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東京城依舊熱鬨紛呈,東南諸國的使者們最是整齊,在金國被消滅後,東南諸國都緊張不已,生怕中原皇帝的目光突然投向了南方。
隨著朝廷在西域、高麗兩個方向同時用兵,東南諸國的國王們都鬆了一口氣,拚命派了使者、攜帶各種珍稀禮物前來慶賀,就是想要探一探朝廷的口風。
王倫從來都沒有忘記東南,隻是萬事做來都要理清個輕重先後,滅金、滅西夏、安撫漠南漠北,目的是要消除始終壓在華夏北方的隱患,攻打西域和日本,也是為了分流北方潛在的軍事力量。
所以眼下王倫關注的重點,仍舊放在北方,嶽飛諸將已經在西域初步站穩了腳跟,王倫便打算向西域增派一些人手。
他找的第一個人物,是溫州永嘉人、趙佶政和二年的進士薛弼。
薛弼先後曆任懷州刑曹、杭州教授,王倫圍困東京城時,他剛被調回京師任左藏東庫監,也就是主管國庫的官員,也是當時在京官員中少有的支持李綱的人。
隨著趙佶父子光速滑跪,薛弼大為失望,乾脆棄官逃走,回到家鄉隱居。但隨著李綱被重用,薛弼又被推薦,被王倫強行征辟,前往淮北協助鄒潤提舉鹽事,兼充漕運使。
王倫打算重設北庭、安西兩大都護府,目前漢軍的重心都在北庭故地,尚未完全穩定,對於第一任都護的人選,王倫還在考慮,但主管民事的副都護人選,也要挑出來,王倫便點了薛弼的名。
因為王倫需要一個能夠維護西域道路、為官公正、協調諸方勢力的人才,四十多歲的薛弼年富力強,最為合適。
薛弼被王倫召回京師、與皇帝交談之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哥們兒我發達了,而是覺得淮北行省是不是有什麼說法?淮北布政使秦檜剛剛被抽調坐鎮朝鮮,我這個管鹽務、漕運的淮北官員,也一下子升官調去西域做名義上的二把手、實際上的老大了?
王倫為什麼覺得薛弼合適呢,不是因為他突然想起這位在曆史上就是嶽飛的心腹幕僚文官,而是薛弼這個人的確有才能,能統籌、善規劃,做事井井有條,辦事妥當,關鍵是很能打理各方關係。
比如薛弼在淮北時,與秦檜的關係就非常好,秦檜在任期間曾經兩次在給王倫上呈的年度工作總結裡誇獎薛弼,要知道這兩個人此前從無任何交集,根本不可能是同黨,那麼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要麼是薛弼能力強到連秦檜都不得不佩服,要麼是薛弼的智商、情商對秦檜形成了碾壓。
朝廷官員是有在體製內推薦人才的權利的,似許貫忠、蕭嘉穗等身居高位的重臣,對人才的舉薦一向很謹慎,除了避免結黨營私之嫌外,朝廷延續前朝製度,被舉薦者犯事,舉薦者也要受牽連的。
所以秦檜這麼一個人,能夠兩次不明顯地推薦薛弼,便足以證明這位的才能了。王倫就一直在觀察著薛弼,並打算給他一個機會。
薛弼最終接受了這個任命,這是挑戰也是機遇,若做的好時,再次回京,他起碼也能混到諸部級的高官了。
這個官方的任命,意味著朝廷對西域事務更加上心,那麼機會豈不是又來了嗎?回到家中的薛弼,就收到了數十份拜帖,而他僅僅見了其中數人,其中就有孫革、胡閎休等人。
孫革在洪武初年通過吏員考試,在江陵府任職,從小吏做起,由於才能突出,不到十年就從地方被提拔到了兵部,負責諸都督府事務的協調,但他覺得男兒生來就該四處闖蕩,早就想出去闖一闖了。
現在朝廷要重設北庭都護府,他覺得自己怎麼也能混到個諸曹參軍事一職,若是運氣好趕上戰事,說不定還能混到軍功,那才是好男兒該做的事情。
於是拜會了薛弼後,孫革便打算上書自請入西域。
至於胡閎休,他本是趙佶宣和年間的太學生,王倫稱帝時他還沒畢業,後來參加在京的科舉考試,便入了戶部,專管一應文書,對後勤、文書工作相當熟悉。
與孫革一樣,胡閎休也覺得在朝中為小官升遷難度太大,既然在京實在太卷,乾脆去西域闖蕩一番。
與胡閎休交談過後,薛弼頓時心中歡喜,王倫給了他自主挑選幕僚屬官的權力,畢竟跋涉萬裡西去,未必有那麼多的官吏願意舍棄當前的地位前往,所以就得有人自願跟隨前去的。
過年的春節放假期間,薛弼就挑選了在京的四五個小官,又推薦了兩名淮北行省的官員,在十二年的元宵節過後,他便帶隊出發,向河西敦煌府而去。
在滅西夏的戰事結束後,王倫便調曲端向西,坐鎮敦煌、酒泉二府,出任酒泉都督府都督,同時兼管黑水城防務,袁朗也被抽調,先協助地方將河西走廊四個府的官道修繕了一遍。
這一次薛弼入西域,袁朗的任務就是護送並協助重建庭州北庭城,以穩固後方,從而對嶽飛、韓世忠、史文恭諸部進行後勤支持。
漢人從不缺乏對外開拓進取的決心,北庭都護府重設的消息傳出後,便有不少民間商團自發組織了起來,要向西探索。
此前由於西夏的阻礙,漢人的商隊向西往往隻停留在皋蘭府一帶,西域商人卻能夠從西域跋涉一直走到東京城甚至向東到蓬萊府。
所以西夏滅亡之後,向西域進發的商隊,背後基本都是官府在支持,民間商人們相對比較保守一些,畢竟他們不清楚朝廷對西域的開拓究竟到什麼地步,現在他們終於明白了。
開春後向西域的商隊,經過洛陽府的一支之中,便多了兩個讀書人。
洛陽人高潁是王倫稱帝前一年的大宋進士,這讓他的身份頗顯得尷尬,所以高潁在大宋被取代後回到洛陽,以務農為生。
洛陽在前宋就屬於保守派大本營,高潁卻是個激進派,與本地的文人們格格不入,後來宗澤出任洛陽知府,保守派被清洗,高潁也被宗澤推薦,但高潁拒絕了。
聽聞嶽飛領兵殺到西域後,高潁的心思也活躍了起來,便再也按耐不住,乾脆與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算前往西域投奔神武軍,俺書生殺不得賊虜,難道還寫不得文書麼?
兩個讀書人就這麼背著行囊,挎著劍,提著樸刀,跟著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隊上了路。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