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

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1 / 2)

第387章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

“爹?”朱見淇著實有點懵,服軟的這老頭是他爹嗎?

“淇兒,這萬裡江山,終究要傳到你手上的。”

“朕本想提前禪讓給你,朕扶著你往前走,讓天下臣民接受你這個新皇帝。”

“可朕把民心想得太簡單了。”

朱祁鈺呢喃道:“民間百姓自發造神,看似是把你爹我捧上神壇,其實卻是要挖了我朱家根子呀。”

“朕今年八十多了,還能活幾年?”

“朕成了神,後世之君還能當神嗎?”

“如果不是神,民意是否會驅趕下台,到時候,皇位是否一定要在朱家家族內承嗣呢?其他家,為什麼不能當皇帝呢?”

說白了,就是可能直接進入現代社會。

廢除皇帝,搞內閣製。

“因為你,朕才會和他們有關係啊,你才是朕的兒子啊。”

“你是國本,從你誕生那一天開始,就注定了太子之位是屬於你的,連朕也動不了的。”

朱祁鈺長舒一口氣:“說實話,朕對你這個太子確實不滿意,也動過換太子的念頭。”

對皇家來說,這不是好事的,如何評價皇帝,是個主觀問題,景泰帝是神,但恨他的人就少嗎?

太祖皇帝重整漢家衣冠,難道天下臣民就真的懷念太祖皇帝嗎?

其實,他知道自己太子位穩定,是冊立太孫之後。

“但你不行。”

民智大開,百姓已經不好糊弄了,他們不反對天上坐著皇帝,但希望坐著一個卓越有為的好皇帝。

就像老皇帝,變成了神,做任何事都要考慮民意,再也不能搞強製移民,哪怕遠征國外,也要斟酌再三。

如果考慮民心,必須選擇環境,這就是有些國家發展不起來,甚至發展越來越慢的原因,因為要聽民意啊。

“太子、太孫,早就注定了的。”

首相執政,越過皇帝,這是最可怕的事。

就說中華江工程,當初建造的時候,反對者不知雲幾,現在享受到福利了,才開始歌功頌德。

“你是朕的嫡長子啊!”

朱見淇直接懵了,老皇帝和太子妃想到一起去了,皇位承襲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如今多了民心這個變數,導致朱家皇位不穩。

“你可知,朕成神時,第一想法是恐懼嗎?”

“你個傻瓜,大明立儲向來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你是嫡長子,天生就是太子,朕能換嗎?”

朱祁鈺苦笑道:“可民心所向,朕不得不隨民意而走。”

老皇帝不想當神,他想讓皇位順利傳承。

發電技術,會造成嚴重汙染,難道因為汙染,就放棄電氣革命嗎?

“一尊神位,能讓朱家丟了世俗權力呀。”

想再搞君權神授,以前那套說辭已經完全沒用了。

“伱有時鑽進牛角尖了,總認為朕會換太子。”

那就麻煩了。

“你是太子,是朕欽定的繼承人。”

這反倒成為枷鎖,狠狠束縛了朱家,未來皇位承襲,可能成為和首相鬥法的手段之一。

“淇兒,你這些年難道就沒想通這一點?你的國本,朕也換不了的。”

集權有集權的好處,民主有民主的利處。

“淇兒。”

“朕是不待見你,那是因為你摳門,你不會用人,你不肯放權於臣子,朕和你慪氣!”

這是給老皇帝上了一副枷鎖啊。

“再說了,老四在東歐乾得風生水起,他真願意回來做這個太子嗎?”

皇帝好賴,誰能評價?如何評價?

“從立了太孫,你才徹底放下心吧?”

“可怎麼換呀?當時於謙還活著呢,當朕動了心思的時候,於謙就夤夜入宮,跪在地上規勸朕,萬萬不能動國本啊。”

人的好壞評價,是主觀的,被評價的人是很被動的。

“你二弟三弟是孿生子,如何能承嗣大統?上麵有三個哥哥健在,如何輪到老四啊?”

