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漠南的吳用不斷拆散部落、細分牧區的方式不同,負責整治西夏故地的李綱,采取了彆樣的方式。
西夏時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後世的銀川盆地,也就是賀蘭山東麵的平原,且西夏設十二軍司,在行政區劃上頗類似以軍事轄區劃定行政轄區,所以西夏時期的人口,也大多被分散在十二軍司駐地的州縣。
李綱到任後,先統計西夏故地的耕地和牧場,然後將一部分黨項人遷徙至陝西、隴南二行省,再從陝西遷徙部分百姓,以“騰籠換鳥”的方式,完成了對原興慶府周邊人口結構的調整。
在均田完畢後,李綱便以西夏投降軍隊為主力,開始對寧夏、隴右二行省的道路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這也是平滅西夏結束後,吳玠並沒有回軍、而是仍舊駐守本地的緣故,正是靠著漢軍的威壓,均田、修繕道路才得以順利進行。
新漢的寧夏行省麵積比後世的寧夏更大,大致包含了陝西西北、內蒙古西部、甘肅東北地區。
滅西夏之戰至今,朝廷也說到做到,一部分表現良好的前西夏士兵們被赦免,李綱則將這些人沿著官道打散,各給安家費用,並分配了田畝和牧場。
這就是新漢版本的衛所製度,沿著官道,在有水源、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區,朝廷擴建或者新設城寨,讓一部分參與消滅西夏的西北禁軍將士就地退伍,並遷徙了部分陝西、河南二行省的中男。
朝廷給他們的身份是屯墾兵,即在社會地位上比普通百姓較高,凡入寧夏、隴右二行省為屯墾兵者,前三年耕種田畝免稅,次後二年賦稅減半,這樣就享有了五年的賦稅優惠。
並且朝廷專門調撥了一筆錢糧,允許屯墾兵免利息貸款,從而快速在遷徙地穩定下來,這是專款專用,朝廷專門派了度支司、戶部、兵部、監察院四個部門交叉監管。
除了這種免利息的小額貸款外,朝廷還在耕牛、耕馬、農具租賃買賣方麵提供了各種優惠。
可以說為了快速穩定寧夏、隴右二行省,絲綢之路重開後朝廷所得賦稅基本都就地截留,交給李綱來支配了。
朝廷有政策、撥付有錢糧,而且還有駐軍配合,以李綱的本事,整治二行省自然不在話下。
由於李綱曾在四川行省坐鎮近十年,他回到東京,接著前往主持西北事務,蜀地的商人也聞風趕來,經漢中、西寧諸府的商道,就此連接了西南與西北。
商路的暢通,讓西寧府周邊的吐蕃諸部落也跟著受益,西北的各項事務也慢慢恢複,人民安定,數年前慘烈的平西夏戰事也似乎變得遙遠了起來。
吳玠則配合著李綱繼續梳理西夏故地,數個都督府新立,民兵訓練也被納入漢軍體係,前後數十股馬匪被消滅,地方漸寧。
至於魯智深坐鎮的居延府,由黑水城改名的居延城,也再度興盛了起來。
居延城此前被李納摩一把火給燒了大半,這一舉動看似是在破壞,畢竟朝廷需要在西北建造一處大城,重建又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朝廷財政開支,但在內閣會議上,諸重臣們都認為這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李納摩的一把火,居延城有關西夏黨項的一切都消失了,重建中的居延城,則以中原形製為主,漢家的旗幟飄揚,華夏文明再度如春風一般複蘇。
隨著李綱對西夏故地的整頓,西夏文字徹底成為了死文字,漢字、漢語再度流行,這裡的百姓們也開始學習關中話,甚至朝廷還專門強製規定,不得以西夏俗語稱呼事物,廢除了民間受黨項語影響的那一小部分語言。
一部分投降的前西夏官員,也先後被召至東京城或者長安府的學堂進修,至少要進行一年的培訓,才允許重新上任。
翰林院也接到皇帝的一個任務,那就是編寫一部西夏語字典,西夏文字和語言雖然被廢除,但畢竟一百多年的存續時間裡,許多貴族的墓誌銘或許還是用西夏文字寫就的,總得給後人考古留存可用的資料吧!
西夏滅亡後,最倒黴的還不是李氏王族和宗室,而是西夏的佛教。
西夏崇信佛事,故而佛教的影響力巨大,諸多寺廟占據著大量的土地,也與前宋的僧侶們一樣,以寺廟的名義私下發放高利貸。
隨著李綱的整治,屬於寺廟的田產被強製收回並重新均田,僧侶們通過高利貸斂取的大量錢財被充公,許多有影響力的僧人被朝廷以“佛事交流”的名義強行分散到天下各處的寺廟當中。
原興慶府的高台寺僧侶們很是憤怒,要知道在西夏時代,他們的地位相當高,受王室禮拜,受百姓供奉,可以說寺內每一個僧人都是大地主、大財主。
現在漢軍來了,就要搶走他們曾經的一切,叫他們如何甘心?
於是高台寺的僧人們一麵向李綱抗議並求情,一麵私底下積極聯絡打算謀反,可惜他們挑錯了對手。
在四川行省曾大力整頓佛教的李綱很快就察覺,與吳玠商議後,駐守的漢軍迅速出動,包圍了高台寺,百餘名僧侶、數百名沙彌、千餘名被和尚們煽動蠱惑的百姓就被漢軍殺散。
吳玠很開心,因為李綱說了,高台寺的繳獲,參戰的漢軍將士可以分得一半;李綱也很開心,高台寺霸占了萬畝良田,正好收繳了地契,重新均田。
於是高台寺就成為西夏滅亡後第一個徹底除名的寺廟,被俘虜的僧侶、沙彌被強製還俗,送往隴南開墾荒地,匾額被摘,泥塑佛像被搗毀,就連佛像身上的金箔都被細細刮了個乾淨。
然後崆峒山的道士們就被獲許接收高台寺,官府特批改造為清涼觀,李綱甚至奏請朝廷,又給他們申請了一筆專項資金,用於道觀的改造工作。
西夏崇佛,崆峒山雖然地處前宋疆土內,但西北的道教不昌,這一次李綱就要徹底打壓佛教的影響力。
對於崆峒山的道士們而言,這可謂是天降之喜啊,朝廷允許諸道教流派在漠南傳教,試問哪個道教派彆不眼饞呢?
就如同在四川扶持青城山道教,李綱這一次就在西北扶持了崆峒山道教。
高台寺一事,已經徹底表明了朝廷的態度,於是同漠南一樣,西北的道教也開始興盛了起來。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