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

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殺(2 / 2)

“送你滿門都去!鄭王!”

“不要逼朕!不顧親戚情誼!”

朱祁鈺目光凶厲,狀若瘋狂。

鄭王被嚇到了,皇帝絕對是瘋了。

他死定了,皇帝不是第一次殺叔了,已經輕車熟路。

皇帝的疑心病無限擴大,他最先懷疑的就是威脅他皇位的人,那就是近支諸王,殺光了近支諸王,就要殺遠支諸王。

他又沒兒子,根本不必擔心皇位存續,在他瘋到極致的時候,會拉著大明陪葬的!

鄭王驚恐萬分。

可是,他根本不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因為不知道啊。

“滾出去,跪著!”

朱祁鈺厲吼:“滾!”

鄭王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出殿。

朱祁鈺長舒口氣,揉了揉臉,收了天子劍:“請老太傅進來。”

很快,胡濙進來,叩拜行禮。

他注意到,皇帝的書案上,擺著仁宗實錄。

“老太傅,朕請你來此,是有貼心話跟你說。”

朱祁鈺請他落座:“朕希望,你能跟朕說實話,行嗎?”

胡濙目光一閃,隱隱猜到皇帝要問什麼,苦笑道:“老臣自然知無不言。”

“老太傅,仁宗皇帝是怎麼駕崩的?”朱祁鈺直截了當。

“陛下,仁宗實錄中有記載:仁宗皇帝即位之後,便儘情地追求享樂,發泄青.魚,沉於酒瑟。”

朱祁鈺卻臉色陰沉:“老太傅,彆拿套話糊弄朕,朕要聽實話。”

胡濙苦笑:“陛下,老臣雖然歲數大,但在洪熙朝,隻是禮部左侍郎罷了,太高層麵的事情,並不知曉。”

言下之意,就是另有隱情了?

“實錄裡記載,仁宗皇帝寵幸蹇義、楊士奇等人,奈何他們都死了,朕沒法去問了。”

朱祁鈺歎了口氣:“仁宗皇帝,實無疾驟崩,對不對?”

“宣宗皇帝也是,忽然就病重不能臨朝,同月就死了。”

“太快了!”

“老太傅,你不覺得可疑嗎?”

“仁宗皇帝在永樂朝,處置朝政二十餘年,雖然肥胖,卻並無大病,剛即位第十個月,便忽然崩殂;”

“宣宗皇帝也是,他能上陣殺敵,體壯如牛。朕猶然記得,小時候父皇抱著朕,毫不費力,他又不沉溺於女瑟,如何說沒就沒了?他才三十七歲呀!”

“朕呢?”

“年初時,朕說病就病了,病來得極為突然,差一點就要了朕的命。”

“大明的皇帝,都活不過四十歲。”

“老太傅,您能告訴朕原因嗎?”

朱祁鈺目光灼灼地盯著胡濙。

噗通!

胡濙撲倒在地上。

皇帝疑心病犯了,他懷疑仁宣二帝,非正常死亡,自己也會步入後塵!

他在害怕死亡,那麼這個皇帝就會變成令人恐懼的殺戮機器!

太祖、太宗的晚年,就是純粹的殺戮機器。

景泰帝又沒有兒子,他殺起人來,毫不忌諱,哪怕把大明殺崩了,他也不會在乎,大不了為他陪葬。

這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胡濙身體開始顫抖,那晚家宴發生了什麼,誰把皇帝的疑心病放出來了?

她要乾什麼?要讓大明給皇帝陪葬嗎?

“老太傅,告訴朕,仁宣二帝,是怎麼沒的?告訴朕!”朱祁鈺雙手按住胡濙的肩膀,銳利地眼神,直勾勾地盯著胡濙。

“陛下……”

胡濙吞了吞口水,讓自己冷靜下來:“陛下您想多了……”

“朕沒想多。”

“仁宗皇帝在死前,意圖遷都回南京,他一定察覺到了什麼?所以要逃離北京。”

“你不會以為,仁宗皇帝是傻子吧?”

“他能在政鬥極為激烈的永樂朝,監國二十年,他的政治能力,要比朕強百倍。”

“可他令先帝去南京考察時,忽然就死了,從‘不豫’到‘崩於欽安殿’,不過兩天時間,這是暴死啊!”

“老太傅,楊士奇何其精明,他就沒查過此事?”