“大明能有今天盛世,就是因為中樞足夠穩定,沒有多餘的政治鬥爭,更沒有奪嫡之爭。”

這話讓朱見淇動容,他沒想到,他爹會這般直言不諱。

對新皇帝呢,是枷鎖加腳鐐,他不管做什麼,第一件事要考慮的就是民心。

“可朕厭惡你嗎?若朕厭惡你,為何會疼愛太子妃,為何會太孫關愛有加?”

“當年仁宗皇帝多麼不著太宗皇帝待見,太宗皇帝不也沒換了太子嗎?”

“朕老了呀,後宮嬪妃都離朕而去了,天下老臣,都離開朕了,朕反而成了朝堂中最老的那個。”

“朕是皇帝,難道就不會覺得孤單嗎?”

“這禦座,朕早就坐夠了。”

“朕也想隱居深宮,縱情聲色,可朕能嗎?朕是皇帝呀,天下臣民的表率呀,朕不敢做錯一件事,不敢說錯一句話呀。”

“天下人都看著朕,學著朕呢。”

“朕要帶著大明往前走,帶著天下往前走。”

“整個世界的重擔,都壓在朕的身上啊,朕是人啊,知道累啊。”

“禦極六十二年了,今年八十二歲了。”

“整整六十二年,朕活得像一台機器,每時每刻不敢做錯丁點分毫,朕也想放縱啊,也想偷懶啊,朕也是人啊。”

朱見淇五十多了,第一次看到他爹說軟話。

這輩子,他就沒見過他爹彎下脊梁,即便八十二歲了,老皇帝仍然挺直腰板,如不老青鬆一般,甚至還能披40斤重甲,彰顯自己的勇武。

“淇兒,朕不能經受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尤其你是太子,是國本。”

“你有病,就會天下動蕩。”

“你若走在朕的前麵,榶兒怎麼辦?是他越過叔叔繼位,還是朕除掉他,換一個太子呢?建文之患,近在眼前啊!”

這話把朱見淇嚇了一跳:“爹……”

“朕也怕啊。”

朱祁鈺歎了口氣:“這天下很多事,不是朕說了算的,國本動搖,便是天下板蕩,大明正值發展的關鍵時刻,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你是太子,更該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你不能有病,不能倒下。”

“就算倒下,也得從朕手裡接過皇位,然後再順利傳給太孫,你才算完成任務了。”

朱見淇玻璃心又被刺激了,他就這點作用?

“朕希望你能活得更久,榶兒太嫩了,鬥不過滿朝老狐狸的,需要你為他掌舵,為他撐腰啊。”

朱祁鈺拍拍他的肩膀:“好起來吧,大明江山缺不了你,以後爹不罵你了。”

就這一句話,直接讓朱見淇淚崩。

他爹不罵他,比太子之位都重要。

“朕會漸漸將軍權移交給你,你要記住,皇帝必須掌握軍權,才是皇帝,否則就是笑話,不管誰忽悠你,絕不能將軍權拱手讓人。”

朱見淇不敢接兵權啊。

“沒什麼不敢的,這天下終究要傳給你的,提前給你,也讓朕少操點心。”

這一刻,朱見淇真心哭了。

他一直以為他爹心裡隻有江山社稷,沒有兒女情長。

可這番話說完,他才知道,他爹老了,開始渴望親情了。

“彆行禮了,你心裡有數便好。”

朱祁鈺道:“記著,要會敢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多聽臣子的意見,你才能做決策。”

“不要怕做出錯誤決策,知錯就改便是。”

“記住,決策的時候不要瞻前顧後,要果斷,錯了也不怕,你爹還能給你兜底兒。”

皇帝又交代了幾句,便轉身離開了勖勤宮。

“兒臣朱見淇,恭送陛下,兒臣必讓大明永遠輝煌。”朱見淇爬起來,恭恭敬敬三拜九叩。

看見老皇帝出來,太孫和太子妃趕緊攙著他。

“朕還沒老到用人攙扶。”

