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
沉憶辰手下率領的接近十萬大軍,從懷來城方向退守京師。另外一邊的蒙古大軍經過數日休整,以及更換繳獲的明軍精銳裝備後,厲兵秣馬朝著宣府方向進發。
大同跟宣府同為明朝的北方重鎮,可事實上宣府早期是從大同分割出來的,無論兵力還是影響力,都無法跟大同軍鎮相媲美。
正統朝時期宣府兵力巔峰狀態下,不過才一萬三千多人,經曆過被瓦刺部橫掃以及烽燧邊堡儘皆丟失後,現在城內殘餘守軍僅僅五千來人,再加上臨時征召的民壯,至多不會超過八千人。
相反太師也先指揮幾場大戰勝利,特彆是俘虜了大明天子朱祁鎮,讓他在蒙古部族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終於可以肆意號令動員全蒙古的戰兵。
加之繳獲的明軍甲胃兵器武裝,以及遼東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衛的歸順,也先手中掌控的戰兵人數高達驚人的二十萬,算上輔兵已經遠遠超越了之前朱祁鎮親征軍二十二萬。
此時的蒙古,已經不再是草原上臣服於大明的遊牧部落,它正朝著當年蒙古帝國的方向發展。
蒙古大軍陣營中,太師也先望著眼前的宣府,用著從容語氣向身旁朱祁鎮說道“陛下,宣府鎮就在眼前,可城門緊閉看來並不是很歡迎你回京。”
聽到也先的話語,朱祁鎮心中有些驚慌,他害怕會天下大變,自己被朝廷給拋棄。不過表麵上還是強裝鎮定的回道“朕乃大明之主,宣府怎會不開城相迎?”
“待朕命人前去通報一番,便會致禮甚恭。”
此時的朱祁鎮,已經連土木堡戰敗後僅存的天子威儀都沒有了,他現在隻是一個貪生怕死的懦夫。為了能順利回京掌控朝局,不惜投敵給異族侵略者當帶路黨,甚至是主動叩關叫門。
完全沒有想過宣府這樣的重鎮開關獻城,九邊防線瞬間崩塌後,會有多少中原百姓將遭受到韃虜的掠奪殺戮,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他朱祁鎮名義上的子民!
“袁彬,你去通知宣府守將,就說朕要從此地返京。”
自從喜寧“棄暗投明”跟隨也先後,就換了錦衣校尉袁彬跟哈銘來照顧朱祁鎮。
相比較喜寧的背主求榮,袁彬跟哈銘對於朱祁鎮的忠誠日月可鑒。特彆哈銘同樣為歸順蒙古人,卻始終天子親軍的誓言,捍衛在皇帝的身旁。
“卑職遵命!”
袁彬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現在滿腦子的想法就是讓皇帝早日回京,不用在漠北之地受苦以及遭受蒙古人的羞辱。
皇帝,就應該有帝王的尊榮,怎能屈於人下?
領命之後,袁彬騎馬來到了宣府北門前,可他還沒有張嘴說出來意,城牆上的守軍便一記火銃打了過來,嚇的他趕忙撤回蒙古大軍陣中。
“卑職有辱使命,還請陛下責罰!”
望著袁彬就這般狼狽回來,朱祁鎮一張臉色可謂是鐵青無比。
他現在能得到太師也先的君臣之禮相待,就在於還有利用價值。結果沒想到宣府守軍如此不給麵子,直接開槍擊退了傳令的錦衣衛,讓朱祁鎮這個皇帝的臉麵往哪放?
朝廷大臣不交納贖金,也先可能還分辨出來什麼後宮之物,九邊重鎮守軍要是不認皇帝,那後果會如何朱祁鎮簡直不敢想象。
“你拿著朕的旨意前去宣府南門,諭楊洪、紀廣、朱謙、羅亨信等將領開門來迎!”
朱祁鎮怒火上來了,直接親筆書寫了一封聖旨給袁彬,讓他領著前去宣府南門傳旨。這幾人就是目前駐守宣府的五軍都督府將領,其中以總兵官楊洪為首。
對於朱祁鎮的舉動,也先看在眼中嘴角掛著澹澹笑意,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彬領著朱祁鎮的旨意很快就來到了宣府南門,同時在靠近的過程中,早早就高聲呼喊著“聖旨到”,防止守軍再度朝自己開槍。
麵對“聖旨”這兩字帶來的威懾力,城牆上的守軍不敢再用火銃射擊,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袁彬站在城下宣讀聖旨。
與此同時城樓之上,宣府總兵楊洪率領著眾守將,用著嚴肅神情注視著眼前一幕。右副都禦史羅亨信,忍不住拱手詢問道“總兵,陛下傳達旨意開城,吾等該如何應對?”
