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收複大理國的好處
大理國不同於西域的高昌回鶻,高昌回鶻的政治結構決定了毗伽汗的權力有限,他更像是高昌城主,然後以高昌城主的身份被推舉為諸城邦、諸部落名義上的大首領。
所以漢軍進入西域後,高昌回鶻並沒有任何反抗,諸部落的遊牧地,隻是被北庭大都護重新確認,也就是朝廷認可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區域。
至於各城主們,漢軍也隻是派了收稅官,這固然會瓜分一部分他們的權力,但朝廷有了駐軍權,對外的戰爭、軍事權力被收走轉移,維護地區安全的工作就不需要他們考慮了。
相當於漢軍的到來,讓他們節省了大量的軍費投入,反正在漢軍重返之前,高昌回鶻周邊也沒有太多的敵人。
由於唐朝時回鶻人與中原的關係一向和睦,前宋時也曾經派遣使者前來,高昌回鶻與中原一直處於宗藩關係,他們對漢人是有著一種親切感的。
尤其是漢軍重返之後,軍紀嚴明、不騷擾百姓,本就是奔著維護商道而來的,而且漢人也信仰佛教,高昌回鶻人的信仰與漢人相同,彼此之間並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和信仰衝突。
所以高昌回鶻可以毫無阻礙地接納漢軍的一切,融入朝廷的統治相當絲滑。
但大理國就不同了,大理國目前的現狀,是段正嚴擔心權臣高氏再一次篡位,哪怕高量成從來沒有表露出任何野心,段正嚴也不得不防,畢竟已經有過先例了啊!
萬一高量成死後,繼任的高氏子弟野心再起,段正嚴是真的不敢保證自己段氏王族還能夠存在,要知道從南詔國到大理國,權力的變動從來都伴隨著無儘的殺戮。
所以汪藻與段正嚴交談後,段正嚴是很想歸附中原的,反正段氏王族往前數幾代,都是傀儡,總得保住家族性命和傳承吧。
品嘗不到權力滋味的段正嚴,對於大理國主的位置已經喪失了野心,他焦慮的另外一件事,則是國內三十七部蠻的反複造反。
從南詔國以來,大理國這片土地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原王朝的影響,上層貴族階層們的漢化程度相當深,於是貴族們往往喜歡給自己找一個漢人祖先,從而在文化和民族認同心理方麵,都認為自己屬於“入蠻”的漢人。
而三十七部蠻,在段正嚴這些王族、高氏、楊氏這些權臣貴族眼中,既然稱呼上都帶個“蠻”字,那麼顯然他們已經不被認為是同族同類了。
所以大理國內最大的矛盾,還不是段氏王族與高氏權臣之間的矛盾,反而是上層漢化的白蠻,與未漢化的烏蠻之間的矛盾。
這就屬於階級矛盾了,以段正嚴的手段,反正他是無法調和,在得知王倫稱帝的過往後,他更加擔心,也害怕三十七部蠻之間突然出現一個大理版的“梁山”。
故而如今的大理國,是段正嚴想要歸附中原,但高氏為首的貴族脫離中原太久,還是想要保持從南詔國以來的半獨立地位,同時想儘辦法要儘可能調和國內的階級矛盾。
王倫不可能讓大理國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否則雲南就會在長期的與中原隔絕的過程中,徹底失去對中原王朝的認同感,總不能寄希望於在他這個時間線的未來,再出一個明太祖和沐英吧?
那不是給後人留下一個巨大的麻煩麼?
許貫忠的一句話,讓與會眾人都明白,這是要討論重點了,表情都變得嚴肅了起來。
一直主持度支司事務的蔣敬,看了看樞密院與會的幾人,便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大理國宜早日收複,度支司與樞密院並兵部聯合做過計劃,若朝廷能聚十萬兵,民夫、輔兵三十萬,最多兩年便可以徹底平定雲南!”
這就是王倫覺得頭疼之處,大理國與黔中行省的情況頗為類似,治權和兵權基本掌握在高氏等幾個大族手中,段正嚴這個國主是被架空了的。
所以朝廷若要徹底收複大理國,肯定不可能再像黔中行省那樣,留下許多土司,土司集中在黔中行省,天下有一個這樣的行省就夠了。
若不想未來的雲南行省同樣土司林立,朝廷就必須大軍壓上,一戰將大理國內部的地方勢力掃除乾淨,否則那就是另外一個爛攤子。
而且朝廷也沒辦法像吸引轉移朝鮮行省內部矛盾那樣,大越李朝對大理國百姓的吸引力有限,東南諸藩國如占城、暹羅、真臘等,同樣對大理國百姓毫無任何吸引力。
所以朝廷若以大越李朝為誘餌,大理國內部的地方勢力未必配合。
眼下朝廷在廣西行省有五萬多大軍駐紮,多半是土兵,四川行省有一萬多大軍,也就意味著朝廷需要向嶺南抽調至少三萬以上的軍隊參與作戰。
還要考慮水土不服、大理國的氣候、瘴氣等嚴肅的問題,王倫皺了皺眉:“召黔中諸土司入京吧。”
這是王倫與重臣議事時,曾經提到的另外一種方案,那就是引黔中行省的土司兵,協助漢軍進攻大理國,但這就意味著,一旦土司兵立功,土司的勢力就要從黔中擴張到大理國方向去了。
朝廷需要土司們幫助開拓、消化黔中,同時又不希望他們的勢力壯大,但攻略大理國一事,雖然不能說迫在眉睫,卻也不能耽擱太久了。
原因很簡單,四川行省在被李綱治理過後,向朝廷繳納的賦稅,已經名列天下諸行省前五,但所有人都知道,蜀地受限於道路交通,真正的實力遠沒有被開發出來。
若能收複大理國,四川行省在西南方向就多了一條出蜀地的商路,這意味著什麼,在座的眾人都十分清楚。
當年三國時期,武侯諸葛亮能以一州之地對抗曹魏,靠得不就是降服南中地區,打通了蜀地與東南的貿易通道,從而安穩了後方麼?
所以雲南對四川的重要性,就如同後世馬六甲海峽對華夏的重要性。
穩定了雲南,廣西行省麵對東南諸藩國的軍事壓力也會減輕許多,那麼有出海口的廣西,也會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可以說一個大理國,就牽扯到朝廷在吐蕃、蜀地、嶺南至少五個行省的切身利益,這麼一細算的話,不收複大理國,使之變為雲南行省,就當真說不過去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