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師大北門,進門右轉,第一個路口右轉兩百米,蘭蕙公寓大堂門口,穿著條牛仔褲,小白鞋,藍色襯衫的小李廚子,手裡拎著一個布包,站在那兒接受著來往的紅白黃黑各國姑娘們的參觀。
畢竟,在一個男生占比不超過25的學校裡,找一個這種長相身材高度的,從統計學上來講,概率無限接近於個位數。
瞧見經過身邊,不時飛過來眼神,小李廚子很坦蕩的回看過去,“白長圓大翹挺直大小s”的在心裡做著判斷。
許是太過坦蕩,觸發了某種被動,剛經過一個腰臀比驚人的金發斯拉夫長相的姑娘,李樂的屁股就傳來一陣痙攣般的抖動。
噗!掏出來瞄了眼,忙接通,“喂,媳婦兒,昂,在樓下了,剛給打了兩個電話沒接,但她那個薩瓦迪卡的室友說這個點兒應該回寢室。”
“那必須的,你交代的事兒麼,放心,一定傳達到位,嗯嗯,嗯,ua!!”
掛上手機,蹭蹭上麵的口水,噗!又給插了回去。
再一轉頭,就瞧見李尹熙從不遠處走來。簡單的襯衫長裙,背著一個帆布包,素淨得像任何一個潛心學業的普通留學生。
可陪在她身邊的不是熟悉的女同學,而是一個高個子的年輕男生。兩人並肩走著,步調隨意,男生微微側頭,低聲對李尹熙說著什麼,她聽得很專注,嘴角帶著一絲淺淺的笑意。光線勾勒出年輕麵龐的輪廓,泛著靜謐的親昵感。
李樂沒動,沒有喊,隻是靜靜的看著兩人走到樓前。
李尹熙先看到他,表情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細微,像一滴水落入深潭,漣漪輕得幾乎不見。
臉上的笑意收了起來,變成一種略顯局促的驚喜,“姐夫?”
身邊的男生聞言,目光也落到李樂身上。
比自己矮了一個頭,很標準的單眼皮,眼尾狹長如墨線輕挑,鼻梁陡峭。薄唇如刃,下頜帶著明顯的棱角,倒算的上五官端正。休閒西裝,頭發梳的板正,很精神。
男生迅速地打量了一下李樂,異常高壯的身形,手中那個印著“燕京大學105周年紀念”的帆布包,以及那張明顯不是南高麗人的、和身材形成強烈反差的俊秀,沉靜的麵孔,還有,那標誌性的圓寸腦袋。
而聽到李尹熙嘴裡喊著“姐夫”,便小跑過去,男生臉上掛起無可挑剔的禮貌微笑,跟著走近兩步。
“我給你打電話,怎麼不接?”
“啊?你打電話了?”李尹熙一抬胳膊,從包裡翻出手機,“呀,剛才開組會,我調了靜音,沒聽見,不好意思啊姐夫,等久了吧?”
“沒事兒,我也剛到。”說著,李樂把手裡的布包抬起來晃了晃,“後院兒做的幾樣泡菜和蟹醬,你姐說你前幾天打電話說,上次從家拿的都吃完了。”
“嘿嘿嘿,還是大姐和姐夫疼我,這兩天沒這些東西,吃飯都不香的。”
“噫,這玩意兒有啥好吃的。李笙和李椽是一口不沾。”
“想吃你做的,又不能天天吃到哇?”
“行了啊,我可聽你姐說了,上半年我不在家,你是一禮拜恨不得去家七天蹭飯。”
李尹熙“嚶嚶”兩聲,扭了兩下,“哪有,我都是去看孩子的。”
“嘁,就拿孩子找借口,那怎麼這暑假回來,也不來家吃飯了?”
“我這是馬上畢業了,要開始寫畢業論文了麼,忙。”
“忙?你一個留學生,為了個論文忙?”說著,李樂瞄了一旁的男生一眼,臉上浮現出“哦~~~”的微笑,眼神卻在示意李尹熙,“那誰?”
“哦哦,這是鄭宇哲同學,是我.....係裡的同學,也是南高麗來的。”李尹熙的介紹詞在“同學”之前有一個極短暫的、幾乎不可察的停頓,被李樂抓住。
“鄭宇哲同學,這是我大姐夫,李樂。”
“李樂哥,您好。我叫鄭宇哲。”那聲,立刻躬身,按著南高麗的規矩,行了個無可挑剔的標準的問候禮。笑容溫和得體,中文發音清晰標準,帶著點南高麗的僵硬,但不影響理解。
李樂微微一笑,點點頭,語氣平靜,但視線卻像無形的探針,目光在鄭宇哲的臉上停留了一瞬。
男生臉上的笑容還未來得及完全收起,但是在對方看似恭敬有禮的眼神深處,李樂飛快捕捉到了一種猝不及防地翻湧起的熱切,一種近乎灼熱的、帶著強烈目的性的專注,像獵人終於鎖定目標時的精光一閃,又迅速被一層溫文爾雅的薄紗覆蓋下去。快得讓人幾乎以為是錯覺。
而在這眼神裡,更看到一絲飛快閃過的,並非全然是晚輩的謙恭,而是審視、是估量、亦或是某種過於急切的確認。
“你好,你好。”
李樂微微一笑,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像投入了一顆小石子,翻起了一圈圈的漣漪,轉向李尹熙,狀似隨意地問,“剛下課一起回來?”
“嗯,”李尹熙點點頭,手指無意識地捏著帆布包的帶子,“正好討論論文的開題,就一起走回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宇哲適時地開口,語氣謙遜:“和李尹熙同學交流,總能學到很多。李樂哥,很高興認識您。那我就不打擾了,尹熙同學,論文的事我們明天再細聊?”他看向李尹熙,眼神詢問。
“好的,明天見。”李尹熙應道。
鄭宇哲再次對李樂禮貌地頷首,“李樂哥,再見。”
說罷,轉身離去,步履從容,背影很快消失在公寓樓的拐角。
樓道口短暫地沉默下來,隻餘下外麵馬路上模糊的車流聲。
“這鄭同學,看著挺不錯,挺有禮貌。你們很熟?”
“就是....是挺親切的同學.....我們在做同一個專題項目,比較聊得來,這幾天,他幫我把論文大綱都給整理了出來。”李尹熙沒有抬頭,仿佛在專心致誌的研究布包上的燕大校徽,卻又“強調”一句,“他學習很認真,很好的。”
親切的同學?聊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