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是陸江河第一次全麵負責市一級常務會議的組織協調工作,但他展現出的沉穩與乾練,絲毫看不出半分新手的青澀。
會議的議程一項項推進,條理分明,節奏緊湊,與會者都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高效。
陸江河對會議流程的精準把握,對關鍵信息的提煉,以及對突發狀況的從容調度,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多時,一個議題討論結束,會場內有了短暫的間歇。
攝像機關機,記者們也三三兩兩地起身,活動筋骨,或走出小禮堂透氣。
趁著這個空檔,文興海略微側過身,低聲對陸江河說道。
“江河,準備一下,接下來是關於市裡黑臭水體治理的議題。”
陸江河的目光在會場內迅速掃過,確認媒體記者此刻都不在場內。
他隨即開口,聲音清晰,傳遍了安靜下來的會場。
“市長,各位領導,關於黑臭水體治理的議題,目前相關的配套材料和數據分析尚不夠充分翔實。”
“按照市政府常務會議議事規則,準備工作不充分的議題,原則上不能提交會議討論。”
“我建議,將此議題推遲到下次常務會議再行審議。”
此言一出,會場內原本略顯鬆弛的氣氛瞬間凝固。
不少與會部門負責人的臉色都起了微妙的變化,有驚訝,有不解,更多的則是探究。
幾乎是下意識的,一道道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坐在不遠處的副市長周凱。
江州市的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從立項到初步方案的擬定,一直都是周凱在主抓。
這件事的重要性,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
這不僅僅是改善民生環境的工程,更是省裡直接點名督辦的重點項目,關乎江州市的整體形象和領導班子的政績。
因此,該議題上常務會討論,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是必須推進的硬任務。
誰也沒有料到,會在這個環節上突然生出這樣的枝節。
一時間,會場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眾人心思各異,有的在揣測陸江河此舉的用意,有的在觀望文興海的反應,還有的則在暗中評估此事可能帶來的連鎖影響。
這黑臭水體治理,牽扯部門眾多,資金需求巨大,任何一點波折都可能引發不小的震動。
陸江河初任秘書長,便在如此重要的議題上額外生了枝節,這背後究竟是單純的程序把關,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內幕,引人深思。
周凱此刻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記著筆記,,臉上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仿佛陸江河所說的事情與他並無太大乾係。
會場角落裡,一位負責會務的副秘書長極其敏銳地察覺到了氣氛的驟變。
他立刻快步走向門口,對著還在門邊張望的幾位媒體記者低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