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高穎的西行見聞(一)_奪宋:水滸也稱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奪宋:水滸也稱王 > 第936章 高穎的西行見聞(一)

第936章 高穎的西行見聞(一)(1 / 1)

洛陽人、前宋最後一屆科舉考試進士高潁已經與同鄉跟隨著商隊,來到了蕭關。

高潁的同鄉張延才也是個讀書人,新朝改革後的科舉、吏員考試,不管你讀的是什麼書,幾乎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但張延才的學問實在太偏門,他對邵雍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書》很是了解,似他這樣的人物,就屬於相士一類。

所以張延才也懶得去考司天監舉辦的考試,他給高潁算過命,認為這位好友有大貴之相,但需要時運轉來,至於他自己,則是“大利西方”,既然前途在西麵,那就走吧。

洪武開國以來,前宋大量的禁軍、廂軍轉為專業的修路隊,在與金國開戰之前,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將關中、河北與中原的官道大力修繕了一番。

工部經過十餘年時間,已經製定了一套修路規範,黃土、熟石灰、河砂混合組成的三合土就成為修路的主要材料,得益於煤炭的廣泛應用,煤渣也被當作麵層原料鋪設,以巨大的石骨碌來回碾壓夯實。

官道兩側多種植柳樹,樹木間距也可以計量路程,道旁還有堠子,也就是小土壇,每五裡設單堠,十裡設雙堠。

且十五裡設小驛,三十裡設大驛,就這麼一條一條地向外延伸了出去,並且每六十裡設一道班,負責官道的巡查和維護。道班一般與大驛合在一處,且多以驛卒兼任。

從河東、河北等行省邊府試推行的“公交車”,也開始在天下各行省普及了起來,得益於朝廷先後攻滅金國、西夏,與漠南往來貿易密切,國朝如今不缺馬匹,便連民間出行也變得方便了許多。

高穎與張延才跟隨的商隊,是洛陽府一支半官辦的商隊,運送的是河南行省大名鼎鼎的汝窯瓷器,以及一些山東行省售來的藥材。

這支商隊的目的地是敦煌府,高穎雖然不願受宗澤舉薦而出來做官,但畢竟是前宋進士,家裡也有些餘錢入股了一些商隊、作坊的,所以這一次他與同鄉西行,也可以說是小股東跟隨押運。

蕭關的城樓已經重新修繕了一番,官道被拓寬到了可以並行三輛馬車,城關西麵的城牆下,有一塊河西四府商人聯合出資設立的石碑,上刻“蕭關內外皆家鄉”七個字。

頗有些第一次從河西四府到來的旅人們在石碑前忍不住落淚,高穎看到有幾個士子模樣的讀書人,在石碑前祭奠張公議潮,他駐足聽了好一會兒,頓時心思百轉。

中原百姓們大約是無法理解河西人這種鄉愁的,張延才卻是個自來熟的性子,主動上前拜訪,聽聞這幾個年輕的士子,是受本地官府推薦,前往長安大學堂求學的,他便誇讚了幾句,隻說諸位儀表不俗、皆有富貴之相,將來必是朝廷國家之棟梁。

於是那股帶著哀愁的情緒就被張延才三言兩語說散,與河西士子告彆後,張延才回到車隊,對高穎說道:“河西百姓欲在蕭關請立張郡王廟,禮部已經批準,天子自掏腰包出了一筆錢,大約等咱們從西域歸來,就可以看到啦!”

王倫稱帝後,國庫與皇家內藏庫分的清清楚楚,戶部每年給批皇室用度一百萬貫,但王倫與梁山諸頭領們在諸多作坊都有分紅,再加上王倫後宮簡單、親屬也不多,用度又節儉,所以王倫養成了一個特殊的愛好,那就是給名人們修墓、修廟。

當初入河北時,王倫就曾經給真定府的趙雲修順義侯廟,給涿州的張飛修桓侯廟,然後他就按照唐朝、宋朝的武廟人選,挨個捐錢修陵墓修廟宇以作為祭祀。

皇帝都主動帶頭了,勳貴、官員們也的表示一二吧,捐款最多的就是蕭嘉穗和晁蓋,蕭嘉穗是因為他家中本來就是有錢人,是梁山頭領中少有的大戶,晁蓋則是因為他性慷慨,他幾乎一直在東京城領禁衛軍負責皇城安全,也習慣了大手大腳,也樂得捐贈以揚名。

在王倫的帶動下,民間富商們也頗樂意捐資為前人修墓修廟,這其實就是大大提升了同為漢人的民族認同和自豪感。

高穎在長安府時,就專門跑去衛青與霍去病的陵墓前祭拜,霍去病的陵墓修繕得格外闊綽,因為嶽飛捐出了兩年的俸祿以及攻占黃龍府後的軍功賞賜,畢竟都是冠軍侯嘛!

彼時的長安府尹是秦檜,都知道他寫得一筆好字,故而新修的霍去病墓碑,石匠們就以秦檜的手書為模板,乃是秦檜用飄逸的漢隸寫的“漢驃騎將軍大司馬冠軍侯霍公去病墓”。

王倫對這件事很不爽,他的書法中規中矩,仿的是顏真卿的楷書,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幾乎從不賜字題字,他總覺得秦檜不配給霍去病題墓字,卻也沒法反對。

畢竟這個時間線的秦檜,誇讚一句“乾吏”一點兒也不過分。

相比衛青霍去病陵墓有官府專門指定的百姓勤加灑掃,不遠處的漢武帝茂陵就顯得落寞了許多,長安府多帝陵,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是這般待遇,唐太宗的昭陵就熱鬨的很。

河西四府的百姓、商人、旅人們,能夠往關中來時,必然要到霍去病與昭陵前祭祀,然後便去黃陵縣的黃帝陵祭拜。

黃陵縣本來叫中部縣,王倫稱帝後,這是少有的不是因為地名重複而被皇帝特意下旨改名的縣,黃帝祭祀也被納入到朝廷大禮儀當中,黃帝誕辰三月三上巳節之外,百姓前來祭祀皆不禁。

聽到張延才說皇帝出錢修建張議潮廟,高穎笑了笑,因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件朝廷至今還在爭論不休沒有具體結論的事。

前年西夏滅亡後,禮部便奏請重設武廟,本朝的武廟,自然少不了要挑選前宋的武將人選,關於這個人選,爭議就非常大。

王倫的意思,是在唐朝武廟的基礎上剔除、挑選一些名將,再結合宋朝製度,設主祀、配享、十哲,不必拘於六十四人還是七十二人,哪怕八十一人都可以。

結果大宋朝的祭祀人選,就足足出現了十七人,還包括趙匡胤陳橋兵變的六功臣,王倫覺得隻有六個人能進武廟,這件事爭執不下,一時沒有定論,新朝武廟也就擱置到了現在。

“不知道張公議潮能入本朝武廟受祭祀否?”高穎回頭看了一眼身後蕭關的城牆,離開蕭關,便意味著他要正式踏入河西走廊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蘇小姐斷情獨美後,商總下跪求娶 離婚你提的,再婚你哭什麼 無上仙秦:從綁定大秦國運開始成至高 十國風華 阿鬥: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 鎮國王侯 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邊軍:從將門奴仆殺到九五至尊 造夢西遊:隻有我有活動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