“張太皇太後,被稱為女中諸葛,難道就一點都沒懷疑?”

“先帝英明神武,竟連查都沒查?”

“怎麼可能呢?”

“朕把仁宗實錄翻爛了,都沒找到原因。”

“剛才問了鄭王、張昶、張升,他們也不知道。”

“老太傅,您一定知道,對嗎?”

朱祁鈺一定要搞清楚。

一定要把所有潛伏起來的敵人挖出來,殺光!

他才能安枕,才能睡得著覺!

死亡的感覺,無比之近,令他無可適從,毫無安全感,他不敢閉上眼睛。

不殺光一切敵人,他就睡不著覺了。

胡濙卻被嚇到了。

皇帝瘋了!

真的瘋了!

那個把皇帝疑心病放出來的人,難道就沒考慮過,一旦皇帝瘋了,所有人都得死嗎?她會首當其衝!

“陛下,請您萬勿多想。”胡濙想給皇帝請脈,看看皇帝的吃食是不是有問題?

他知道,談選侍在給皇帝調養身體,是不是用錯了藥?

導致皇帝精神恍惚?

朱祁鈺拂開手,語氣陰鷙:

“好,洪熙朝,你官職低。”

“那宣德朝呢?”

“你是禮部尚書,兼任戶部尚書,宣德十年,先帝病逝時,你為托孤五大重臣之一。”

“這次你該知道了吧?”

“宣宗皇帝的身體如此康健,也就十幾天,人就沒了!”

“朕當時歲數小,但也依稀記得,父皇走得太快了,過年時還去宮外看朕,抱著朕陪朕玩呢,年後就病重了,忽然就沒了。”

“這些年,朕從未懷疑過。”

“但當這等事情發生在朕的身上時,朕才知道,仁宣二帝,都不是正常死亡。”

“朕也不會正常死亡的。”

“也許朕閉上眼睛,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哪怕太子登基,哪怕漠北王複辟,他們也都活不過四十歲的。”

“這大明,有毒。”

朱祁鈺慢慢退後數步,坐在案幾上,語氣愈發森然:“若朕知道,過幾年就會死,你說朕會怎麼做?”

“老太傅,你是了解朕的。”

“今天不把這件事說明白,朕就要大開殺戒了。”

“不管是誰,會危及朕的生命,朕就會先除之後快!”

“朕沒兒子,無所顧忌。”

胡濙如遭雷擊。

果然,皇帝要發瘋了。

永樂朝的恐怖,終於要降臨了!

皇帝一旦祭起屠刀,他就會放棄擴張,放棄邊防,放棄理想,一心對內,大肆重用廠衛,大搞恐怖。

哪怕皇帝做個夢,都會殺個血流成河。

直到他死為止。

“陛下,若老臣說,宣宗皇帝是壽終正寢,您會信嗎?”胡濙苦笑道。

“不信。”

看吧,無論我說什麼,您認定的事,都不會改變的。

所以我說不說,還有什麼意義?

回家寫好遺書,引頸就戮吧。

“因為一個身體健碩的人,不可能在三十七歲,正值壯年的時候,忽然崩逝的。”

朱祁鈺盯著胡濙:“除非你能給朕,一個非常確定的理由。”

胡濙長歎口氣。

他活得夠久,知道的秘密也足夠多。

但他不想說出來。

臣子誹謗君上,尤其是誹謗逝去的先皇,是大不敬。

皇帝現在不在乎,總有一天會找他算賬的。

可不說,皇帝又鑽進牛角尖裡了。

“陛下,老臣本不該說出先帝的醜事,尤其當著您的麵。”

胡濙跪在地上,咬牙道:“老臣說完,請陛下賜老臣死節。”

真有隱情?

“先帝元陽開得過早,導致陽氣外泄,年輕時又不善加保養,又流連酒瑟,老臣等朝臣屢勸不止。”

“奈何先帝一意孤行,時常用大補之藥。”

“一次兩次還行,但先帝極能逞強,在外麵裝作龍驚虎猛的樣子,久而久之,就留下了暗病。”

“宣德十年正月,先帝偶得風寒。”

“確實是小病。”

“但先帝身體嚴重虧空,又在人前逞能,不加節製,導致病情迅速惡化。”

“這才在數日內病重,進而龍馭賓天。”

胡濙絕望地說出事實。

就是說,先帝兒時傷了元氣,成年後不加節製,才導致病來如山倒。

照這麼說,原主不也是嗎?

