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集 諸王反武_華夏真相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四十八集 諸王反武

第四十八集 諸王反武(2 / 2)

當時副將閻溫古逗留不進,又逢入冬後遭遇大雪,糧草供給不足,唐軍死傷慘重,結果先勝後敗。韋待價無奈,隻得率軍退回,屯於高昌。

武則天聞報大怒,下令處斬閻溫古,將韋待價除名為民,流放繡州今廣西桂平南)。其後不久,韋待價便在繡州去世。

便在韋待價西征吐蕃之間,垂拱四年,春正月甲子。

武則天命於神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四時享祀,如西廟之儀。又立崇先廟,以享武氏祖考,命有司議崇先廟室數。

司禮博士周悰請為七室,減李唐太廟為五室。

春官侍郎賈大隱奏道:若依周禮,天子七廟,諸侯五廟,百王不易之義也。今周悰彆引浮議,廣異述文,直崇臨朝權儀,不依國家常度。皇太後親承顧托,光顯大猷,其崇先廟室應如諸侯之數,國家宗廟不應輒有變移。

太後聞此乃止,複興建立明堂之議。自太宗、高宗之世,屢欲建立明堂,因諸儒議其製度不決而止。及太後稱製,獨與北門學士議其製,不問諸儒。

諸儒以為明堂當在國陽丙己之地,三裡之外,七裡之內。太後以為距皇宮太遠,最終命毀乾元殿,在其原址以作明堂。

於是便以薛懷義為之監造明堂大使,征役數萬人眾。十二月二十七日,明堂建成。高二百九十尺,四周各寬三百尺,共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以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為圓蓋;上有丈高鐵鳳,飾以黃金。亭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下有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為萬象神宮。

明堂之北又修天堂,以貯大佛雕像;天堂高五級,至三級便可俯視明堂。明堂及天堂建成之後,又改河南縣為合宮縣。有侍禦史奏議明堂裝飾太過,太後不聽。

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乃故宰相郝處俊之孫。因參與議論明堂之事,武則天聞而大怒,便唆使武氏家奴誣告郝象賢謀反,複命酷吏周興推鞫,定以族誅之罪。

監察禦史任玄殖表奏,郝象賢實無反狀。太後愈怒,命將任玄殖免官。

郝象賢臨刑之際,當眾大罵武則天,揭露宮中隱惡;並奪市人木柴,毆擊行刑者。太後下令支解其屍,毀其父祖棺墳。自此終則天之世,法司施刑,必先以木丸塞罪人之口。

武承嗣深知姑母急欲稱帝,乃使人尋到一塊白色玉石,複請巧匠,鑿八字篆文於其上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五月三日,令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獻入皇宮,聲稱獲此石於洛水之上,由夜叉神捧之以出。

武則天大喜,命名其石為“寶圖”,即賜唐同泰為遊擊將軍。又親拜洛水,行受圖典禮。改寶圖名為“天授聖圖”,封洛水為永昌洛水;洛水神為顯聖侯,加特進,禁漁釣,為之立廟,祭祀之儀同祭四瀆。並於水側置永昌縣。

五月十八日,武承嗣率群臣為武則天上尊號為聖母神皇,並作神皇三璽。

無獨有偶,至六月一日,有人於汜水之上複得瑞石,呈獻聖母神皇。

武則天更喜,命改汜水縣為廣武縣。又改嵩山為神嶽,封其神為中天王、太師、使持節,神嶽大都督,禁止百姓往山中芻牧樵采。

朝野吏民聞說聖母神皇喜歡祥瑞,於是獻瑞之風大起,甚於告密。其後有人獻白石赤文,聲言其石赤心,是對聖母忠誠無貳。

鳳閣侍郎李昭德斥道: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豈有此理!汝道此石赤心,則天下白心及黑心山石巨萬,儘懷謀反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又以丹朱漆於龜腹,上書“天子萬萬年”以獻,李昭德當即便以佩刀刮儘朱漆,劾奏其奸,請付予法司究治。

武則天竟以此人心無惡念,即命釋之。乃駕禦明堂設朝,聚會群臣,並召宗親。

當時冬官侍郎狄仁傑升任河南道巡撫大使,上奏吳、楚之地多建鬼神淫祠,奏請毀之,武則天準奏。於是焚毀淫祠一千七百餘所,獨留夏禹、吳太伯、季劄、伍員四祠。

太後潛謀稱帝,譾除宗室,故命諸王朝於明堂。

於是列出名單:絳州刺史韓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軌、刑州刺史魯王李靈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貞;李元嘉子通州刺史黃公李撰、李元軌子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緒、虢王李鳳子申州刺史東莞公李融、李靈夔子範陽王李藹、李貞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

