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分到縫紉機的人家坐不住了,天天往王有才家跑,今天提筐自家種的菜,明天塞罐醃鹹菜,扯著袖子求他,
"大隊長,再給咱想想辦法唄!總不能眼瞅著錢從指縫裡溜了啊!"
中原村大隊部前,到處都是求加縫紉機的嚷嚷聲。
王有才被村裡的嬸子大娘鬨騰的頭疼,他一趟趟找肖青和顧晨商量,可那倆也是滿臉無奈。
"大隊長,您當縫紉機是地裡的蘿卜白菜?
說拔就能拔出來啊!前前後後折騰四五十台,能求的人都求遍了,能托的關係都用爛了,實在沒轍啦!"
最後顧晨,還是給王有才支了個招,
"王大隊長,要不這麼著——隻要鄉親們能自個兒搞到縫紉機,做出來的活兒也達標,咱照樣派活!
實話說,倒騰縫紉機這事兒我們真是榨乾人脈了,實在沒辦法了!"
瞅著彆家縫紉機“噠噠”響,票子像雪花似的往兜裡落,沒機器的村民急得直跺腳。
王有才被圍在人堆裡,唾沫星子亂飛:“都彆急!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說罷,他一擼袖子,掏出壓箱底的積蓄,帶頭張羅起來。
“你們誰想買縫紉機,誰就回家湊錢,誰家有工業票也彆藏著掖著,我再去公社求求人,儘量多弄幾張工業票回來。”
張老漢把給兒子娶媳婦的彩禮錢狠狠心拿了出來,
李嬸咬著牙偷偷將家裡半陶瓷罐子銀元都賣掉了,還
有人厚著臉皮跑到鄰村,磨破嘴皮子從親戚家借來了縫紉機。
大夥東家湊西家借,你出錢我出票,半個多月下來,硬是東拚西湊弄來十多台縫紉機。
十多台縫紉機突突突地拉回村頭,王有才搬來條長板凳往曬穀場中間一坐,扯著嗓子開始排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家從親戚那借來的縫紉機,還有劉榮剛咬著牙搭錢搭票買來的、李嬸子偷賣銀元湊錢弄的,這些機器“名花有主”,使用權明明白白寫在紅紙上貼在機身上。
剩下的十多台,可成了燙手山芋——全村二十來戶眼巴巴盯著,誰不想多分點活計?
王有才撓著腦袋想了半宿,最後拍板:“三家合用一台!”
他掏出算盤劈啪作響,按人口、手藝、工分排出個“輪值表”,還特意在村頭公告欄上寫明,
“早六到晚六張三家,晚六到十二李四家,後半夜歸王五家。”
即便如此,還是有嬸子攥著衣角嘟囔,“俺家人口多,能不能多勻點時辰?”
王有才把搪瓷缸子往桌上重重一磕:“再吵吵,這機器誰都彆用!”
中原村縫紉機進村這天,文蕾拽著黃翠翠和丁雁羽,擠在人群裡看得入神。
現場亂成一鍋粥,有人急得直拍大腿,恨不得立馬把縫紉機扛回家;
還有人因為分配順序爭得臉紅脖子粗,火藥味十足。
王有才卻像定海神針般站在曬穀場中央,扯著嗓子大聲指揮,棘手的矛盾,他三兩句就能把縫紉機分配得妥妥當當。
文蕾看得一愣一愣的,眼睛死死盯著王有才,心裡直冒小星星。
等人群漸漸散去,她瞅著王有才雙眼冒光,忍不住在心裡嘀咕,
“好家夥,這王有才真是個厲害角色!有魄力,改革開放後鐵定會是個贏家!”
當下就把王有才的名字刻進了心裡,琢磨著怎麼才能把這人才收入麾下。
喜歡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請大家收藏:()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