想要出山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以他丈人的資曆和身份重新出山,就有可能影響到其他人的進步,難免的會招來非議和攻擊。

所以作為顧家的姑爺,他還不得不為這件事多做準備,為丈人分憂。

他做的多了,就能吸引一些目光,把丈人回京這件事弄的再複雜一些。

反正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隻要結婚這件事完成,老兩口立馬回金陵。

到時候就算這些人有什麼想法,隻要丈人請三個月病假,影響也就消除了。

那有人問了,這婚禮不辦好不好,隻顧延小兩口簡單領個結婚證,然後去金陵住個探親假好了,還能旅遊幾天,豈不是合適?

不合適,真的不合適。

雖然這個年代講究革命愛情,可也注重明媒正娶。顧家又不是什麼低門小戶,更沒有做什麼偷雞摸狗的勾當,真要是如此低調,倒是要讓人家覺得他顧海濤有貓膩了。

什麼最難揣測?是人心。

顧海濤要回來,光明正大地回來,光明正大地走,這樣才能堵住某些人的口,得以再消停幾年。

李學武反正是跟丈人透了底,大風沒有刮一冬的,更沒有一百年的冬天。

有誌氣,革命工作到什麼時候參加都不晚,路上迷霧叢叢,不如停下腳步看一看。

這話他乾爹鄭樹森也在講。

***

“我是真想退下來啊。”

乾兒子來家裡看望自己,鄭樹森十分地高興。客廳裡也沒有外人,就他和老伴兒。

這話對彆人說不得,對親兒子都不能說,但用不著避諱乾兒子。

李學武的發展早就出乎鄭樹森的預料,沒想到今年乾兒子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早就得知李學武可能要去遼東工作,他早就想叫他來家裡聊一聊了。

彆看李學武在他眼皮子底下,爺倆工作上沒什麼聯係,生活上也見麵漸少了。但要說乾兒子對他們老兩口的關心,他這心裡是相當熨帖的,他們對乾兒子的關心也是真心實意的。

尤為難得的是,李學武這個乾兒子同他們親兒女相處的關係一般,但這些事並未影響到雙方的感情,李學武上門也是主動。

鄭樹森沒理會老伴兒的提醒,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胳膊,小聲說道:“下不來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他微微搖頭,苦惱地講道:“誰不知道高處不勝寒的道理,走到這一步我真是如履薄冰啊——”

“行了,孩子難得來一回。”王淑華瞪了老伴兒一眼,道:“你老跟他提這個乾嘛。”

鄭樹森沒理會這些嘮叨,依舊皺眉講道:“你丈人那邊謀算的早,還敢‘病’著,我現在連‘病’都不敢啊。”

“嘖嘖——”他搖頭嘖聲道:“真要是病了,那且等著粉身碎骨吧,有一萬個人等著踩你。我現在是上不敢上,下不敢下。”

“您也多注意身體啊——”

李學武輕輕拍了他的胳膊,提醒道:“有些事可以緩一緩,急不來的。”

“唉——且熬著吧——”

鄭樹森無奈地搖頭,雖然知道乾兒子講的是實話,可哪有事事儘如人意的。

他不是一個講空話,乾虛事的人,他更不能眼瞅著民生和經濟垮掉。

所以儘心儘力,勉強支撐著。不敢說自己是裱糊匠,可距離實際也差不離了。

“我估計得乾到55才行了。”

他長歎了一口氣,看向老伴的目光裡多了幾分愧疚,拖累她也跟著擔憂。

王淑華也不由得皺了皺眉頭,輕聲勸道:“說學武呢,怎麼老顧著你自己啊。”

“沒事,媽,我爸心裡有話不好說出來,正好說給我聽聽。”李學武笑了笑,勸慰道:“我爸這是不放心我去遼東呢。”

“他就是逮著你不撒手。”王淑華故作不滿地瞥了老伴一眼,道:“還說呢,你抬起頭往上看看,有幾個55就能退下來的。”

“你要真這般心累,那咱們就豁出去了,大不了往南邊住幾年去,就當養老了。”

她說的十分乾脆,其實也是擔心老伴的身體,再這麼熬下去,好人也熬壞了。

“孩子們也都勸你,得過且過,彆什麼事都較真。你越是較真,他們越是放不過你,總得有個人站出來做事不是?”

“唉——”鄭樹森長出了一口氣,道:“談何容易啊。”

“那就多出去走走,總得給人家工作的機會不是?”李學武笑著建議道:“您跟我乾媽多久沒有休假了?年後就去北戴河休息一個月吧,放鬆放鬆,彆老繃著。”

“就是,地球沒了你還不轉了?”

王淑華瞪了眼老伴,轉頭看向乾兒子講道:“你爸本是個生性豁達之人,偏偏被逼著鑽了牛角尖,你來說還好,我說——”

“行了,去準備飯吧。”

鄭樹森不願意聽老伴嘮叨這個,抬手比劃著講道:“學武不吃魚,把那兔子燉了。”

“彆,媽,甭麻煩,今天不在這吃。”

李學武擺了擺手,解釋道:“家裡來且了,晚上全家回我媽那吃飯。”

“真的假的?可彆裝假啊!”王淑華懷疑地看著他,道:“餓著你可不虧。”

“放心吧,我跟您裝啥假啊!”

李學武笑了笑,解釋道:“我大哥的小舅子要來家裡做客,我咋地也得留客啊。”

“學文的舅子?在你們廠那個吧。”王淑華對李學武家裡的事倒是清楚,她見李學武這麼說,便也就點頭道:“那就再來的。”

說著話又想到了什麼,看了乾兒子講道:“這幾年就屬你們廠經濟效益好,你這親戚拐彎抹角的沒少為難吧?”