諸王因在李唐宗室中皆以才行著稱,大有美名,故尤被武則天所忌。於是詔命常聚明堂,以便武氏宗族及手下酷吏陸續羅織其罪,各個擊破。

韓王李元嘉早有察覺,內不自安,被逼無奈,遂密有匡複之誌。便命兒子李撰,趁便遞紙條與越王李貞道:內人病浸重,當速療之;若至今冬,恐成痼疾。

李貞一看便即明白,“內人”是指武氏,“病浸重”是將發作;至冬恐成痼疾,是言秋季應當起事自衛也。

於是比及太後再召宗室諸王朝於明堂,李貞便在殿外與諸王遞相驚怪道:我聞神皇聖母已羅織我等罪名,欲於大饗之際使人告密,儘收宗室,誅之無遺類矣。

因琅琊王李衝時在山東聊城守國,未至京師朝見,李元嘉又命李撰矯作睿宗李旦親筆璽書,寄與琅琊王道:朕遭聖母神皇幽縶,諸王宜各發兵,前往京師救我。

李衝得書,詐為皇帝璽書,布於山東各州縣道:神皇聖母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

李唐宗室與勳舊功臣聞之,皆都大驚。

八月壬寅,李衝召長史蕭德琮等心腹諸將,令其以天子矯詔募兵,分告韓、霍、魯、越諸王,及貝州刺史紀王李慎,各令起兵共趨神都。

太後聞之,暗道:正無理由殺儘李氏,此是你等自己尋死,須怪不得我!

便以左金吾將軍丘神積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宮中禁衛飛騎,複集會京畿各營軍馬,分兵以討李氏諸王。

李衝在聊城募兵,得五千餘人,欲渡黃河東取濟州,先擊武水今聊城陽穀)。武水令郭務悌大慌,西赴魏州求救。

莘縣令馬玄素率兵一千七百,欲於中道邀擊李衝,但恐力有不敵,遂入武水拒守。

李衝率軍至於城外,命推草車塞其南門,因風縱火焚之,欲乘火突入城中。未料忽然其風轉向,煙火倒返,李衝軍不得前進,由是氣沮。

軍中有堂邑人董玄寂,便趁此機對眾軍說道:琅邪王與國家交戰,此乃是造反,誅滅九族之罪也。故此蒼天不佑,風吹火返。

李衝聞而大怒,立斬董玄寂以徇。眾軍大懼,因而散入草澤,不可禁止,最後惟餘家僮及左右數十人在。

李衝隻得北走博州,申時將至城門,為守門者所殺;凡起兵隻有七日,便告失敗。

丘神積引軍到至博州,城中官吏素服出迎,皆被丘神積揮刃殺之;更趁勢大殺城中吏民富戶,掠其家財以為己有,破博州千餘家,狠毒甚於盜賊。

又說越王李貞,聞報李衝在聊城起事,亦舉兵起事於豫州,分兵攻陷上蔡。

九月丙辰,武則天命左豹韜大將軍麹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往討越王李貞,又命張光輔為諸軍節度。

更命削李貞、李衝皇室屬籍,更其姓為虺氏。

李貞聞說李衝敗亡,驚懼不知所為。卻逢新蔡令傅延慶募得勇士二千餘人來投,膽氣複壯,乃宣言於眾軍:琅邪王今已破魏、相數州,有大兵二十萬,朝夕至矣。

諸將聞此,軍威大振。

李貞更征發屬縣之兵,共得五千人眾,當下分為五營,使汝陽縣丞裴守德等人為將,署任九品以上將官五百餘人。

然而所署諸官皆受迫脅而為,毫無鬥誌,惟有裴守德同謀協力,真心效命。

李貞便以己女嫁以為妻,署任裴守德為大將軍,委以腹心之任。又使道士及僧侶誦經,以求事成,命左右隨從及戰士皆身帶辟兵符,謂曰刀槍不入。

便在此時,探馬來報:中軍大總管麹崇裕率軍行至豫州城東,距此僅有四十裡。

李貞聞報,遂遣少子李規為將,裴守德副之,引全部人馬出城拒戰。則午時出城迎敵,未至酉時便即潰敗而歸。

李貞大懼,欲圖閉閣自守,則夕陽西下之時,征塵起處,麹崇裕已軍至城下。

左右近侍對李貞說道:大王乃皇室貴胄,豈可坐待受戮於下臣哉。

李貞聞言有理,乃與李規、裴守德及其妻皆都自殺。

麹崇裕平定豫州之叛,便即班師洛陽,來向朝廷報捷。於是諸王之亂被平,李貞、李衝、李規等人首級懸於東都闕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武則天欲悉誅韓、魯諸王,命監察禦史蘇珦按其密狀。蘇珦訊問,皆無明驗。有人密告蘇珦與韓、魯二王通謀,太後召其詰之,蘇珦抗論不屈。

