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內人,也清楚知道,拓片和古字畫一般,多了題跋,價值能水漲船高。最好是名人題跋,隻是沈世傑一時半會想不出趙明誠是哪位曆史名人。
楚健告訴他:“趙明誠是李清照的丈夫。”
一說李清照,沈世傑知道了。
畢竟讀書的時候沒少背李清照的詩詞,曆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
很少人了解,李清照除了是宋代才女,她兩夫婦還是古代收藏界裡的“扛把子”。
“啊!李清照的丈夫喜歡收藏這些?”沈世傑詫異道。
“不止李清照的丈夫,他們兩口子是拓片的狂熱收藏者。”楚健笑道。
實際上,李清照本對收藏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卻嫁給了對收藏幾近癡迷的趙明誠,夫婦二人便一同在收藏之路上越走越遠,收藏的文物越來越多。
據說,兩人婚後二人的經濟並不寬裕,常常節衣縮食地去買他們喜歡的字畫、古籍、拓片、玩物等等,沒錢便把家中的衣服或首飾拿去當鋪當掉,換回500銅錢,然後跑去大相國寺的廟會上購買碑文,然後喜滋滋地捧回家欣賞、整理。
當買回來的東西越來越多,於是夫婦二人便建了“歸來堂”用以專門存放那些寶物。
那不是小屋子呀!而是十幾間大屋子,書籍都以甲乙丙丁來分類收納管理,其它屋子則分門彆類地其他古董。
做到這種程度,完全可以用癡迷來形容。
20多年間的收藏,趙明誠夫婦光是拓片及碑帖的收藏據說都有2000有餘。
不僅如此,他們夫婦還一起編寫了《金石錄》,共三十卷,從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鐘鼎彝器的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等石刻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金石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
在趙明誠去世以後,金兵南下,李清照夫婦存放在“歸來堂”的所有收藏品,他皆按照輕重、價值來做淘汰,因為太多隻能舍棄一部份,而無法全部帶走,就這樣篩選出來的最後也剩下了好幾大車。
在輾轉途中,由於目標實在太大,也不方便逃亡,李清照隻好將這些收藏品全部寄給了在朝廷任職的弟弟李沆,以朝廷之名可以讓那些古董文物得以保存。
然而,她還是高估了當時的朝廷。
那時候的的朝廷已處於風雨飄搖的地步,個個都自身難保,誰還有精力去管那些“死物”呀?
況且一般人皆沒有這種識彆文物的慧眼,隻當作是一些累贅,後來,這些用趙明誠與李清照夫婦花費半生積累起來的全部收藏品,皆毀於戰亂之中。
這不得不說很遺憾。
聽楚哥講完這些,沈世傑對那張拓片越發感興趣。
“楚哥,你要嗎?”他問楚健。
楚健擺了擺手:“喜歡就入手吧!不用看我。”
他真感興趣的話,早就掏錢了,還說那麼多乾什麼?
沈世傑心頭一喜,擦了擦手掌,擠進人群去。
“古碑”他不跟其他人搶,他隻要那張拓片而已,難度不高,應該也沒幾個人跟他競爭拓片。
果不其然,最終讓沈世傑以五千人民幣輕鬆拿下那張拓片。
“類似這東西的,我好像在哪裡見過。”李富貴不斷拍打自己的腦袋,希望能想起來。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