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比較少用“盒子”這個名稱。
最初,這些箱匣主要用來盛裝食物,並配備了提手,以便於攜帶,這種帶有提手的匣子被稱為提匣。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箱匣的功能逐漸多樣化,除了衣物和食物,還可以用來裝載文具、冊頁等物品。最終,箱匣演變成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包裝形式。
常見的箱匣種類繁多,包括書箱、官皮箱、藥箱、鏡匣、轎箱、百寶盒以及香盒等。
沈世傑:“楚哥,這好像是個鏡匣。”
楚健微微頷首:“你沒看錯,確實是個鏡匣。”
鏡匣,顧名思義,是用來盛放鏡子的,其設計巧妙,不僅便於攜帶,還能有效保護鏡子免受損傷。
像眼前的這件鏡匣,內藏可支起之鏡,古時女性常以此為梳妝之用。
在古代,這也屬於高檔貨,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才能擁有。
這玩意因銅鏡易生鏽,為了保護其完整,便有了鏡囊、鏡匣及開合自如的鏡台等物應運而生。
楚健告訴這些人,明清時期,鏡匣尤為盛行,以黃花梨木和紅木為上乘材質,木紋自然、打磨光滑、包漿溫潤,再配以精湛雕刻,造型簡樸而不失閨閣之秀美。
其實,與女性鐘愛的精致鏡匣形成鮮明對比,古代帝王將相們則鐘愛另一種被譽為“皇帝的玩具箱”的匣子——多寶盒。
專為陳列古玩器物而設計,多寶盒巧妙地將格內空間劃分為多個縱橫交錯、高低不一的精致小格,用以陳列各式文玩珍寶,使得每一件珍品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與展現。
“如果單單是剛才那塊琉璃,價值有限,頂天就是十來萬,但再加上這鏡匣,那就不一樣了,價值不會低於五十萬。”沈世傑估價。
他對這雜貨鋪老板也是服了。
什麼東西都拆開來。
“這又是你家孩子拆的?”
雜貨鋪老板訕訕一笑,繼續硬著頭皮點頭:“孩子不懂事,調皮得很。”
李維翻了個白眼,暗道:我看調皮的是你。
不過,無非也就是多給二十萬緬幣,幾百塊人民幣而已,李維懶得計較。
剛才那頂官帽被分成三樣,這鏡匣被拆成兩件,一共就是五件,所以李維給了一百萬緬幣。
倒也無傷大雅,問題不大。
雜貨鋪老板有點小心思,也是人之常情,誰不想多掙點錢?
“這些都不要嗎?”雜貨鋪老板拿到錢,笑得見牙不見眼。
何大柱嘗試自己碰運氣,拿起一樣自己看著很老的物品,沒記錯的話,自家老頭子也入手過類似的東西。
“這東西怎麼樣?”他問道。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