朱祁鈺看向太子妃:“皇貴妃身體不適,你多去宮中侍奉,公主、郡主們也讓她們常常回宮看看,皇貴妃年老孤單,多多陪陪她。”

“兒媳遵旨。”太子妃磕頭。

朱祁鈺登上禦輦,返回養心殿。

同時,太子妃和太孫進入大殿內,卻看見太子跪在地上,又哭又笑的,登時嚇了一跳,以為老皇帝把他太子位給廢了呢。

“爹是愛我的,爹是愛我的。”朱見淇大哭大笑。

把朱佑榶給整蒙了。

太子妃卻明白太子的心結,他因為常年被貶低而產生的心理扭曲,如今得到老皇帝的肯定,自然是又哭又笑。

“來人,準備盛宴,孤餓了!”太子心結紓解開來,心情大好。

沒過幾天,太子就上朝秉政了。

而他得到皇帝特準,可入軍機處參讚軍務,並去講武堂擔任祭酒。

這就傳出來政治信號,雖然老皇帝沒有禪位成功,但允許太子掌部分兵權,其實就是在禪位。

也讓民間看到天家親情。

景泰六十二年,火力發電技術攻關成功,大興建立第一家火電廠,供應宮中用電。

京師權貴,也開始架電線接通電燈。

第一台汽車模型製造出來,但發動機還隻是提出一個概念,如何付諸實踐,科研團隊還在研究。

倒是國企研究人員,提出內燃機的研究新思路,用內燃機替代蒸汽機。

皇帝對民間關於電的研究,全行業進行投資。

預計注資,100億左右。

全力推動電氣革命。

可是,蒸汽革命尚且是紅利階段,民間工廠對於電氣革命,興趣不大。

隨著歐洲瘟疫,丟掉了國外很多市場。

導致民間製造業遇冷。

從景泰六十一年,到景泰六十二年,這一年時間,民間存款數量飆升,恰恰說明製造業寒冬。

大批商品滯銷,已經有廠家倒閉了。

朝廷給補貼,也沒法讓企業起死回生。

本來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階段,但中樞強製乾預,給瀕臨倒閉的廠家提供低息貸款,並開放島嶼、港口,開放部分外貿,不允許資本趁機吞並壯大。

為了緩解通脹,景泰六十二年龍抬頭,北京股票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

接二連三,上海股票交易所、廣州股票交易所、汴京股票交易所,全部掛牌成立。

中樞整飭民間混亂的股票市場,進行規範化成立股交所,正規化、模式化管理。

同時,刑部頒布股票交易法,法規第一條,就是針對所有交易,股交所擁有無限期追溯權力。

就是說,有人在股票市場上詐騙、套現跑路等不法操作,朝廷擁有無限期追溯權,不管什麼時候,都能罰款。

掛牌第一天,國企、皇企,打響四個交易所第一槍,率先上市。

為了方便股票交易,大明預計景泰六十三年,發布紙幣。

魏國的皇企、國企,也在同一天在北交所上市。

靠近大明的諸多藩國,都會跟著上市。

諸多藩國,也會將熱錢流入大明。

因為藩國沒有貨幣發行權,世界通用明元,就是歐羅巴,上下也在用明元,因為大明和各國交易,隻用明元交易,其他貨幣一概不認。

股票熱,成為既房地產熱之後,第二大熱門機構,四個股交所,每天都人滿為患。

幸好,建設場館的時候,皇帝就有先見之明,在內城區劃了一大片地,計劃建設四棟大廈,大明第一高大廈。

隻建設完第一座,就提前營業了。

層高23層,全高72米,大明第一高。

新的一年,股交所先點燃了大明的激情。

和股票一起火的,還有星座。

星座,其實源自華夏的黃道十二宮,中間有兩個宮還是翻譯錯誤。

也有人說黃道十二宮來自阿拉伯,其實不可能的,阿拉伯多大點的地方啊,怎麼觀測星象啊?

