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胖子扒拉一口蛋炒飯到嘴裡,含糊不清地感歎,“得!這早飯吃的,真叫一個彆開生麵。還能一邊欣賞娃拉屎,一邊就著.....下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樂淡定地翹著蘭花指,端起碗喝了一口豆漿,“等著吧,你們幾個,或早或晚,都有這麼一天。習慣就好,就當.....就當就著王致和臭豆腐吃了。”
馬闖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什麼,放下筷子,一抹嘴,哼哼起來,“今天開始我要自己上廁所,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小看我.....我等不及了我要上廁所,上廁所的時候不能吃東西....粑粑快點出來喲~~~~”
這一唱,飯桌上安靜了幾秒。
李樂三個人表情也變得十分古怪。
互相看了一眼,再看看那邊兩個努力“嗯嗯嗯”的寶娃,空氣中那若有似無的味道似乎變得,更加具體了.....
“噦~~~~”
“嘔,偶~~~”
“歪日特得,馬大姐,你彆唱了!”
“這飯,突然就不香了,唔....”
兩個坐在馬桶上的小家夥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仰起小臉,看著大人們古怪的表情,李笙還好奇地往前探探腦袋,李椽則繼續專注著他的大事業。
“噗~~~~”
。。。。。。
下午兩點半,南來北往的人流裹挾著行李與期盼,將春運特有的焦灼與忙碌氣息填滿了每一個角落。
出站口的閘門一次次打開,吐出操著各種口音、麵帶倦容卻又歸心似箭的旅客。
田宇裹緊了身上的大衣,雖說這玩意兒被倆娃說得像狗熊,但擋風效果確實一流。
跺了跺腳,眼睛在出站口湧出的人流裡逡巡。
很快,穿著深色羽絨服、拖著個黑色行李箱的宋襄出現在視線裡,鼻梁上比以往多了副銀邊的半框眼鏡,整個人顯得更沉穩老成。
“這兒呢!老宋!”田胖子蹦躂兩下,揮了揮胳膊,大嗓門引得旁邊幾個等活兒的“黑滴”司機瞅了他兩眼。
宋襄聞聲望來,跟著也擺擺手,加快腳步走了過來。
“行啊,這車還算準點兒,咋樣,累不?”
“我累個屁,上車就睡覺,要不是定了鈴,估計一路睡回魯省。”
田宇笑了笑,接過宋襄的行李箱,“走吧,上車說,車停那邊兒停車場了。”
兩人穿過略顯混亂的人群,在停車場找到那輛李樂的捷達。
拉開車門,宋襄剛要把包扔後座,動作卻頓住了。
“謔!”
就看見後排腳墊上赫然躺著兩大袋麵粉,鼓鼓囊囊的,袋子上還印著“古船”的商標和一顆麥穗。
“這是啥?朝廷發的救濟糧?準備過年包餃子備戰備荒?”宋襄樂了,放好箱子,坐進車裡,一邊係著安全帶,一邊指著麵粉問道。
田宇發動車子,熟練地並線彙入車流,扭頭瞅了眼,“嗨,這個啊?”
“彆提了,這不是說好去馬大姐和小陸的新家燎鍋底兒,包餃子麼?結果帶著雞魚肉蛋菜的到了地方,才想起來,麵沒買。沒麵包個屁的餃子?我這就來接你,順道兒把這事兒給辦了。”
“合著我這千裡迢迢被從火車上薅下來,是順帶的?主要任務是押運這倆袋軍糧?”
“噫,話不能這麼說,”田胖子一本正經,“接你是主要任務,買麵是摟草打兔子,順便。主要凸顯你宋總的重要性。”
“喲,謝謝啊。”
“可說呢。”
宋襄扶了扶眼鏡,看著窗外飛逝的燕京街景,“行吧,打工仔沒人權啊,這老板一個電話,就得中途下車。“
“彆扯淡,給你的股份你都捐給非洲難民了還是東方斯卡拉認識的妹妹了?咱們都是老板。”
“對,以後一群老板,一群老板娘。”
“哈哈哈哈~~~~”
“彆笑,說件眼下的事兒,這我都下來了,我怎麼回家?你可知道,現在是春運。”
“放心,早給你安排妥了!李叔那邊給打了招呼,保你明天舒舒服服到家。就算沒票,也能給你塞上火車。”
“哦對,我倒忘了李樂他家原來就是鐵路的。謝謝啊。”
“謝啥,把你半道弄下來,再不給你安排好,這不是狗艸的麼?對了,晚上你住哪兒,住李樂家還是小陸那兒,要不你和我住李樂家唄。”
“算了,咱倆不一樣。”
"嗯,隨你。”
宋襄笑了笑,“人都到齊了?鬱蔥也到了?”