“嗬嗬,還行,都挺好的。”

李學武聽得出乾媽話裡的擔心,笑著點頭道:“我是冷麵孔,人家都不找我呢。”

“倒是自在了,千萬彆攬閒事——”

王淑華見他回答的如此自信,便也就放下了心,點頭叮囑道:“你們廠發展的好,你又是主要領導,打秋風的一定很多,千萬要守住底線,不能什麼人都信任。”

“嗯,聽您的。”李學武笑了起來,道:“你還不知道我的,最怕麻煩了。”

“知道,知道,你就是個小猴子!”

王淑華對這個乾兒子滿意極了,誰要是有一個如此年輕有為,出類拔萃的乾兒子,誰又能忍住不欣賞,不喜歡。

“你們集團去年發展的可快。”

鄭樹森抽起了煙,微微眯著眼睛講道:“一次又一次,機遇抓的真好,連上麵都在講做企業做經濟就是要有搏浪的精神。”

“其實跟您現在一樣,我們也是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很怕一個步子邁錯了。”

李學武微微搖頭,講道:“否則要對不起人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全體工人了。”

“不能因噎廢食嘛——”

鄭樹森伸出手在煙灰缸裡彈了彈煙灰,看了他一眼,講道:“你們集團前段時間的波折我都聽說了,你處理的就很好嘛。”

彈完煙灰,他又忍不住抽了一口香煙,這才繼續講道:“我在仕途的這潭泥水裡深耕了幾十年,到現在我敢跟你說組織內真正的贏家從來都不是滿臉堆笑的應聲蟲。”

“你也不是新兵蛋子,應該知道這個道理,那些表麵謙卑的年輕人,不是披著羊皮的狼,就是裝大尾巴狼的羊。”

“是,您說的對。”

李學武還真是第一次聽乾爹將職場仕途上的矛盾講的如此鋒芒畢露。

他不會去揣測乾爹如此坦白是有什麼目的,隻有一樣他能想到的,便是他此去遼東風險異常,乾爹實在是放心不下。

既不想他失去了如此難得的機遇,從務虛走向務實,真正承擔起一片天空。又不想他遭人陷害,過早地遭遇挫折,怕他一蹶不振,浪費了這份視野和才能。

所以講的直白一些,刺激自己的野心和銳氣,不能像在機關這般內斂和低調。

“你要記住,在這條路上,真正的生存邏輯是在暗流中精準地把握每一次潮汐規律,該蟄伏時蟄伏,該亮劍時亮劍。”

鄭樹森表情極其嚴肅,手指點著沙發對李學武教育道:“我在京城工作的時間超過了二十年,光是主要負責人我就見證了十一位領導更迭。”

王淑華見他如此講,目光不由得一凜,彆過頭去望向了門口的方向。

這些話隻能出得老伴的口,入得李學武的耳,萬萬不能傳到第四個人耳中。

這個時候,李學武也認真了起來,挺直了身板,端正地聽著乾爹講話。

“這些主要負責人能穩坐釣魚台的無非隻有三類人。”鄭樹森一手掐著煙頭,一手比劃著講道:“精通權謀的棋手、遊刃有餘的社交家、善用資源的野心家。”

“說實乾興邦,這話沒有毛病。”他點了點李學武,講道:“但我告訴你,那些隻會埋頭苦乾的‘孺子牛’,早就被打發到諸如檔案室一類的單位修編年史去了,或者去郊區分局做統計報表這樣的瑣碎工作。”

“他們所標榜的兢兢業業到頭來不過是自我安慰的幾句空話,你會羨慕他們嗎?”

鄭樹森抽了一口香煙,又在煙灰缸裡彈了彈煙灰,講道:“寫在紅頭文件裡的晉升標準那都是明麵上的遊戲規則,真正的闖關規則都藏在你們辦公桌上陶瓷茶杯升騰的霧氣裡,沉澱在一次次麻將的磕碰聲中。”

“我講這些不是在汙染你,也不是在警醒你什麼,隻是要告訴你,不要想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一套,不現實。”

“咳咳咳——”

許是講的急了,或者是真擔心李學武,講的語氣有些激動了,忍不住咳嗽了起來。

王淑華站起身,端了熱茶遞給他,又從他的手裡摘下抽的隻剩下小半截煙頭,按滅在了煙灰缸裡。

除此之外,她什麼都沒有說,沉默地做著這一切。若不是有李學武走到了這一步需要他如此提醒,許是這輩子他都不用如此費神。

但王淑華也清楚,其實老伴多少有幾分遺憾,自己的一對兒女不是走仕途的料。

他難道不希望如此教導兒子?

他想,他希望兒子比他走的更遠,更有成績,可誰讓自己的兒子不是那塊料呢。

如果兒子能自己走到李學武今天這個地步,哪怕他是豁出去這張老臉了,也得給他保駕護航,托著他更進一步、兩步,多少步都行,他也值得。

沒有,他到現在都沒有機會對兒子講出這些仕途中的黑白,哪能不遺憾了。

這些話隻可對有能力,能駕馭得了這些道理的人講,就算說給兒子也是禍害。

鄭樹森順了老伴的意,鬆開了煙頭,端著茶杯喝了一大口,這才繼續講了起來。

“不做事就沒有成績,沒有成績就缺少進步的實力。做事又怕出問題,越怕出問題工作越是會出問題,這工作就沒法乾了。”


最新小说: 一個普通女生的奮鬥之路 八零:大佬的媳婦是個勾人精 說好協議離婚,八零大佬反悔了 稀有嬌美雌性有孕,眾獸夫爭當爹 從404空軍基地開始的星海征程 末世:我打造無限血肉列車 幻翼 人族戰神專攻下三路 綠茶雌性超軟,禁欲獸夫摁著求親 瑪利亞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