可真有這麼簡單嗎?

乾清宮內靜得嚇人。

“老太傅,朕會嗎?”朱祁鈺盯著胡濙。

胡濙身體一抖,皇帝終究不信他說的。

“老臣請陛下脈!”胡濙膝行幾步,靠近皇帝。

朱祁鈺伸出手腕,胡濙是很厲害的醫者,搭脈半晌,道:“陛下龍體康健,必不會早夭!”

“萬一呢?”朱祁鈺盯著他。

胡濙明白了,皇帝想從他嘴裡,得到一個保證。

他想說,請陛下處死他。

寧願死,他也不想給皇帝什麼保證,萬一皇帝哪天身體不虞,即便他沒了,皇帝也會責罰他的兒子。

皇帝一直以為,他是文官集團的魁首,所以想從他嘴裡得到保證。

這才是皇帝找他密談的原因。

皇帝在懷疑文官集團,進而在懷疑天下士紳,是他們共同作用下,害死了仁宣二帝,也認為自己逃不過暴斃而亡的命運。

所以要他一個保證。

“胡濙!”

等了很久,都沒等到胡濙的回應,朱祁鈺麵容猙獰起來:“仁宣二帝的死,朕可以不追究!”

“但正月裡,朕是怎麼病的?”

“朱見濟是怎麼死的?”

“想必你心中有數!”

“朕是孤家寡人,沒什麼不能失去的了。”

“你們千萬不要逼朕。”

“朕什麼都做得出來的!”

胡濙聽明白了,得不到保證,他就要拿朝臣開刀了!

皇帝的疑心病無可控製了。

胡濙滿臉絕望,賭上家族全部,來保障皇帝的命,說來也可笑,他區區臣子,卻要用自己的命,保皇帝的命。

“老臣可以向陛下保證,老臣在一日,陛下便無虞一日!”胡濙閉上眼睛。

朱祁鈺定定地看著他,半晌才道:“若你死了呢?”

我死了,我怎麼保證你呀?

胡濙哽咽道:“陛下,老臣八十了,耄耋之年啊,老臣再如何保養,也活不過一百多歲呀,如何保證陛下平安呀?”

“若你死了,誰可繼任文官之首?”朱祁鈺盯著他。

胡濙卻想說,您一直都不明白,老臣根本就不是文官之首,那些文官根本就不聽老臣的。

“李賢!”胡濙不得不給出一個名字。

“好!”

朱祁鈺站起來,目光陰沉:“朕要建西廠,萬一朕有不虞,便殺光朝臣!給朕陪葬!”

“胡濙,千萬彆怪朕無情。”

“昨天一夜,朕都閉不上眼睛,仿佛看見了奄奄一息的父皇,也看到在病床上充滿無奈的仁宗皇帝。”

“朕想到了那次突如其來的病,當時,朕也是那般無力地躺在床上,有心無力啊。”

“朕怕了,朕怕了!”

“胡濙,你保著朕,朕保你胡氏幾百年富貴;李賢保著朕,朕讓他李氏滿門,與國同休。”

“你放心,朕會有兒子的,他會完成朕的遺願。”

“隻要你們讓朕活著,朕就給你們天底下一等一的富貴,朕做皇帝,你們才能位極人臣。”

“若朕早夭,所有人都要給朕陪葬!”

“所有人,是所有人!哪怕大明給朕陪葬,也在所不惜。”

“胡濙,你該理解朕,對嗎?”

皇帝瘋了!

胡濙身體發軟,皇帝瘋了。

一定是孫太後、漠北王,把皇帝的疑心病放出來了!

皇帝為了自己的命,什麼理想抱負,什麼家國天下,他都不要了,他懷疑所有人,所有人都可能殺了他。

胡濙想到了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晚年,就是這般懷疑,他懷疑自己的兒子,懷疑朝臣,甚至懷疑崩逝幾十年的太祖皇帝找他報仇來了……

皇帝年紀輕輕,就變成了太宗皇帝啊!

孫太後、漠北王以為自己很聰明,卻不知道,皇帝一定會第一個殺掉放出他疑心病的人,因為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孫太後、漠北王母子。

胡濙忽然不想活了,想快些去死。

他不敢想象,再過幾年,皇帝會變成什麼模樣?