楊洪此刻也是麵臨著兩難境地,要知道土木堡戰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於他的兒子楊俊望風而逃,棄守了宣府獨石、永寧等十一座衛城,斷了朱祁鎮親征軍的後路。
朝廷現在還沒有追究,僅是因為大戰來臨之際不好臨陣換將,而不代表著能逃脫罪責。如果再讓宣府淪陷致使京師門戶大開,大明亡了還好說,沒亡的話恐怕自己得夷九族。
無論是於公於私,還是為國為民,楊洪都不可能奉旨開門獻城,哪怕對方是九五至尊!
“告知傳旨錦衣衛,就說本總兵不在宣府,無法開城迎接陛下。”
楊洪待罪之身不敢接旨,同樣也不敢抗旨,隻能用這種打太極的方式婉拒。
聽到楊洪的話語,宣府守將羅亨信瞬間就明白了,點了點頭回道“末將遵令。”
然後便走下城樓,來到城門上方俯視著袁彬道“所守者皆皇上城池,天暮不敢開門,楊洪已彆往。”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將士守衛的城池皆屬於大明天子,現在主將楊洪不在這裡做主,天快黑了看不清不敢開門迎接。
聽到宣府守將羅亨信的回複,袁彬簡直是目瞪口呆,下意識望了一眼天空中高懸的烈日。
什麼叫做睜眼說瞎話,這就是!
“就算楊總兵不在,紀參將、朱都督同知皆不在嗎?”
“不在。”
羅亨信無比乾脆的回絕,反正都是睜眼說瞎話的借口,就瞎到底。
“那羅副都禦使呢?”
“本官不認識。”
宣府排位靠前的主將們都選擇裝死,羅亨信自然不可能讓自己成為這個出頭鳥。
聽到城牆上方守將的回應,袁彬再怎麼天真也知道這是對方托詞,於是怒喝道“宣府到底還是不是陛下的城池,你們是想要抗旨不遵嗎?”
“開槍!”
沒有過多廢話,“砰砰砰”幾聲火銃槍響,對於城牆下的袁彬倒是沒造成什麼傷害,不過他胯下的普通駑馬就受不住這樣的巨響,立馬受驚開始亂跳狂奔。
見到這種局麵,袁彬明白自己多說無益,隻能在安撫好駑馬後灰溜溜的返回蒙古大軍陣中。
見到袁彬回來,朱祁鎮滿臉期待的上前詢問道“怎樣,宣府守將要出鎮恭迎朕嗎?”
麵對朱祁鎮的詢問,袁彬跪倒在地滿臉羞愧道“是卑職無能,宣府守軍以總兵官楊洪不在為由,抗旨不遵!”
什麼?
如果說被朝廷大臣拋棄,朱祁鎮心中還存在著一絲僥幸,那麼現在被九邊重鎮的將領抗命,就意味著文武大臣皆沒有把他這個皇帝給放在眼中。
彆說是朱祁鎮了,就連期待著好消息的太師也先,臉上神情都由之前的嘴角澹澹笑意,變成了一抹陰沉。
大明皇帝被也先視為手中最大的把柄,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兵不血刃的拿下九邊重鎮,然後全力一擊攻陷明國京師。結果沒想到天子的名號,才過了區區數日,就已經開始瘋狂貶值,根本就無法號令九邊重鎮開關獻城!
“大哥,一個小小的宣府現在還能有多少兵馬?”
“既然他們不主動開城投降,那我便率領著蒙古勇士殺進去,然後屠城以儆效尤。”
伯顏帖木兒見到這種場麵,殺意瞬間湧上心頭。明國出征塞外的“五十萬”大軍都被殲滅了,現在淪為孤城的宣府也敢擋在蒙古大軍麵前?
就應該屠城告知天下,讓南蠻子門明白抵擋蒙古鐵騎的下場!
望著伯顏帖木兒暴躁的模樣,也先反倒是情緒比較平靜,他的野心遠遠不止一座宣府或者京師,而是整個大明江山。
雖然現在宣府淪為一座孤城,但對於不善於攻城的蒙古人而言,想要強攻下這座重鎮傷亡勢必不低。或許進攻京師,那難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人口數量,始終是製約蒙古擴張的羈絆,彆看現在手中有著超過二十萬的戰兵,可這對於中原數以千萬計的漢人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
現在有了明國皇帝在手,就得發揮出他最大的價值,同時更好的保存蒙古大軍的實力。
強攻,並不是也先的最優選擇。
“傳令下去,全軍前往大同府。”
說罷,也先就把目光望了了朱祁鎮,語氣冰冷的說道“陛下,希望你這次彆讓外臣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