觀測星象,需要龐大的國土,穩定的社會環境,還有朝廷非常重視。

這三條,華夏完美符合。

國土麵積不大,沒法觀測天象的。

歐洲、阿拉伯根本就不具備這一條,歐洲最大的國家,都沒有大明一個省大,阿拉伯全是沙漠,水都喝不著,還觀測天象呢。

印度一直是亂世,壓根就沒統一過。

不然印度的可能性比阿拉伯大,但印度沒統一過,也不具備觀測星象的政治條件。

而華夏,從夏商就開始觀測天象了,領土麵積遼闊,皇帝重視,曆朝盛世很多,天然具備天文學發展的機會。

所以,黃道十二宮,很有可能是古代從西域傳到阿拉伯的,然後又傳了回來,就造成了這東西產地不明。

肯定不是歐洲的,巴比倫壓根就不存在,歐洲這時代就是春秋戰國時代,所以他們沒有文化。

這東西八成是華夏的,因為對應二十四節氣,十二宮也源於觀星術,形成邏輯閉環。

今年,星座反而火起來了。

真不是皇帝帶起來的,他都不知道星座都有什麼。

可能是民間算卦的,覺得老一套騙不著人了,就琢磨新東西,把星座倒騰出來,用星座算卦。

還有相士,想入宮給皇帝算卦。

皇帝把他丟去北海道了,給倭靈王守墓去吧,看看自己把沒把自己算準了。

和星座一起火的,還有鋼琴。

民間有音樂家,譜寫一首交響曲,皇帝聽完後,大加獎勵,就帶火了鋼琴。

鋼琴,在景泰十年的時候就做出來了。

宮廷晚會上,都有鋼琴獨奏,卻不太火,民間學的人不多,即便音樂課強製學習樂器,還是不火。

民間早就通行五線譜了。

五線譜確實不是大明的,是舶來品,但現在人絕口不提,反而覺得這也是大明創造的。

前幾年第一個流行歌手,被民間輿論噴到自殺。

最近流行樂也有了複蘇之勢。

老皇帝沒敢下場,和高雅的鼓樂比起來,流行樂確實審美很差,他現在是神了,不像以前,什麼都支持。

在大楚。

老皇帝要禪讓的消息,傳到了大楚,楚國君臣惶惶不可終日,朱佑樘親自上疏,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老皇帝是他爺爺,太子隻是叔叔而已。

這些年,他所有煩惱都寫信給老皇帝,求老皇帝給他解惑,他和老皇帝關係很好,但和太子,卻沒什麼交情了。

不止是他,歐非所有藩王都慌了。

沒過多久,收到老皇帝不再禪讓的消息,藩國才安定下來。

最可怕的是,藩國百姓,聞聽這個消息,竟然走上街頭痛哭,乞求老皇帝不要退位。

他們可是被強製移過來的呀。

按理說應該恨老皇帝。

可是,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樣是老皇帝賜下的。

從法理上來講,老皇帝是世界上唯一皇帝,所有藩王,都是老皇帝的臣子,藩國子民,仍是明人。

一旦老皇帝禪位,藩國還會老老實實的嗎?

隻要長點腦子的就知道,不會的。

諸多藩國,是既不希望老皇帝禪位,也希望老皇帝快點下台,十分矛盾。

老皇帝在位,能不遺餘力地支持藩國發展,一旦太子登基,肯定會斷了支持,藩國除了彼此交戰,爭奪合理生存空間,就沒有彆的路了。


最新小说: 全民壽命開蠱罐,我能看見提示 邊軍悍卒:從雞蛋換老婆開始! 極品武夫 特種兵王:我的核彈級保鏢日常 長生修仙,從畫符開始 直播算命:你的網戀對象是個男人 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修真從重生開始 穿成惡毒女配懷了學神男二的崽 四合院:小人物的種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