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著實沒想到,顧晨竟然在京大校外的一個胡同裡,買下了曾經作為牛棚關押京大教授的那個地方。
牛棚占地頗廣,足有一畝多地,歸京大所有。
顧晨買下這牛棚著實費了一番大功夫。
京大校長最終能將牛棚賣給顧晨,也是由於他曾被關押在此一段時間。
那片地方於他而言不僅是噩夢,也是眾多京大老師不願憶起之處。
顧晨購得牛棚後,當即推倒了原先那破敗的泥瓦房,新建了六間青磚瓦房,還砌起了青磚院牆。
文蕾接過顧晨遞過來的鑰匙,第一時間去了那嶄新的院落。
理智上她想拒絕顧晨遞過來的鑰匙,可她還是沒誌氣的接過了鑰匙,甚至當晚就搬進了大院。
第二天,丁雁羽知道這事後,她也想搬過去跟文蕾一起住,可又不得孩子。
況且,她和文初的兒子還小,每天也要喂奶,也隻能作罷。
至於,文蔚更是沒敢有這個想法,哪怕心裡有點向往。
袁建倒是想和顧瑤搬進大院,卻被顧瑤製止了。
他以為,顧晨和文蕾這段時間走的很近,現在顧晨又為文蕾蓋了一座大院,兩人的好事可能很快就定下來。
大家還是都不要打擾他們倆,多給他們點單獨相處的空間,讓她哥哥早點抱得美人歸。
可顧瑤想多了,顧晨倒是顧忌文蕾的抗拒,沒有搬進大院。
他貌似給自己標杆了正人君子的人設,沒在打擾文蕾。
黃翠翠倒是搬跟文蕾一起住了,同時文蕾從空間拿出了一輛老舊的自行車,方便黃翠翠騎車去華大。
黃翠翠之所以搬進大院,是因為她也需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方便她創作。
黃家還是有點貧苦,雖然黃翠翠的姐姐不需要吃藥了,同時有黃翠翠寄回去的學習資料倒是考上了臨縣師範。
黃寧也上了華大,可隻有她母親一個人的工資,還是需要養活爺奶和爸媽。
可黃家還是在溫飽線上掙紮,黃翠翠不能停下創作,每個月稿費她幾乎都寄回了家裡。
好在,這個時代的大學不僅不要交學費,吃住學校都包了,但每個月她多少還是要給黃寧一點零用。
黃翠翠和文蕾住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她不再給家裡寄稿費了,而是從文蕾那買了糧食,經常會給家裡寄糧食回去。
每次黃翠翠拿了稿費,從文蕾這買糧食,都讓文蕾有一種錯覺,黃翠翠每天趕稿到淩晨貌似在給自己賺錢。
有了獨處的空間,文蕾的又陽光了起來。
甚至午飯,丁雁羽、文蔚、顧晨一夥人也不吃大學食堂了,都跑到了文蕾的院子自己開火。
文蕾上大學貌似就是響應這個時代,混個京大畢業證,她對未來沒什麼規劃。
對此,黃翠翠沒說什麼,畢竟人家有空間,這些年也不知道存了多少錢,回頭在京都買兩套四合院就夠一輩子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