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黃老板有可能會換掉她?”何揚青似乎有些失望的問道。
杜恒笑著替安德魯回答,“換掉她,不是可能是必然。”
“談判桌上她再待一分鐘,都是對黃老板判斷力的羞辱。而且,她的離場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向對手表明:我方已意識到失誤,即將做出強力調整。這是一個止損與威懾的混合動作。”
“那換掉她換誰?韋秋麗?不對,那是人事負責人,要不就是負責門店開發的容鐸?也不對,這位和黃老板正在鬨離職,那.....”孫偉民又拿起文件夾,翻閱著這裡麵,看著比國美內部個個人檔案還要豐富的高管信息。
安德魯這時候,老神在在的形容道,“嗬嗬嗬,黃覺得靠這幾位能和以前一樣啃下百信,但沒想到第一輪就硌了牙,所以,接下來登場的角色,才是真正的隱形王牌與戰略奇兵。”
“那能是?”
“他的另一個妹妹,黃豔紅。”
“她?這位不是去了地產那邊兒,不負責.....”
“不不不,這位,才是tedger,真正賬本的守護者。
安德魯眼神變了變,“外界隻知她是黃總妹妹,卻常常忽略她是國美龐大零售帝國實際上的財務神經中樞。”
“遠離鎂光燈,極少在談判桌前端衝鋒,但所有流向黃老板的關鍵財務數據流,都經過她的案頭審核、過濾、再詮釋。”
“她不是方為那種執行層麵的人肉計算器,她是這個商業集團裡財資的解讀官與預警器。”
看到眾人陷入沉思,安德魯壓抬高了音量,伸手指比劃,“根據過往國鎂發展曆史和我們團隊得到的內部信息資料,這位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兩點。”
“第一,對資產價值的極端敏感與務實。不同於方為的預設性評估,她是真正深挖資產底牌價值的高手,尤其對於門店物業、渠道網絡這些硬通貨。百信的物業剝離方案在她眼裡,不再是麵子上的道德問題,而是具體到每平米地段潛力、租售比、產權瑕疵的冰冷數字戰爭。”
“如果出現在談判桌上,她會要求海量原始交易數據、租賃合同、市政規劃圖紙,企圖從杜構建的公允模型裡找出哪怕0.1的高估,以此作為反壓股權交易總價的杠杆。”
“第二,她是黃老板大腦的財務回路同步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能預判黃對風險和成本的容忍紅線在哪裡,知道如何將財務分析結果包裝成老板能理解的、決定生死的是或者否的信息。她的介入,是黃老板投下重注的決心探測器。”
“下一輪,如果她出現在談判代表名單裡,或在後方深度參與,那麼真正的財務戰才剛開始。我們麵臨的才是真刀真槍的核查。”
正當眾人陷入對黃首富第二個妹妹可能將要參與談判而擔憂的時候,又聽到杜恒開了口。
“在這之外,還有一個人,我希望大家注意。”
“誰?”
“張丁。”
孫偉民一愣,看了眼何楊青,“就那位前幾年一直跟著黃老板做地產業務的?”
“對,就是他。杜律,聽說這人還是您的學弟?”
“是,而且是一個專業,不過,我比他早十屆,很聰明的一個人。”
“不止是聰明,thestrategistintheshado幕後的戰略家)。”安德魯接話道,“從過去的案例看,這位是黃在局麵膠著時,可能打出的最強戰術牌之一。”
“這位,通常不負責常規並購談判,他是戰略投資事務的實際掌舵人。黃老板過去幾年在非零售領域的資本騰挪,如地產項目、金融牌照試探、乃至一些科技領域的撒網式投資,背後都有這人的影子。”
“此人的思維模式與零售出身的李軍濤、黃休紅截然不同。”
安德魯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他最可能的切入角度是什麼?威脅性替代方案和未來協同場景構建。他可能會在談判僵持階段突然路過或直接加入核心談判圈,以一種跳出棋盤看棋局的姿態提出。”
“如果百信團隊如此執著於獨立價值和強硬條款,那麼是否應重新評估這筆收購的戰略優先級?是否可以考慮將資源轉而投入到某個黃老板正在關注的新興領域,如地產、或其他科技類並購,以追求更高的資本回報率?”
“他會用冰冷的資本邏輯,描繪一幅放棄百信,海闊天空的未來圖景,試圖讓我們產生對交易最終破裂的顧慮。”
聽到這句,無疑加深了幾人的擔憂。
就連陸小寧都知道,國鎂有他的軟肋,百信或者說長鐵精工,也有自己的軟肋,那就是撤離這個混亂的“戰場”,順便賣個好價錢。
會議室安靜幾秒,杜恒發了聲,補充,“他更可能做的是拋出一個高度複雜、充滿未來想象空間,但估值模糊的置換或期權方案,試圖擾亂現有基於資產硬價值和合同硬條款的談判框架。”
“比如.....用某處開發中商業地產的部分權益,去置換百信剝離出去的物業資產,或者設立一個基於新業務未來業績對賭支付的對價調節機製。”
“他的目標不是正麵擊破我們的骨頭和項圈,而是製造混亂、引入新的變數,把水攪渾,迫使我們在更龐大、更不可控的戰略合作框架下妥協。”
“識彆和狙擊這種戰略煙霧彈,需要定力,對其真實意圖和可行性的瞬間拆解能力。”
杜恒分析完,看向安德魯,安德魯又看見桌前的眾人,一拍桌子,總結陳詞。
“所以,下一輪,當李軍濤帶著新組合,很可能是李本人打頭,方為象征性存在,黃休紅消失,黃豔紅在側,以及隨時可能像戰略轟炸機般空降的張丁,再次坐上談判桌時,那張桌子就不再隻是拚刺刀的前線了。”
“它將成為一場多維立體戰爭的中樞神經節點。硬骨頭要抗住炮火,軟刀子要識破迷魂陣,戰略轟炸更要精準攔截。我們的策略,是時候磨得更加鋒利了。”
“但,我們能夠預判到他們的預判,不是麼?”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