“老臣在一日,便護佑陛下一日,請陛下安心,天下無人可害陛下,更不該害陛下!”

胡濙想解他心疑,緩緩道:“陛下,老臣是懂醫術的,看得出來,陛下體壯如牛,近來又遠離女瑟,控製欲.望,才是長壽的秘訣。”

“請陛下安心,老臣日日為陛下請脈,為陛下提出調理方案。”

“您再將方案給談選侍看,再由太醫院為您會診。”

“陛下,心情愉悅才是身體康健的秘訣。”

“請陛下切勿胡思亂想,老臣在一日,陛下便一日無憂,老臣豁出性命,也要保陛下無虞!”

胡濙恭恭敬敬磕頭。

朱祁鈺神色微緩,親手扶起胡濙:“老太傅,您說朕這個皇帝,當得如何?”

“的確,朕強遷孔氏,遭遇罵名;朕不吝惜士紳,導致士紳不滿;朕對諸王不友,導致諸王怨朕。”

“但是!”

“您看看這大明,是不是在恢複強盛。”

“朕是暴戾,朕是斂財。”

“但可有一分是花在朕自己身上的?”

“朕是想做千古帝王的,是想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國朝太祖並列的皇帝。”

“朕不貪圖享受,也不沉浸於女瑟,對自己更是苛責至極。”

“朕圖什麼?”

“圖的是這江山,圖的是百姓萬安,圖的是大明國祚延續!”

“朕自己能受苦,能克製,能忍。”

“但朕不允許有人害朕。”

“朕做這些,是福澤萬民,遺澤萬世的大好事啊。”

“老太傅,您是才能卓越的大才,在洪熙、宣德朝、正統朝,您施展過您的抱負嗎?”

“如於謙、李賢、林聰、王文、王複、張鳳、耿九疇、白圭、王越、年富、朱英、項忠、韓雍、寇深、原傑、楊信、李瑾、方瑛、梁珤等等人。”

“若無朕,他們會得到重用嗎?”

“就算重用,不過屍位素餐罷了。”

“朕能給他們一省之地,隨便他們折騰,試問彆的帝王,能做到嗎?敢做嗎?”

“老太傅,朕不是自誇。”

“朕是真心為大明好,真心想讓能臣乾吏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們名垂青史。”

“那些無才能的、蠅營狗苟的人才該恨朕。”

“但你們這些才能卓越的人,應該感謝朕。”

“隻有朕,才能放你們如雄鷹般入九天翱翔;隻有朕,才能令你們入文廟,入武廟,受萬世景仰。”

“老太傅,您曆經五朝,比誰看得都透,您說說,朕說的對嗎?”

真彆說。

皇帝毛病非常多,但他確實尊重人才,肯給所有朝臣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而且他從不橫加乾預,最大限度幫忙,絕不外行指導內行。

做事雖莽撞,卻聽得進去勸,哪怕朝臣吐沫星子噴他臉上,隻要是正確的事,他都會認錯。

他能給朱英、韓雍、年富一省之地,隨便折騰,足見其自信和胸懷。

“老臣曆經五朝,曆經五位君主。”

“建文朝,建庶人一心削藩,無心朝政。”

“永樂朝,太宗皇帝心思在漠北,懶得處置朝政,由太子建國,太子雖然仁義有為,卻處處受製,又身處奪嫡風波,導致很多事想做不敢做。”

“洪熙朝短暫,承上啟下。”

“宣德朝,宣宗皇帝才華卓越,奈何他的心思撲在玩樂上麵,三楊主政,內閣終非皇帝,還是處處掣肘。”

“正統朝,前七年張太皇太後垂簾聽政,後七年漠北王親政,但朝臣隻知道爭權奪利,無心實事。”

“景泰朝,前些年雖然一如正統朝,但從奪門之後,陛下展現出勇敢果決。”

“陛下懂得放權,重視人才,珍愛民力,善於納諫,不啻於聖君臨朝。”

“老臣能在風燭殘年之時,為陛下效勞,乃是三生有幸。”

“陛下說得對,老臣等人想名垂青史,隻有在聖上座下做事,方有機會。”

胡濙極力化解皇帝心中的疑心病。

“老太傅,您是懂朕的。”

朱祁鈺扶起他:“所以,需要朕與你君臣勠力同心,你保朕無虞,朕便給你胡氏幾百年富貴!”