“到了,小陸上午開車去機場接的。這會兒估計正剝蔥呢。”田宇笑道,“除了李樂媳婦兒和倆孩子,都是咱實驗室相關的人。對了,來之前,冰城那邊都安排好了?”
“該放假的都走了。留了倆本地的研究員和幾個不回家過年的碩士生值班,盯著點設備。年終獎和過節費也都發到位了,今年效益不錯,人均三萬塊的年終,大家情緒都挺高。”
田宇點點頭:“那就好。兄弟們辛苦一年了。就是,老宋,你覺得,咱們實驗室現在,跟南邊比如鵬城、滬海那些地方的同行比,怎麼樣?”
已經琢磨一路的宋襄似乎料到會有此一問,想了想,“單從實驗室硬件投入、咱們手上的專利質量,還有給核心人員的待遇來看,絕對不差,甚至在局部還有優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大的底子,尤其是機械、自動化這些傳統工科,還是很厚的。”
“但是,”話鋒一轉,“綜合來看,差距也不小。主要是軟環境。當地政府對高科技企業的扶持政策和力度,跟南方沒法比。周邊的產業配套,尤其是電子信息和精密製造相關的,零配件找起來費勁,迭代速度慢。還有.....人才吸引力。”
宋襄看向田宇,“同樣的待遇,甚至咱們再加一點,很多頂尖院校畢業的,尤其是學軟件、算法、微電子的,還是更願意去長三角、珠三角。覺得那邊機會更多,環境更好,未來更廣闊。這是現實,很無奈。”
田宇默默開著車,手指在方向盤上輕輕敲著,“是啊,而且這方麵感覺是越來越明顯了。那你覺得,李樂提的那個想法.....”
“資源重新配置,根據地域優勢差異化布局,”宋襄接話道,“路上我仔細想了。思路是好的,看得遠。”
“冰城的劣勢確實存在,去年咱們想招兩個頂尖的算法工程師,開出的條件不比南方差,人家最後還是嫌遠、嫌氣候不適應、嫌未來發展圈子窄。”
“但是,胖子,拆分意味著管理成本飆升。四地辦公,溝通協調難度幾何級數增加。設備資源怎麼分配?是重複購置還是來回調度?人員流動安家問題怎麼解決?核心技術的保密和協同研發怎麼保障?這些細碎的問題,想想都頭大。我這搞管理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堆麻煩。”
田宇點點頭:“樂哥也想到這些了。他說設備根據核心項目走,通用的可以適當冗餘或者共建共享。人員鼓勵流動,給足安家支持。”
“管理嘛,他說相信你這大管家的能力,搞一套高效的遠程協同機製出來。技術保密和協同,靠流程和製度。”
宋襄聞言笑了笑,“他倒是會給我戴高帽加擔子。”
“不過,從實驗室長遠發展來看,利大於弊。分散布局,雖然增加了管理難度,但更能貼近人才市場、技術前沿和應用市場,活力會更強。隻是這第一步邁出去,陣痛少不了。”
“嗯,等於是用短期的麻煩和成本,換長期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力。”
“是這個理兒。”宋襄忽然想起什麼,調侃道,“對了,這拆分對你也有好處。等你博士畢業,正好來燕京來坐鎮。省得跟北星倆人繼續異地著,地圖上量直線距離都夠嗆。”
田胖子嘟囔,“扯我身上乾嘛,哥們兒是那公私不分的人麼?主要是為了公司發展,為了兄弟們的前途。”
宋襄哈哈一笑,“可我怎麼覺得,李樂的想法裡,這才是主要的呢?”
兩人說著話,車子已經駛入了馬闖和陸小寧新家所在的小區。
停好車,田宇扛起一袋麵,宋襄拎起另一袋,兩人吭哧吭哧地走進單元門。
剛出電梯,就聽到一陣富有節奏感的“鐺鐺鐺、鐺鐺鐺”的聲音從一戶門內傳來,鏗鏘有力,一聽就是在剁餃子餡兒。
“聽著沒個節奏,你估摸著是誰?”宋襄問。
“這勁頭,夯大錘似的,馬大姐麵兒大。”
“走吧,糧草送到了,趕緊進去搭把手。”
“我不會包餃子。”
“和麵呢?”
“水多加麵,麵多加水唄。”
“那你會啥?”
“各種口味的餡兒和蘸料的品鑒!!”
“那特麼不還是隻會吃?”
“噎死!”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