太後顧忌蘇珦在朝名望,遂道:卿乃大雅之士,朕當彆有任使,此獄不必卿也。

乃更使周興等人按察韓王之案。於是鞠審之下,便收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公李撰,並常樂公主,皆命自殺,更其姓曰“虺”。

諸王謀反案具結,越王李貞父子兵敗被殺,武則天便以文昌左丞狄仁傑為豫州刺史,處置李貞留在豫州黨羽。經過訊問,查出州內與李貞有牽連者六七百家,五千餘人。

狄仁傑以彼等皆是被迫脅從事,密奏太後,請加仁恤寬恕。武則天從之,皆命赦免死罪,流放西北豐州。

被流放者路過寧州,寧州父老迎接慰勞,問道:是我狄使君複活汝等豫州人邪?

豫州流犯聞此,相攜哭於德政碑下,設齋三日而後行。

張光輔伐逆軍時在豫州,部下將士恃功劫掠,又對州中多有求索,狄仁傑皆不答應。

張光輔怒道:公為區區州將,敢輕視三軍元帥邪?

狄仁傑答道:亂河南者,隻一越王李貞耳。未料今見一李貞死,千萬李貞複生!

張光輔問道:此言何意?

狄仁傑怒道:明公總兵三十萬,所誅者止於越王李貞。城中萬民聞說官軍到至,逾城出降者四麵成蹊,以迎將軍。明公不愛百姓,卻縱任將士暴掠,殺已降以為功,流血丹野,非千萬李貞複生而何!某身為豫州父母,恨不得尚方劍加於明公之頸,雖死如歸耳!

張光輔惱羞成怒,歸告狄仁傑出言不遜,武則天遂左遷狄仁傑為複州刺史。

鏡頭轉換,李貞、李衝兵敗被殺,複說其餘宗室子弟。

字幕:東莞公李融,虢王李鳳之子。

李融曾為和州刺史,與本地曆陽名士高子貢結為密友;並從其受業,情義殊深。

當聞太後詔命宗室諸王朝會於明堂之時,李融見為申州刺史,便密遣使至京求問高子貢,此去吉凶如何。

高子貢前因據城抵禦徐敬業叛軍有功,拜為成均助教、朝散大夫,正在東都。見李融遣使來問,不好詳釋,便隻說三字道:“來必死。”

李融聞此,乃稱疾不赴神都。其後越王李貞起兵,遣使約會李融同反,李融倉猝間不能響應,又為官屬所逼,遂執越王使者以聞朝廷,被武則天擢為右讚善大夫。

李融由此躲過一劫,及還申州之後,自忖不能久安幸免,由是陰懷異誌,便寄書黃公李撰,命其在朝中結交高子貢,推為謀主。

其後高子貢與李元嘉及李撰父子潛謀密議,書信往複,諸王內外相應,皆出自其策。其後諸王敗亡,便即事發,高子貢被誅。

未幾李融亦為支黨所引,冬十月己亥被戮於市,籍沒其家。

字幕:濟州刺史薛顗,河東汾陰人,駙馬都尉薛瓘之子,母為唐太宗與長孫皇後之女城陽公主,故為唐太宗李世民外孫。

薛顗有兩位兄弟,分彆名為薛緒、薛紹。因封河東縣侯、濟州刺史,又為皇親貴戚,故與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交誼深厚。

諸王反武之時,李衝便寄書薛顗,望其參加同謀。薛顗積極招兵買馬,響應李衝起兵。事敗之後,武則天下令將薛氏三兄弟擒執,即命將薛顗及薛緒處死。

薛紹以為太平公主夫君之故,又太平公主正懷孕第四子,便未立即誅殺,命杖一百,最終餓死於獄中。兩年之後,武則天詔命太平公主改嫁從侄武攸暨。本集完)

喜歡華夏真相集請大家收藏:()華夏真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八零糙漢嬌寵,末世女配美又颯 超神學院之時空薔薇 飛來的兒子 天才小師姐她偏要當廢物 劍仙抬眸,萬劍低吟 分手後,每天都犯男人犯的錯 落魄少年得醫仙傳承:一針定乾坤 係統綁定:我在虐文裡當救世主 冰痕之門 重生:這些人追著喂我吃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