“朕必定讓你成為和霍伊諸葛並列的重臣!”

“朕助你入文廟,被萬世景仰!”

“老太傅,當初你扶著朕走向皇位。”

“朕也希望,有一日朕親自為你扶靈。”

“朕與你君臣相得益彰,有始有終,成為一段佳話。”

胡濙長舒口氣。

終於算暫時壓住了皇帝的疑心病。

“老臣與有榮焉!”胡濙恭恭敬敬磕頭謝恩。

“老太傅,胡長寧在錦衣衛屈才了,去地方吧,曆練一番,未來也好回中樞。”

朱祁鈺說到做到,給胡家富貴。

“老臣謝陛下天恩!”

胡濙不敢拒絕,好不容易解除了皇帝心疑,萬一他拒絕,讓皇帝以為自己在騙他,可就麻煩了。

“去湖南吧,湖南困難,卻容易出人頭地。”

朱祁鈺斟酌道:“朕打算派金忠,坐鎮江西。”

“江西向來是鐘靈毓秀之地,有明以來,半個朝堂都出自江西人。”

“所以朕想著,請江西士紳,填充湖廣、雲貴。”

“朕知道,國人向來落葉歸根,對家鄉極為看重,但江西土地緊缺,士族越來越多,隨著人丁繁茂,江西早晚會被壓垮。”

“不如趁著湖廣、雲貴、兩廣空虛,遷出部分支脈出來,填充這些地方。”

“將文風,推去各地,也能讓江西大族不斷壯大,更好的為朝堂效命。”

“過幾日,朕會在朝堂上提出來,朝堂上的江西黨,要起帶頭作用,朕優先給他們分地建宅,允許他們辦報開書院。”

朱祁鈺要爭取胡濙的同意。

“陛下聖明!”

胡濙見皇帝恢複正常,笑道:“江西人多地少,士族中嫡脈壓庶脈,比比皆是。”

“若陛下隻遷庶脈,不動嫡脈,想必江西士紳是樂見其成的。”

就是說,分家可以,彆帶錢走。

至於重建家業的錢,自然得皇帝出嘍。

“老太傅有個心理準備就好。”

朱祁鈺道:“所以,胡長寧去了湖南,可主持重建湖南文脈。”

他借用胡濙的影響力,壓製江西士紳。

韓雍、年富是有能力,終究年輕,影響力不足。

胡長寧雖然年輕,卻有個爹屹立中樞。

“老臣遵旨!”胡濙心知肚明。

但這也是胡長寧躥升的機會。

又聊了幾句,朱祁鈺親自送胡濙離開。

看著火辣的陽光,朱祁鈺的心思豁然開朗,臉上恢複了笑容:“讓鄭王在宮裡用了膳食再回府,告訴他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他可以不再追查仁宣二帝的死亡真相。

但朝臣必須告訴他,他不會死!

一旦他哪天生了病,他就開始動刀子,先殺朝堂,再殺地方官員,殺光!

至於士紳,在他沒病的時候,就該拆分、清理。

朕絕對不能死!

“晚間讓談氏過來請脈。”朱祁鈺交代一句。

“皇爺,舒公公回來了。”馮孝小心回稟。

“快宣!”

朱祁鈺皺眉,舒良坐鎮山西,突然回來,一定是有大事稟報。

他活動活動身體,讓尚食局準備飯菜。

舒良不急不緩入宮,但眼中閃爍著急意,進殿叩拜行禮。

小心地看了眼乾清宮伺候的人。

“都下去吧,舒良,你伺候朕用膳。”

“奴婢遵旨!”

舒良爬起來,給皇帝布菜。

待乾清宮所有人退出去,舒良才壓低聲音道:“皇爺,查出大事了。”

“細說。”

朱祁鈺瞥了眼外麵:“外麵熱得慌,把殿門關上。”

舒良放下公筷,從袖兜裡拿出一本奏章,放在桌上:“皇爺,請您細看。”

舒良坐鎮山西,一是清查晉商家底;二是查處驛遞係統。

“皇爺,奴婢回京的路上,遭遇七撥暗殺,奴婢都害怕,無法活著見到您了!”

今天爆更!這是第一章,第二章是十點準時更新!還有第三章,可能有第四章~求訂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龍魂武帝 純陽秘聞錄 永生攻略 大國刑警1990 苟在宗門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枕邊規則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