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波斯人一直是個非常有趣的民族和群體。
波斯人自認為曆史悠久而古老,並且曾經建立起了數個稱雄一時的大帝國,可惜他們的吹噓一旦碰到華夏時,總是要顯露原形。
比如波斯人吹噓,他們在千年以前就曾建立起一個橫跨東西的大帝國阿薩息斯王朝,曾打得羅馬人不敢東望。
然而這個所謂的阿薩息斯王朝,就是西漢時期的安息國,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認為其國雖然廣大,但“兵弱”,屬於戰五渣,寧肯去找被驅趕到西域的月氏人結盟,也不願與安息人一同對抗匈奴。
於是波斯人又鼓吹薩珊波斯王國,表示他們曾經連羅馬皇帝都曾經俘虜過。
漢人們便掏出了《魏書》《舊唐書》,表示你說的這個波斯國,是不是前後派遣使者朝貢北魏數十次的那個?是不是唐太宗時期數次請求中原支援對抗黑衣大食、最後亡國、把兒子送給唐朝,後來在唐朝協助下重建了波斯都督府的那個波斯?
這讓波斯人麵對漢人時非常絕望,不管他們怎麼吹噓,漢人總能從自己的史書中找到相關的記載然後有理有據地反駁。
更讓他們尷尬的是,絕望歸絕望,漢軍的這條大腿,波斯人還得牢牢抱住。
在黑衣大食完成了對薩珊波斯王國的征服後,波斯人也不可避免地阿拉伯化,他們曾經信仰的祆教、拜火教,被綠教徹底取代。
若是就此阿拉伯化,或許波斯人也就認命了。但是被唐朝擊潰了的突厥人又被驅趕到了西域,於是西域開始突厥化,突厥人又綠教化。
簡而言之,波斯人在唐朝中期以來,經曆和印度人的曆史差不多,被輪番蹂躪,眼看著塞爾柱突厥王國衰敗,或許他們又有機會崛起了,漢軍卻再次殺了回來。
曆史上原本趁著塞爾柱突厥衰落時崛起的花剌子模王國,如今很不幸地已經成為漢軍的收稅地和征糧地,波斯人崛起無望!
事實上在黑衣大食完成了對薩珊波斯王國的滅國戰爭之後,波斯人靠著更悠久的文明,成為西域地區最頑固的地主階級。
到了塞爾柱王國崛起後,由於突厥人沒文化,不知道該如何治理國家,便不得不依仗更有經驗的波斯人,所以在塞爾柱諸多小蘇丹國中,頗有許多波斯人擔任要職。
嶽飛靠著連番的大勝、迫使諸國部落向中原王朝低頭稱臣,漢人與波斯人就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
有趣的事情就此出現了,雖然如今勢力範圍已經退縮回到巴格達城,但黑衣大食仍舊頑強地存在著,受到塞爾柱突厥王國的尊奉,頗有些華夏戰國時期周天子名義上“天下共主”的地位。
漢軍不喜歡綠教,限製綠教在西域的進一步傳播,而且朝廷鼓勵佛教振興,但從西麵而來的大食人商隊,卻從不計較,似乎這個時期的綠教還是很平和的,而且也願意接受世俗化。
來到西域的漢人商隊便迅速地發現,相比狡猾善變的波斯人,同大食人打交道、做生意反而更容易一些,因為大食商人很講誠信。
所以在已經安穩下來的薩末犍城,這座各路商人雲集的大城內,漢人與大食人的關係更為融洽,雙方起碼能夠溝通和交流,雖然立場不同,但都表達出了最起碼的尊敬。
有一句大食人的諺語就此在漢人之中廣為流傳:“在沙漠中遇到毒蛇和波斯人時,先殺死那個波斯人!”
對於這句話,一向愛研究的高潁就曾經探尋究竟,他覺得可能是波斯人自認為曆史悠久,所以在綠教傳播而來後,波斯人選擇了與大食人不同的流派信仰。
這讓高潁很是無語,明明是同一個宗教,結果內部的爭端和矛盾反而更大,當真神奇啊!
與波斯人接觸久了之後,西域的漢人們對波斯人也頗為反感,在他們眼中,波斯人就像是一個一窮二白的窮鬼,卻帶著一股不可理喻的驕傲,天天吹噓自己祖上多麼顯赫,現實中低了頭,轉過身就要編排!
這波斯人怎地跟印度人那麼相似?莫非他們有著同樣的祖宗不成?
高潁無法理解波斯人,就像他無法理解印度人一樣,尤其是他最近正在研究印度佛教中的因明學,越研究越迷糊,因為實在想不通啊!
而高潁之所以研究波斯人和印度人,是因為隨著嶽飛領導下的安西都護府的地位逐漸穩固,花剌子模地區的波斯人又鬨騰了起來。
波斯人認為他們曾經的王子受到了唐朝的庇護,那麼作為大唐的繼承者,漢軍有義務協助波斯複國,將花剌子模連同鹹寧海以南的土地都歸還給波斯。
嶽飛覺得他們在想屁吃,若是漢軍重返西域過程中,波斯人的確出了力,或許他還願意在給朝廷的奏章中為波斯人說些好話。
但問題是,塞爾柱突厥人統治這裡時,波斯人表麵上配合,進而攫取了塞爾柱王國東部的民間治理權,一大批頑固的波斯地主們吃著突厥人提供的飯,謀劃著要造突厥人的反。
他們是如何造反的呢?反對突厥人收稅、征糧,上層波斯貴族卻又跟突厥貴族官員勾結,一起壓迫廣大的百姓,總之就是罵名突厥人擔著,好處都被波斯貴族給竊取了。
現如今花剌子模的波斯大地主們又想與漢軍合作,讓漢軍來承擔罵名,傻子才乾!
可以說每一個在西域與波斯人第一次接觸的漢人或者草原人,都要經曆一次精神上的大震驚,哪怕是底層思維邏輯與漢文化不同的草原人,都覺得波斯人腦袋是癲的。
這種事情若讓王倫來解釋,其實很簡單,一個民族在短短數百年時間輪番被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勢力征服,剛剛適應了一種征服者的文明,又得被迫適應下一個征服者,不發癲才怪了!
漢軍由於推行了參謀製度,以“參軍”為名的參謀官眾多,而且能夠被抽調入西域的將士,哪怕是普通一兵,都是會識字、能簡單自己寫家書的。
可以說安西都護府的漢軍都是一群有文化的漢人,作為新的征服者,諸參軍們便主動承擔起了另外一個責任,那就是對西域的教化。
這個教化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就是頑固守舊、善變、內部個體之間思維極其混亂多樣的波斯人。
喜歡奪宋:水滸也稱王請大家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