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內藥香彌漫,劉琦麵色蒼白,身形單薄,裹著厚厚的錦袍,坐在主位上,眉宇間凝結著濃得化不開的憂慮和一絲病態的潮紅。
一同參與商議的,還有兩位異人幫主——封於修,金鏟鏟。
冷鋒再次陳說利害,將曹操、孫策的威脅描繪得如同懸頂利劍,又將聯合袁術、闕宣以及自己徐州殘部的計劃詳細道來。
“…劉公子!袁公路雖失汝南,尚有數萬精銳;徐州闕宣,亦有部眾萬餘;加之我下邳數萬兵馬!若能合三方之力,集於襄陽!依托堅城,扼守漢水,互為聲援!”
“袁術、闕宣,皆不過是為求活命,圍聚於公子麾下!公子坐擁荊州大義,隻需振臂一呼,便是此盟主心骨!若不成盟,各自為戰,荊州再強,也必亡於曹操或孫策之手!”
劉琦聽得心旌搖曳,臉色變幻不定,求助的目光望向身旁的封於修和金鏟鏟。
封於修撚須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聲音低沉:“冷將軍所言,雖危言聳聽,卻也是實情,單憑荊州,確難擋曹,孫任何一方全力一擊,聯合,乃求存之道。”
金鏟鏟接口更快,語氣也更直白尖銳:“對!聯合不是為了稱霸,是為了要一個談判的機會!公子想想,你若不強,敵人隻會覺得你好欺負,不顧一切地撲上來把你撕碎!”
“隻有你強了,讓他們覺得啃你這塊硬骨頭會崩掉牙,他們才會坐下來,跟你談條件!才有活命的可能!”
“公子!隻有和談,才有活路!這聯盟,就是你和談的本錢!”
“和談…活路…”
劉琦喃喃自語,眼中那點微弱的光芒在兩位異人謀士的肯定下漸漸亮了起來。
“好!冷將軍,此事…我答應了!速請袁公、闕…宣王,引兵入荊!共守襄陽!”
聯盟之聚,困獸之盟。
隨著劉琦的首肯,冰冷的政治齒輪開始轉動。
趙弘、韓忠這兩個早已被邊緣化的黃巾舊部,如同溪流彙入江河,重新湧入襄陽地界,引來城中士族側目與不安的騷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州下邳,早已心死的“大宣皇帝”闕宣,在冷鋒部下的“護送”下,帶著他那支名義上還打著龍旗、實則士氣低落的萬餘“王師”,如同遷徙的難民隊伍,一路顛簸,倉惶地向著襄陽方向撤退。
汝南,袁術也帶著袁氏宗族老少,心腹將領以及勉強拚湊出的數萬殘兵敗將,卷起一路煙塵,如同逃難的龐大車隊,悲涼而決絕地離開了最後的據點,彙入西進的洪流。
荊州本土,在劉琦的命令下,各地郡兵被抽調一空,源源不斷地開赴襄陽。
曾經守衛各地的名將也被召回中樞。
整個荊州的防禦力量如同被抽乾了血肉,隻剩下一個空前龐大卻又無比虛弱的頭顱——襄陽。
當三股代表著不同失敗與絕望的力量最終在襄陽城下彙聚時,景象堪稱詭異而悲壯。
城郭之外,營帳如海,漫山遍野,旗幟五花八門,有袁術殘破的“仲氏”龍旗,有闕宣可笑的“大宣”龍旗,有荊州劉表的“劉”字大纛。
有徐州軍殘部的雜色旗號,還有趙弘、韓忠等黃巾餘部那早已褪色的杏黃旗。
士兵們操著不同的口音,穿著各異的衣甲,眼神中充滿了迷茫、惶恐和對未來的不安。
劉琦站在襄陽高大的城樓上,望著城外這片由敗軍組成的、規模龐大的“聯軍”,心中沒有半分豪情壯誌,隻有沉甸甸的壓力和無儘的茫然。
封於修、金鏟鏟侍立左右,望著下方喧囂混亂的景象,眉頭緊鎖。
他們知道,這幾十萬大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如同被強行捏合在一起的沙堡,根基虛浮,一觸即潰。
喜歡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請大家收藏:()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